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基础教育中重视音乐教学的必要

【作者】 许艳梅

【机构】 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第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音乐文化水平的高低是决定一个民族综合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音乐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已成为社会美育及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音乐教育对于人格的塑造、思维的发展、创造力的培养、文化修养的提高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对音乐教育在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是很必要的,尤其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音乐教育更应该受到重视。
  关键词:音乐教育 价值 基础教育 素质教育
  在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音乐作为美学之基础,其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音乐文化的建设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外,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多年来,由于世俗的偏见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音乐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们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豆芽学科”和“小三门”,因此往往不受重视。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学校的培养目标必须与社会主义教育的这个总目标相适应,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各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在实施美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校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素质的轨道上来。”实施素质教育,各科教学都有责任,作为美学基础的音乐学科当然也不例外。
  音乐教育有着很高的价值,如果能够发挥其价值功能就会是一笔不可估计的财富,因此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和了解音乐教育的价值,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促使其发挥应有的价值功能。
  1.审美价值
  音乐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音乐作为一种声音,是自然的物理现象;音乐对人的生理能产生明显的影响,“音乐疗法”就是一例;音乐对人的心理所产生的作用也是显著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的平衡稳定与和谐发展。音乐教育所产生的上述独特的作用,源于音乐自身所蕴涵的美。众所周知,音乐美是一种独特的只为音乐所特有的美,是一种不需要依附外部因素的美,它独立存在于音符、乐律的艺术组合之中。当优美悦耳的音响以巧妙和谐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必会震撼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收获美的愉悦。一首好的歌曲,能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表达学生的心声,抒发内心的情感,如果立意与情感之美对学生有深刻的感召力,就会使他们的心灵萌发美的种子。常言道:歌为心声好的歌曲动听、耐唱、曲调优美,能产生动人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听了还想听唱了还想唱,百听不厌,百唱不烦。这种优美的音乐如果长久地占据学生的心灵,那么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润物细无声”的审美奇效。[1]
  2.创造性发展价值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音乐也是一个具有较高创造性发展价值的学科。它是人类的精神粮食,音乐的用途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已经频繁受到利用,比如说音乐治疗法和广告宣传的广泛应用。这都说明音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位置和极大地发展空间。音乐的创造性可从音乐的产生开始算起,无论学生的表演或欣赏,都必须伴随创造性的表现,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音乐的不确定性特点,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比其它学科更大的优势。我们提倡音乐不追求统一答案,音乐课不结束真理。音乐的情感特征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热情。
  3.表现与社会交往价值。
  音乐教育的表现和社会价值主要表现在学生自身心理发展上。记得80年代香港的较为出名的beyond乐队主唱黄家驹先生说过这么一句话“只要有音乐,就不会有世界末日。”喜欢音乐得人是很少会寂寞的,即使在心情最失落的时候,有那么一两首贴切心声的乐曲或歌曲来抒发一下,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另外,会一两样乐器更好,在大家相聚一起的时候奏上两曲,一来拉动一下气氛,二来也可以表现一下自己,吸引其他人更注意自己,和自己交往。由此,音乐的确可以说对一个人自我认同与自我表现有着很高的价值。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音乐几乎就跟我们说话一样,几乎无时无刻不存在着,尤其是在我们与人交往的过程之中,对音乐巧妙的应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把握自己说话的语气与情感,增强与他人的情感交往。
  4.塑造完美人格。
  也许有好多人都看过或听过这么一句话“学音乐的孩子不容易变坏”。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一旦浸入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审美体验的积淀,必将产生巨大的行为力量。因此,音乐教育能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好方式。良好的音乐教育能使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树立理想、陶冶情操,这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
  5.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人的智力来源于左右半脑的功能,左半脑主管语言和抽象思维,右半脑主管音乐、绘画等形象思维,二者相辅相成。音乐学习是一个长期听辨、视唱和视奏的过程。从单音到和弦、从单声部到多声部,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人的视觉、听觉以及口、手、脚等器官都在同时启动,并依靠大脑的活动来调节。所以,有人称音乐训练是多器官同步发展的训练。
  6.促进全面发展、促进精神文明。
  音乐是美育的基础,社会主义的教育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音乐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和谐自然的音乐是涵养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
  总之,在基础教育中,音乐不同于其它学科,他有自己独特的育人优势,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以声动人,以情感人,以审美、创造性发展、表现和社会交往为其价值观,因为世界不能没有声音,人类不能没有音乐,所以音乐课程的价值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以人为本教育的今天,重视基础给予重音乐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必要。
  参考文献:
  [1]马录文.浅谈音乐课程的价值观[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5A):56
  [2]徐晓莉.对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育价值的思考[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