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以学为中心”, 构建 “问题解决”课堂模式

【作者】 熊继华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人民路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新课标把“解决问题”改为“问题解决”,意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但笔者调查却发现情况并非如此,遂提出“把‘解决问题’改成‘问题解决’,‘问题’就‘解决’了吗?”的疑问。于是尝试构建“以学为中心”的“问题解决” 课堂模式,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催生新问题”三个阶段,通过“问题情境——提炼问题——合作探究——汇报展示——达标测试——拓展延伸”六个步骤对该课堂模式进行解读,并提出实践后的思考。
  关键词:中心  问题   模式    问题解决   
  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摇篮。《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原来总目标中的“解决问题”改为“问题解决”,意在从学生主体出发,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我们的课堂,需要怎样的变革,才能适应新一轮课改的召唤?“以学为中心”,构建“问题解决”课堂模式,笔者做出了尝试!
  一、“问题解决”模式缘起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原来总目标中的“解决问题”改为“问题解决”, 是为了更加重视学生问题意识及解决问题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学生问题意识的具体体现。实际情况怎样呢?笔者通过对部分学校(包括城区和乡镇)十几个班级进行课堂调查。结果显示:①80%以上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即便是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老师怎样讲,他怎样听,学习很被动。②有困惑却不愿表达。课堂上,当老师问: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下面的学生总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哪怕这其中有近50%的人有困惑。③问题意识随年级上升呈下降趋势。小学低段还好,学生好奇心强烈,凡事爱问个“为什么”,但在老师的漠视和同学的白眼中,问题意识每况愈下。④学生能提的问题,基本是根据数学信息提数学问题,并无多少思维含量,更谈不上创新。
  比较而言,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受到的重视要多些,但仍不容乐观。不少教师“穿新鞋走老路”,分析问题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解决问题以学生做题为要,即便偶尔有学生的回答,也往往是“蜻蜓点水”,“一问一答”式,课堂上很难看到生生互动的场面,“以学为中心”很难落到实处。
  介于此,笔者不禁要问:把“解决问题”改成“问题解决”,“问题”就“解决”了吗?
  二、“问题解决”模式及其结构
  近年来,“问题解决”已成为数学教育界的核心及研究热点。我国的新《数学课程标准》也把“问题解决”列入数学课程的总目标,问题解决已成为数学教学的新趋势。因此,构建一个合适的“问题解决”课堂模式十分必要。笔者将在问题解决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本校数学课堂教学实际,构建“以学为中心”的“问题解决”课堂模式,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数学素养,为该区的“课堂育模年”奉献微薄之力。
  该模式结构及程序:“问题情境——提炼问题——合作探究——汇报展示——达标测试——拓展延伸”。其中,创设“问题情境”意在“发现问题”,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提炼问题”,继而由学案导航,学生自主展开“合作探究、汇报展示、达标测试”,教师再适时点拨,旨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拓展延伸”目的在于催生新问题。(如图)
  (一)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阶段
  1.创设利于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
  “创设情境”意在让学生“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这里的“情境”是为学生“提出问题”而创设。
  生活情境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但提出一个问题常常要依托有效的问题情境。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为孩子们提供发现问题的情境。比如:在教学《设计包装箱》这节课时,我们可以联系生活,为孩子们提供这样的情境:“××厂家正在开发一种24盒一箱的新型饮料(规格如图),因设计开发部人员有限,现在向广大用户诚征包装箱设计方案。您的设计一经采用,您将有幸成为本饮料的形象代言人。”这样,通过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学生就会主动去思考:怎样设计的包装箱既节约材料,又占地小而且美观?
  数学情境 套用一句名言:生活中不是缺乏问题,而是缺乏发现问题的眼睛。其实,问题往往就来源于困惑,学会留住困惑,就能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比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孩子们通过预习都知道“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这个算法,但同时也产生了困惑:为什么要先“通分”?老师便带领孩子们从直观入手,一步步将学习引向深入,明白了算法背后“相同计数单位才能直接相加减”的“算理”,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我国著名数学家丁石孙曾说过:“没有问题的学生不能算是好学生。”对于孩子,他们可能一下子不能把问题说清楚,我们需要小心保护,倍加鼓励,当他们提出的问题琐碎或价值不大时,我们需要耐心“提炼和打磨”。
  2.教师要有提炼“大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对于教师,一定要有“大问题”意识,要有问题设计整体的架构与布局。将“大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课眼”和“主线”。强调问题的“质”,即体现数学的本质,这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指基本思想与基本活动经验,能够给学生的独立思考与主动探究留下充分的时空。如:教学《图形的放大或缩小》,提炼出:“怎样放大或缩小,才能使图形不‘变形’呢?”;教学《立体图形体积的总复习》,遂提炼出“为什么要‘先’学习长方体的体积呢?”,引发学生对几种立体图形体积计算的综合思考,建立图形体积之间的网状联系,从而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这样的教学,有思维的自由度和开放性,指向学生的问题意识,全面落实“四基”,生成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态课堂”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
  (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阶段
  问题假设  “大问题”像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它能够催生出学生大量的新问题。当“大问题”呈现后,教师要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提出对问题的思考。如:在《图形的放大或缩小》中,当提出“怎样放大或缩小,才能使图形不‘变形’呢?”就有学生自主假设:“图形的每条边都增加(或减少)相同的长度,图形不变形”;也有学生认为“图形的每条边都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图形不变形。”教师随即让孩子们在格子图中画图验证。这样让课堂生成一种多线交融,分层并进的新的教学结构,让“以学为中心”的的课堂充满浓浓的“数学味”,充盈着生命的活力,激发他们智慧的潜能。
  合作探究   该环节,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开展合作式探究。其关键有三个:首先是任务要具体。如:教学《线段、射线、直线》小组活动时,笔者设计的任务是:说(小组分工,每人选择一种线,说一说各有什么特点);听(边听边想,这些线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填(小组讨论达成统一意见后,填写表格)。其次明确的责任分工:谁组织,谁画图,谁整理记录,谁汇报都要有明确分工。最后是小组成员共同学习。即在分工完成各自任务的基础上,小组成员相互交流与讨论,贡献自己的智慧,最终形成大家的共识。当然,合作学习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可以两人对学,也可以四人组或六人组互学、群学,教师要根据不同任务安排不同的合作形式,并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时,要尊重同学,理解同学,善于倾听同学的意见,及时补充自己的意见。
  汇报展示   在“以学为中心”的 “问题解决”课堂模式中,核心是“汇报展示”。通过之前的独立预习和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已经掌握70%-80%的课程学习目标,但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印象也不够深刻。根据“学习金字塔”原理,学生如果能把自己所学教授给同伴,将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在这个环节,一般按这样的程序进行:①“大家好,我是×××,我代表我们小组给大家展示;②我们组认为……,大家请看……(适时板书或文字、或举例、或画图、或表格或实物演示);③我们小组展示完毕,请问大家还有什么补充吗?……④谢谢大家的聆听!”展示中,教师对学生的讲解、站姿、仪态等都要逐步引导和训练。此时的教师,需要“隐身”,但一定要“在线”,要集中精力做好“倾听者”和“点拨者”。笔者曾带领学校数学教师团队走进宜宾八中的数学课堂,聆听彭舸老师的《代数式》一课,领略了彭老师的课堂调控艺术:“适时地走进,放心地退出”,讲在需要处,点拨在疑难处,干预在迷离处,暂停在问题处,总结在点睛处,游刃有余而不留痕迹。这样的“生态课堂”涌现出的强大生命力也深深吸引着教师们。
  达标测试  这一环节,利用5分钟左右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当堂检测”,教师巡视,对困难的学生予以个别指导。学生完成后教给小组长当场批改,教师了解情况,并根据需要考虑是否讲评。
  (三)催生新问题阶段
  在问题解决结束阶段,要进行“拓展延伸”。这时,教师一方面要做好小组评价总结、方法的推广和归纳。更要学会适当“留白”,让课堂以“问号”善终。
  三、“问题解决”模式的思考
  该模式在具体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下面提出笔者的思考。
  (1)在问题解决课堂中, 怎样既保证学生“自主”,又力求课堂“高效”?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和调控。什么时候“进”?什么时候“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修炼。
  (2)问题解决强调数学的应用性,让学生去体验数学。为了避免“热热闹闹却一事无成”,就需要让学生在“做中学”。怎样在“做”和“学”中做到“形散而神聚”?
  (3)问题解决教学的课堂评价,许多教师感到困难。既要关注教学的进程,又要关注台上台下学生的表现,还要关注小组评分,怎样才不会“手忙脚乱”?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需要教师潜心研究,学生主动参与。“以学为中心”,我们有很长的路要走,构建“问题解决”课堂模式,追寻生命成长的“绿色”课堂,我们矢志不渝行走在路上!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黄爱华.《“大问题”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