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植根生活,注重体验——浅谈语文综合性学习

【作者】 陈家林

【机构】 贵州省贵定县抱管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语文综合性学习 ,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他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既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中,应该直根生活,注重学生的角色体验。
  关键词:新课改;实践;综合;创新
  一、直根生活,体现生活性
  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是一门 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实践能力源于生活,发展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这就赋予了语文学习的生活性.让学生在生活中模拟,在生活中体验,在生活中实践.
  可以课文为情境,学语言,用语言.通过课前“语言操”,如简要新闻、书评、美文推介、故事接龙、成语接龙等,课中“语言操”,句型模仿、拓展性练习、创造性复述、读后复述、读后表演等,课后“语言操”,拓展性阅读、研究性学习,将课文化为动态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其中实践。
  语文课堂也追求生活化,把课堂创设成近似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似”的课堂中学语言,用语言,从而形成自己的语言个性、语言风格。
  生活中语言教育资源无处不在,无论是校园文化环境,还是社会语文情境都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语文素养有很大作用,因此,教者应优化校园语文环境,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手抄报和读书笔记展评、新闻发布会、讲故事比赛、古诗词鉴赏、课外知识大擂台。同时,教者应把学生引入社会,通过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自然地将语文和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与不同人交流沟通,在双项互动中,发展能力,提倡实践性生活性,并不等于把语文课上成单一的活动课、游戏课,一切皆有“度”。
  二、注重体验,体现实践性
  体验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核心。学生在开放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会发现书上难以体现的生动事件,获得真实体验和感悟,从而不断增强语文学习的生动性和主动性。如学习了《三顾茅庐>》后,学生感受到了诸葛亮的人格魅力以及其他人物的个性特点,对《三国演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教师可组织学生举行“走进三国”知识擂台赛:把全班三分,选出魏 、蜀、 吴的使者,制作标志,然后让学生合作,分工负责搜集有关“三国”的人物,成语、故事、歇后语、典故。由于主题符合学生的意愿,所以他们的兴趣和激情特浓,大家兴致勃勃地制定方案,开展研究,效果当然不错。这次活动,让“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深深地烙在了学生的脑海中,《空城计》,《草船借箭》。《单刀赴会》等故事也把活动推向了高潮。这种“强化”不是“题海战术”,而是多方面、多层次地实践与体验,在活动中,学生亲历了全过程,知识是自己质疑解惑,讨论交流后获得的,通过这一过程,学生获得对历史,对社会以及对自我的感受、体验,提高了实践能力。
  三、众项整合,体现综合性
  语文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学习方法的系统性,学习功能的整合性.他注重语文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他利用各种资源,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和手段,包括小组合作,独立探究,发现学习,资源学习等.在学习功能上,注重知识能力、情感态度  和价值关的整合,特别注重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人格、身心和谐发展。学习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后,我们开展了《踏雪寻梅》的语文活动,引导学生制定方案,搜集材料,分工合作.首先,孩子们利用周六、周日等时间,搜集了有关梅的诗、词、歌、诗歌、散文,相互交流,共享资源,然后在社会课上,认识梅花在中国的特殊地位.再利用安排想象画练习,画一株“我心中的梅 ”,表达自己真切的感受。最后利用音乐课学一首《红梅赞》,除了唱,更多的让学生说感受。活动合成时,学生把生活中的梅的身影一一介绍出来,小到一块手帕,大到巨幅轴画,真实包罗万象,活动结束时,孩子们还表示——梅如人,人如梅,真正体会到了梅的精神。整个活动,实现了学习内容的整合,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
  四.鼓励创新,体现开放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的培养。时间是开放的,形式是多变的,内容是自主的。家庭、社区、大自然,都是学习空间;学习目标开放,不以知识为唯一目标;教学评价开放,注重过程,不追求唯一目标的实现。“学什么 怎样学”均是学生自主解决,特别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如学习了《云雀的心愿》,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保护森林”的活动中,无论是制定方案,活动探究,还是结果的评价,都要确定学生自主的地位。首先,每组成员讨论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安排、分工到人。然后,各司其责,搜集的、整理的、采访的、调查的,到岗到位。接着,分组行动,时间自定。最后,各族展开交流,有辩论式、表演式、汇报式等,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有关“保护森林”的广告设计不下于30条,保护森林的措施更是丰富。最后的颁章犹为精彩,环保章、创造章、艺术章等,让孩子们满载而归。这样的学习,学生怎能不喜欢?
  语文综合性学习在课标中与识字、写字、阅读等并重提出,充分展示了独特之处及重要性。教师可借“语文园地”,将展示交流纳入课内,依托课堂,借助课外,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在交流中求知,在讨论中得法,在调查中发展,在生活中知己不足, 从而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艺术无处不在,紧扣生活,注重实践,让学生充分体验,我们的语文学习定会魅力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