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演讲和辩论的能力
【作者】 张顺菊
【机构】 贵州省福泉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每节课前用三到五分钟时间,通过演讲和辩论的形式是探索语文教学的新途径,以达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锻炼胆魄、增长知识、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的目的,探索一种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演讲和辩论;能力
一、结合讲读课进行训练
1.教学生字词时,可以选择几个词语,让学生连词成句或连词成段,表达一个意思。这既是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掌握,又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2.讲读课文时,可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再现情景、补充环境描写、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等。这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对人物的把握,又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讲完课文后,请学生谈体会、感想,联系实际提建议、措施,或者续写课文等,这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
二、安排专门的三分钟限时口头作文训练课
每周至少要安排一节口头作文课,也可以把口头作文课和书面写作课安排在一起。这堂口头作文课要进行一些专项的训练,最好是要订计划,有目的、有序列、有系统地进行。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如果能有个系统的教材或辅导材料会更好。
三、三分钟口头演讲和辩论的指导原则
1.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一阶段,训练学生用标准的普通话口头述事的能力。如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朗读、发言和交流,用普通话回答问题;仿照课文的段落或句式说一段话。在学习《荷塘月色》后,仿照“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语段,说一段自己的感受等。也可以联词成段或口述见闻或对某个人物的肖像、语言、行为进行描述。总之可供训练的题材非常广泛、内容很多。通过训练,对学生的思维的敏捷、思路的开阔、条理化都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并着重进行说明事物能力的训练。可以借助资料或实物,要求学生按一定顺序,采用一些说明方法,层次清楚地加以说明。可做这样的游戏:叫一个同学到台上看一个实物,没有实物也可在纸上写上实物的名称,(其他同学不能看),由这位同学进行描述,但不能说出实物的名称,让大家猜猜他描述的是什么东西。可分小组进行竞赛,学生的兴趣很高。
也可利用资料或课件,看一段风光片,让学生说一段解说词。或者由学生口述每个物品、某种食物的制作方法及过程等等。通过训练,可以大大增强学生说明事物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和习惯,对提高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阶段,进一步提高述事说明能力,着重训练学生论事说理能力。论事说理要求论点明确,有理有据,有详有略,有说服力。可以就某则新闻或某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或针对课文中的某一点谈感想或发表评论。可以围绕“话题”让学生“说说看”。设计如下:课前先让学生自己设计话题十个(最好是一周前),并把话题公布出来让学生做好准备。(一个话题还可设计十个子话题或关键词)。上课时,学生按一定顺序上台抽取话题(可分组进行),一组派出一名代表,然后围绕话题及关键词的提示,快速思考,三分钟完成口头禅。学生抽到话题后可自行选择子话题,这样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最后由学生评说,再由老师总结。把竞争引入课堂,在游戏中完成学习与训练,学生没有感到压力,兴趣深厚,训练的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了。
第四阶段,综合能力的训练。这一阶段是对前三阶段的总结与提高。可采用演讲和辩论比赛、辩论会、记者采访等形式进行。要求学生语言清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还要考虑表情、动作等“体态语言”的配合,增强表达的感染力。
2.点、线、面结合的原则
口头作文的指导既要有“点”,也要有“线”及“面”。“点”的练习指的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学生的薄弱环节,老师有目的地设计专项的训练内容。
3.互动原则
口头作文有一个优点,就是互动。它是通过说与听来完成的。学生说,学生和老师听,学生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够得到及时的交流。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学生在口头表达中出现的问题能得到及时的更正,学生可以在与学生交流,与老师交流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口头作文。而在书面作文中,“学生写——老师改”的形式,老师改完后,学生不知道有没有去看,能不能理解,老师不了解学生所要表达的思想,不能及时地进行辅导。每次改完作文后,学生存在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作文能力依然没有提高。而每次的口头作文,通过师生的互动,并不亚于老师的一次的作文面批。而学生在大家的帮助下,使自己的口头训练趋于完美,再写成文章就能更有效的提高作文的写作能力了。
四、基本功的训练
有些同学在说话时,我们会觉得听不清楚或感到他说话很平淡。那么就要针对学生的自身弱点,有针对性地做一些单项练习。比如有的人语音含混不清,语速一过快就会把某些音节吃掉,就需要练绕口令和快速朗读;有的人声音弱小、吐字不饱满,缺少力度,就要多练气息控制、声音共鸣和吐字归音;有的人讲话语调平板、节奏感不强,就要着重练习以声传意的基本技巧。
五、思维能力的训练
思维反应的敏捷性训练:快问快答。设计:请以“我讲我”为中心话题,设计一组涉及个人各方面的快问快答题。以一人问一人答的形式进行,提问由浅入深,由近及远,问句可步步进逼,由稍慢到逐步加快,答话要力求短促、中肯、简洁、清晰综合能力训练:经常性地开展一些语文活动,就是对同学们的口头作文能力的一次综合检验。讲故事比赛、演讲和辩论、情景剧或课本剧、小记者的访问、语文知识竞赛、竞选答辩、就职讲话等等,都是一次综合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娱乐中得到发展。
上述各种能力训练既是分开的,又是综合的。每一次的口头作文训练课虽说可以侧重于某一方面的训练,但整个训练过程又是一个综合训练的过程,学生在训练的过程当中,其实得到的是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综合能力的表现。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得到了多方面的提高。只要我们能长期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演讲和辩论;能力
一、结合讲读课进行训练
1.教学生字词时,可以选择几个词语,让学生连词成句或连词成段,表达一个意思。这既是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掌握,又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2.讲读课文时,可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再现情景、补充环境描写、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等。这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对人物的把握,又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讲完课文后,请学生谈体会、感想,联系实际提建议、措施,或者续写课文等,这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
二、安排专门的三分钟限时口头作文训练课
每周至少要安排一节口头作文课,也可以把口头作文课和书面写作课安排在一起。这堂口头作文课要进行一些专项的训练,最好是要订计划,有目的、有序列、有系统地进行。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如果能有个系统的教材或辅导材料会更好。
三、三分钟口头演讲和辩论的指导原则
1.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一阶段,训练学生用标准的普通话口头述事的能力。如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朗读、发言和交流,用普通话回答问题;仿照课文的段落或句式说一段话。在学习《荷塘月色》后,仿照“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语段,说一段自己的感受等。也可以联词成段或口述见闻或对某个人物的肖像、语言、行为进行描述。总之可供训练的题材非常广泛、内容很多。通过训练,对学生的思维的敏捷、思路的开阔、条理化都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并着重进行说明事物能力的训练。可以借助资料或实物,要求学生按一定顺序,采用一些说明方法,层次清楚地加以说明。可做这样的游戏:叫一个同学到台上看一个实物,没有实物也可在纸上写上实物的名称,(其他同学不能看),由这位同学进行描述,但不能说出实物的名称,让大家猜猜他描述的是什么东西。可分小组进行竞赛,学生的兴趣很高。
也可利用资料或课件,看一段风光片,让学生说一段解说词。或者由学生口述每个物品、某种食物的制作方法及过程等等。通过训练,可以大大增强学生说明事物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和习惯,对提高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阶段,进一步提高述事说明能力,着重训练学生论事说理能力。论事说理要求论点明确,有理有据,有详有略,有说服力。可以就某则新闻或某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或针对课文中的某一点谈感想或发表评论。可以围绕“话题”让学生“说说看”。设计如下:课前先让学生自己设计话题十个(最好是一周前),并把话题公布出来让学生做好准备。(一个话题还可设计十个子话题或关键词)。上课时,学生按一定顺序上台抽取话题(可分组进行),一组派出一名代表,然后围绕话题及关键词的提示,快速思考,三分钟完成口头禅。学生抽到话题后可自行选择子话题,这样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最后由学生评说,再由老师总结。把竞争引入课堂,在游戏中完成学习与训练,学生没有感到压力,兴趣深厚,训练的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了。
第四阶段,综合能力的训练。这一阶段是对前三阶段的总结与提高。可采用演讲和辩论比赛、辩论会、记者采访等形式进行。要求学生语言清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还要考虑表情、动作等“体态语言”的配合,增强表达的感染力。
2.点、线、面结合的原则
口头作文的指导既要有“点”,也要有“线”及“面”。“点”的练习指的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学生的薄弱环节,老师有目的地设计专项的训练内容。
3.互动原则
口头作文有一个优点,就是互动。它是通过说与听来完成的。学生说,学生和老师听,学生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够得到及时的交流。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学生在口头表达中出现的问题能得到及时的更正,学生可以在与学生交流,与老师交流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口头作文。而在书面作文中,“学生写——老师改”的形式,老师改完后,学生不知道有没有去看,能不能理解,老师不了解学生所要表达的思想,不能及时地进行辅导。每次改完作文后,学生存在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作文能力依然没有提高。而每次的口头作文,通过师生的互动,并不亚于老师的一次的作文面批。而学生在大家的帮助下,使自己的口头训练趋于完美,再写成文章就能更有效的提高作文的写作能力了。
四、基本功的训练
有些同学在说话时,我们会觉得听不清楚或感到他说话很平淡。那么就要针对学生的自身弱点,有针对性地做一些单项练习。比如有的人语音含混不清,语速一过快就会把某些音节吃掉,就需要练绕口令和快速朗读;有的人声音弱小、吐字不饱满,缺少力度,就要多练气息控制、声音共鸣和吐字归音;有的人讲话语调平板、节奏感不强,就要着重练习以声传意的基本技巧。
五、思维能力的训练
思维反应的敏捷性训练:快问快答。设计:请以“我讲我”为中心话题,设计一组涉及个人各方面的快问快答题。以一人问一人答的形式进行,提问由浅入深,由近及远,问句可步步进逼,由稍慢到逐步加快,答话要力求短促、中肯、简洁、清晰综合能力训练:经常性地开展一些语文活动,就是对同学们的口头作文能力的一次综合检验。讲故事比赛、演讲和辩论、情景剧或课本剧、小记者的访问、语文知识竞赛、竞选答辩、就职讲话等等,都是一次综合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娱乐中得到发展。
上述各种能力训练既是分开的,又是综合的。每一次的口头作文训练课虽说可以侧重于某一方面的训练,但整个训练过程又是一个综合训练的过程,学生在训练的过程当中,其实得到的是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综合能力的表现。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得到了多方面的提高。只要我们能长期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