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适度拓展,让“语文学习” 的天地更广阔

【作者】 尼玛卓玛

【机构】 西藏南木林县奴玛乡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在新型的语文教学中,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以便保证良好的信息来源,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在这种形势下,语文教学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就成为必然。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说的:“要注重跨越领域的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的语文教育体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使学生在广阔的天地中学语文。
  (一)课前注重参与,揭题拓展多元信息。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构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预习时让学生广泛涉猎与课文相关的信息资料,能激发阅读兴趣,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感知是认识的第一步,丰富的感性认识是深化我们对客观事物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一。对同一主题领域素材宽泛的阅读,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他们“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理解”。
  例如:上《桥》时:针对学生年级高,知识积累多的特点,在揭题时可以先请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现实生活中的桥,再谈谈对本年度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的印象,由此把“桥”和共产党员联系起来,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学生介绍不全时,老师再向大家简单介绍。这样,既调动学生积极性,又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课前的搜集让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更接近事件、人物,由此走进课堂,学生就轻松了。这也许就是心理学上认为的“心理近区”吧!
  (二)课中整合信息,悟情拓展教材内涵。
  学生对课文的鉴赏和感悟,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点。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总是以自己的知识贮存,生活经验,认识能力丰富课文的意蕴。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感悟,在感悟时渗透多种内容,扩大阅读含量,无疑会有利于学生更深的理解课文的内容,在课堂教学环节上播放出精彩的小插曲,有利于阅读感悟。
  (1)在教学难点处,适度拓展,突破难点。每一节课都有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处往往也是教材蕴含深刻含义的地方,更是要求学生理解掌握的地方,每个教学环节都应该围绕难点而设计,因此,在教学的难点处进行拓展,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感悟教材所蕴含的深刻含义。《迟到》让我们感受到一位严慈相济,既疼爱孩子又严格管教孩子的父亲形象。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有一件事我永远忘不了……”
  这是怎样的一种父爱呢?父亲气急了,劈头盖脸地打过来,我去上学后,又到学校给我送来了我的花夹袄和两个铜板,这一连串的动作究竟体现父亲怎样的情怀?但如此深刻、厚重的父爱学生因缺少体验而难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要读出父亲对我深挚的爱,严中有爱,感受父亲的心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我在引导学生读了这句话后,出示林海音在她70多岁的时候说过的话:“我七十多岁了,一生经历的事不少,但这件‘迟到’的事,对我应当是刻骨铭心的,如果爸爸影响了我,我又影响了读者,该是一件多么好的事!”
  这段生动、鲜活、感人的文字材料给学生提供了理解课文的支撑点,丰满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当学生感受到这份浓重的父爱后再朗读课文,自然声情并茂了。
  (2)在学生疑问处,适度拓展,弥补知识缺陷。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落花生》中有这样一些句子:“请你们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学生读到这两句(特别是后一句)时,产生了疑问: “为什么说父亲来了很难得?”“为什么父亲在收获节来?” ,“老师,作者的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何这么难请?”这时,可以向学生介绍许地山的家庭背景。
  这样结合文本,学生就能读懂父亲这番苦心:这次回来更重要的是借花生来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
  (3)在文本空白处,适度拓展,丰厚文本。法国作家梅里美曾说作诗只能作到七分,其余的三分应该由读者去补充。写文章也是如此。课本中有许多文章均留有"空白",需要读者去感悟。如果我们的老师能激活学生课外储存作补充,恰到好处地"补白",就能促进学生感悟。其次,在文本的空白处或作者表达的简约处作适度拓展。这样既开拓视野,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感悟文本,也有助于感情的升华,情感的迭起。
  (4)在语言精美处,适度拓展,品味语言。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内含很多妙词佳句,精彩语段,应让学生反复诵读,理解其包含的哲理,领会写作方法,通过说、写的拓展训练,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抓住“读写结合点”,学生不仅有话说,有东西写,更重要的是要他们能借鉴作者的手法,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5)在训练契机处,适度拓展,培养能力。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素养包涵丰富,其中包括听、说、读、写等各项能力,教师要善于抓住语言训练的契机,进行拓展,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丑小鸭》一课后,让学生想象“丑小鸭变成美丽的天鹅后会做些什么?或者会遇到什么事?”
  这时学生纷纷展开了想象,进行“续编”,这种“续编”活动,实际是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有机延伸,可以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作合情合理的推想发展,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课后向外拓展,架设自主阅读桥梁。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务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小学生对读书对阅读不可能顷刻之间就"如饥似渴",必须循循善诱,逐步培养兴趣。我们根据文章的内容、体裁、作者等情况在揭题时提供多元信息,增加知识积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播下课外阅读的种子,可谓一举多得。如:学习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下面请读一读我国著名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所写的《有的人》,你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情的感染是需要强化的。在已经形成体验的情况下,再用重锤定音,学生一时的情绪才能稳定为情感。更重要的是,语文课堂真正的效益是把学生从小课堂引向大课堂,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健康地去求知。课外资料课内化,能将拓展演绎得更加美丽。
  “大语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圆形的完整结构,学完了课文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又一个开端。
  语文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活多广阔,语文教育的天地也应有多广阔。因此,语文教学要把课堂延伸到课外,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结合起来,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语文学习的天地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