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程对学生的作用及影响
【作者】 崔 新
【机构】 陕西省神木县第七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美术课是普通中学的一门基础文化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即美育的主要途径。美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不可缺少的环节。
关键词:艺术形象 造型规律 智力发展 联系实际
《美术课程标准》的前言明确指出:美术基础学科的教育,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一、课前准备
我个人认为,课前准备为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独立性和个性化,从而达到课标里所提到的教育教学要求,提供了一个非常大的空间。因为,课前准备是在课堂以外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的,它有两大特点:自由性和体验性。自由性体现在学生心灵的自由性和探索学习的时空的自由性。体验性,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而且,学生只有充分做好美术鉴赏课课前准备,才能在课堂上获得上新课的主动权,学习才会轻松起来,并最终让自己养成勤于动脑、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 不仅如此,做好课前准备还有利于学生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完成某些共同任务,在明确责任分工的基础上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进行的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上从旁协助的角色。学生和学生之间积极地讨论、交流,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学生也体验到在集体中探讨知识,积极参与的乐趣。
二、教学环节
美育一般通过艺术审美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美术鉴赏课对于学生进行美育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直观性,包括对自然美的直观、社会美的直观及艺术美的直观。而美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欣赏、绘画、工艺三大类课业非常直接地体现着这种直观性。
美术鉴赏课的教学主要以完美的形象、卓越的艺术技巧来拨动人的心弦,使人精神奋发,与之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教育效果。例如,欣赏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时可感受到作者通过构思、构图和色彩,表现出中华民族永远站起来的信心和气魄。再如人物头像绘画课,不仅使学生明白头型的“八格”、五官的比例尺“三停五眼”,还懂得了“形神兼备”的意义。人像的美并不是“浓眉大眼”或“樱桃小嘴”等概念,关键是创造生活中有个性特征的感人形象。工艺课是一种带有设计意识的艺术实践活动,在美术课上学过色彩知识和造型规律,学生掌握这些形、色的审美常识,有助于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观点,对于学生盲目追求流行时装、奇怪发式的现象,有正确引导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他们思想品德的提高。
另外,美术在开发学生智力发展中起着突出作用。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一般多用左脑思维,而美术鉴赏课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美术鉴赏课的任务正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等形象思维能力,特别是观察能力。在绘画课上,教师总是强调学生观察、观察、再观察,由表及里的观察,由近及远的观察,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观察。只有正确的观察,才有正确的感知,也才能形成积极的形象思维,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概念的东西形象化,进而使逻辑思维得到发展。为了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爱好和审美能力,在美术教学中,我运用速写、默写、记忆画、想像画等培养学生形象记忆的方式,让学生联系实际,引起联想,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美术课程是一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课程。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对美术课程的重视度不够,加之我国中小学美术课程长期受专业美术教育的影响比较深,使课程目标的定位产生了偏差。
三、教学总结
美术赋予人的是敏锐的眼睛、灵巧的双手、丰富的想象力和一颗善感的心,相应地,美术鉴赏课让学生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的差异和联系,学习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使学生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就感。在教学中通过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每一个学生的独特的地方,每个学生都是可爱的、充满活力的精灵,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闪光点。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趣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所以我们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应该充分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高兴还是冷漠呆滞,对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对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种关注应有机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美术存在形式包括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积极思考学生对这些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该采用何种教学来完成,如何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既重视结果激励,更重视过程激励,满足学生成功的情感和精神需要。在美术课中使学生既能享受到美,又能将知识巧妙融合。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提到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认为创造性思维即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不同的方向、不同程度的再组合、再创造,从而获得新颖、独特有价值的新观念、新知识、新方法等创造性成就。教育是事业,需要我们献身;教育是科学,需要我们求真;教育是艺术,需要我们创新。经过学校和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我的工作一定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师队伍一定会更加素更加健全。
总之,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让生活充满人性的光辉,让我们的心灵荡漾在博大、丰富、深邃、光明、温暖的思想之中。智慧要用智慧去启迪,人格需靠人格来塑造。在以往的教学中我还有很多不全面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地完善自己,充实自己!
参考文献:
1、《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北师大版
2、《美术鉴赏课的教学》2009年华东师大版
3、《陕西教育》(综合版)2015年第3期
关键词:艺术形象 造型规律 智力发展 联系实际
《美术课程标准》的前言明确指出:美术基础学科的教育,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一、课前准备
我个人认为,课前准备为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独立性和个性化,从而达到课标里所提到的教育教学要求,提供了一个非常大的空间。因为,课前准备是在课堂以外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的,它有两大特点:自由性和体验性。自由性体现在学生心灵的自由性和探索学习的时空的自由性。体验性,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而且,学生只有充分做好美术鉴赏课课前准备,才能在课堂上获得上新课的主动权,学习才会轻松起来,并最终让自己养成勤于动脑、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 不仅如此,做好课前准备还有利于学生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完成某些共同任务,在明确责任分工的基础上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进行的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上从旁协助的角色。学生和学生之间积极地讨论、交流,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学生也体验到在集体中探讨知识,积极参与的乐趣。
二、教学环节
美育一般通过艺术审美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美术鉴赏课对于学生进行美育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直观性,包括对自然美的直观、社会美的直观及艺术美的直观。而美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欣赏、绘画、工艺三大类课业非常直接地体现着这种直观性。
美术鉴赏课的教学主要以完美的形象、卓越的艺术技巧来拨动人的心弦,使人精神奋发,与之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教育效果。例如,欣赏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时可感受到作者通过构思、构图和色彩,表现出中华民族永远站起来的信心和气魄。再如人物头像绘画课,不仅使学生明白头型的“八格”、五官的比例尺“三停五眼”,还懂得了“形神兼备”的意义。人像的美并不是“浓眉大眼”或“樱桃小嘴”等概念,关键是创造生活中有个性特征的感人形象。工艺课是一种带有设计意识的艺术实践活动,在美术课上学过色彩知识和造型规律,学生掌握这些形、色的审美常识,有助于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观点,对于学生盲目追求流行时装、奇怪发式的现象,有正确引导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他们思想品德的提高。
另外,美术在开发学生智力发展中起着突出作用。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一般多用左脑思维,而美术鉴赏课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美术鉴赏课的任务正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等形象思维能力,特别是观察能力。在绘画课上,教师总是强调学生观察、观察、再观察,由表及里的观察,由近及远的观察,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观察。只有正确的观察,才有正确的感知,也才能形成积极的形象思维,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概念的东西形象化,进而使逻辑思维得到发展。为了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爱好和审美能力,在美术教学中,我运用速写、默写、记忆画、想像画等培养学生形象记忆的方式,让学生联系实际,引起联想,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美术课程是一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课程。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对美术课程的重视度不够,加之我国中小学美术课程长期受专业美术教育的影响比较深,使课程目标的定位产生了偏差。
三、教学总结
美术赋予人的是敏锐的眼睛、灵巧的双手、丰富的想象力和一颗善感的心,相应地,美术鉴赏课让学生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的差异和联系,学习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使学生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就感。在教学中通过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每一个学生的独特的地方,每个学生都是可爱的、充满活力的精灵,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闪光点。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趣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所以我们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应该充分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高兴还是冷漠呆滞,对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对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种关注应有机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美术存在形式包括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积极思考学生对这些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该采用何种教学来完成,如何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既重视结果激励,更重视过程激励,满足学生成功的情感和精神需要。在美术课中使学生既能享受到美,又能将知识巧妙融合。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提到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认为创造性思维即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不同的方向、不同程度的再组合、再创造,从而获得新颖、独特有价值的新观念、新知识、新方法等创造性成就。教育是事业,需要我们献身;教育是科学,需要我们求真;教育是艺术,需要我们创新。经过学校和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我的工作一定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师队伍一定会更加素更加健全。
总之,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让生活充满人性的光辉,让我们的心灵荡漾在博大、丰富、深邃、光明、温暖的思想之中。智慧要用智慧去启迪,人格需靠人格来塑造。在以往的教学中我还有很多不全面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地完善自己,充实自己!
参考文献:
1、《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北师大版
2、《美术鉴赏课的教学》2009年华东师大版
3、《陕西教育》(综合版)201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