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重视学具操作提高课堂效率
【作者】 莫日艳
【机构】 广西来宾市象州县马坪中心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的实物。教学中,教师适时、适量、适度地引导学生操作学具,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协同参与认识过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新知识的获取和掌握。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有效操作学具,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关键词:认识;掌握;理解;提高
一、操作学具有利于学生对几何形体的认识。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师在讲授几何概念知识时,要善于让学生多操作学具,从直观感知中认识事物的特征,从而获得知识。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学具,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自己去发现角和边的特点,从而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归纳出它们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这种教学方法,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而且学生自己发现总结出几何形体的特征,就会记忆忧新,知识掌握得更深刻。
二、操作学具有利于学生掌握平面几何图形面积计算公式。
要掌握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关键让学生理解计算公式的来源。计算公式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因此,教师讲授知识时,应引导学生应用旧知识的迁移,适时、合理的让学生操作学具。从操作学具中去观察、分析,去发现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推导出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例如,在学习梯形面积计算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将两个形状一样、大小完全相等的梯形拼一拼,想一想能拼成已学过的什么图形?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拼图,很快就能发现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教师在每个学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梯形的上、下底和高有什么关系?(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梯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在这个操作、观察、思考中,让学生自己发现: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为了让学生验证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正确性,可以让学生拿出梯形的纸板图形,沿着梯形的中位线剪开,分成两个梯形。接着让学生动手拼一拼,可以拼成已学过的什么图形?学生通过动手剪一剪,拼一拼,发现还是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1)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有什么关系?(2)梯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再次发现“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使原来推导的梯形面积公式得到证实。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让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于学生操作之中,通过拼一拼,剪一剪,再拼一拼学具,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去思考梯形面积与拼成的新图形面积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顺利地推导,并验证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这样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能力。
三、操作学具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离不开具体的学具操作。教师在教学时,要努力多给学生创造动一动学具的机会,帮助学生从操作学具中,去发现算理、理解算理,达到掌握计算方法。例如:教“9加几”进位加法时,为了让学生掌握和应用“凑十法”,引导学生进行学具的操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让学生拿出预先准备好的9个红圆片,代替盒内的9个皮球,放在桌面的左边,再拿出两个黄圆片代替盒外的两个皮球,摆在桌子的右边。要算9加2得多少?怎样移动圆片使9凑成10?学生通过想一想、动一动,理解了先把小数的2分出1,分出的1和大数的9凑成10,10再加上剩下的1得11的“凑十”计算的方法。由于学生的认知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思维发展过程。所以,在学生初步得到感性认识后,还必须借助学具的多次操作活动,才能更好地掌握“凑十法”的算理。因此,学习例题,9+3、9+7得多少时,教师还是要让学生独立动手摆一摆学具,从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中来加深理解先凑十再相加的计算方法。这样教学不仅有利于在掌握“凑十法”的基础上顺利地过渡到抽象地看算式说计算的思考过程,还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四、操作学具有利于学生提高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自然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教学中适时、适度的操作学具,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解决较抽象的几何形体的拼、割实际问题。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练习题:“已知两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表面积是多少?”解答这样的题目,可以让学生拿出两个大小相等的正方体,让他们拼一拼、想一想、说一说拼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和原来正方体的棱长有什么关系?学生就不难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是(3×2×3+3×2×3+3×3)×2=90(平方厘米)。这时,我们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又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3×2×3×4+3×3×2=90(平方厘米),3×3×6×2—3×3×2=90(平方厘米),3×3×10=90(平方厘米)等算法。接着引导学生对几种算法进行比较,哪一种既简单又合理。通过讨论,学生们认识到了3×3×10=90(平方厘米)这种算法是最简单,又合理的。可见在教学中,适时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思考,从中发现事物的特征,寻找到既简单又合理的算法,达到正确解答问题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操作学具,让学生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想一想、讲一讲等多种教学手段综合应用,使学生手、眼、口、脑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且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能得到训练和加强。学生获取的知识、概念会更清晰,记忆会更牢固。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认识;掌握;理解;提高
一、操作学具有利于学生对几何形体的认识。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师在讲授几何概念知识时,要善于让学生多操作学具,从直观感知中认识事物的特征,从而获得知识。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学具,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自己去发现角和边的特点,从而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归纳出它们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这种教学方法,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而且学生自己发现总结出几何形体的特征,就会记忆忧新,知识掌握得更深刻。
二、操作学具有利于学生掌握平面几何图形面积计算公式。
要掌握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关键让学生理解计算公式的来源。计算公式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因此,教师讲授知识时,应引导学生应用旧知识的迁移,适时、合理的让学生操作学具。从操作学具中去观察、分析,去发现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推导出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例如,在学习梯形面积计算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将两个形状一样、大小完全相等的梯形拼一拼,想一想能拼成已学过的什么图形?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拼图,很快就能发现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教师在每个学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梯形的上、下底和高有什么关系?(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梯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在这个操作、观察、思考中,让学生自己发现: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为了让学生验证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正确性,可以让学生拿出梯形的纸板图形,沿着梯形的中位线剪开,分成两个梯形。接着让学生动手拼一拼,可以拼成已学过的什么图形?学生通过动手剪一剪,拼一拼,发现还是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1)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有什么关系?(2)梯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再次发现“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使原来推导的梯形面积公式得到证实。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让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于学生操作之中,通过拼一拼,剪一剪,再拼一拼学具,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去思考梯形面积与拼成的新图形面积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顺利地推导,并验证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这样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能力。
三、操作学具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离不开具体的学具操作。教师在教学时,要努力多给学生创造动一动学具的机会,帮助学生从操作学具中,去发现算理、理解算理,达到掌握计算方法。例如:教“9加几”进位加法时,为了让学生掌握和应用“凑十法”,引导学生进行学具的操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让学生拿出预先准备好的9个红圆片,代替盒内的9个皮球,放在桌面的左边,再拿出两个黄圆片代替盒外的两个皮球,摆在桌子的右边。要算9加2得多少?怎样移动圆片使9凑成10?学生通过想一想、动一动,理解了先把小数的2分出1,分出的1和大数的9凑成10,10再加上剩下的1得11的“凑十”计算的方法。由于学生的认知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思维发展过程。所以,在学生初步得到感性认识后,还必须借助学具的多次操作活动,才能更好地掌握“凑十法”的算理。因此,学习例题,9+3、9+7得多少时,教师还是要让学生独立动手摆一摆学具,从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中来加深理解先凑十再相加的计算方法。这样教学不仅有利于在掌握“凑十法”的基础上顺利地过渡到抽象地看算式说计算的思考过程,还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四、操作学具有利于学生提高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自然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教学中适时、适度的操作学具,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解决较抽象的几何形体的拼、割实际问题。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练习题:“已知两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表面积是多少?”解答这样的题目,可以让学生拿出两个大小相等的正方体,让他们拼一拼、想一想、说一说拼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和原来正方体的棱长有什么关系?学生就不难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是(3×2×3+3×2×3+3×3)×2=90(平方厘米)。这时,我们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又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3×2×3×4+3×3×2=90(平方厘米),3×3×6×2—3×3×2=90(平方厘米),3×3×10=90(平方厘米)等算法。接着引导学生对几种算法进行比较,哪一种既简单又合理。通过讨论,学生们认识到了3×3×10=90(平方厘米)这种算法是最简单,又合理的。可见在教学中,适时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思考,从中发现事物的特征,寻找到既简单又合理的算法,达到正确解答问题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操作学具,让学生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想一想、讲一讲等多种教学手段综合应用,使学生手、眼、口、脑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且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能得到训练和加强。学生获取的知识、概念会更清晰,记忆会更牢固。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