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初中数学学习策略
【作者】 次仁拉姆
【机构】 西藏日喀则市谢通门县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数学学习过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要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和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与态度,同时还要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指导学生运用好认知策略、后认知策略、动机策略对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自学能力,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效学习策略的内涵包括:认知策略、后认知策略、动机策略等三大类策略。因此数学学习策略不仅包括对解题方法的研究,而且还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和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学习和研究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数学学习策略,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相关能力,促进自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认为指导学生形成有效的数学学习策略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帮助学生树立主动参与意识。
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就要求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要让学生树立自主参与的意识,教师首先应在教学活动中给自己定好位。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也就是说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而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在教学中要形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正确的认识,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更多的自己想, 自己去做。然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的加强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的发现问题,主动地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也只有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外现思维过程,暴露出认知策略上的不足,通过再观察、组织、记忆、推理、想象等认知策略,提高认知能力。只有这样所学的知识才能真正成为有用的东西,所学到的技能才能真正得以得到巩固和加强。
[教学实例]:记忆性策略的训练。
探索记忆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数学八年级上的主要内容。但在教学中发现,由于本节内容较多且容易混淆,学生学习记忆时总是顾此失彼,掌握不完整。我经过思索认为,四边形的学习应该从边、角、对角线这几方面来讨论,于是指导学生先从边这一角度入手探索、记忆,再分别从角、对角线来学习记忆,学生很容易就记得判断的条件。我不失时机地告诉学生,其实这是运用了记忆性中的组织策略。并说明该策略在学习中应如何使用。事实说明这一策略运用是得当的,在以后的运用过程中,很少有学生再出现记不清条件的情形。
二.提倡学生主动总结学习中的成功与不足。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内在的管理往往比外在的管理更有效。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勤跑路”,而且要学会“勤看路”。这里所说的“看路”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后认知策略。后认知策略包括认识自己的认知经历和认知资源,调节自己的认知经历。学习中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是很多的,但只要勤于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其中的不足并加以调节,成绩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成绩往往要通过作业情况来判断,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作业这一重要资源,并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去正确分析:从中肯定成绩、发现不足、制定对策、改进学法。
[教学实例]:利用作业分析法,调适认知策略的训练。
在教学中发现这样一个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头脑灵活、思维敏捷、课堂反应积极。但是其家庭作业却经常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成绩进步不明显。在观察中我发现他做题时,总是先难后易,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效果极差。于是指导他调整做作业的顺序,先易后难。不久成绩直线上升。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也能不时的调适自己的学习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业分析的方法。各科的学习往往是通过做作业,以达成对知识的巩固、深化理解和学会应用,从而形成技能技巧,以及发展智力和能力。作业应在复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的,作业一方面能检查出对所学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你的能力水平,还便于发现你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纠正。做作业必须要规范,要按一定的程序、步骤进行。⑴要舍得化时间审清题意,弄清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要你去求证的结论,题中涉及到哪些运算,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能否用直观地表示,能否用字母去代替一个未知的数(或量)等等。⑵要对上述内容进行详尽的分析,找出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系,回忆与之有关的知识、方法探索合理、充分地利用组织已知条件与相关知识,求得未知的内容。⑶根据探究得到的解题方案按要求规范书写,把解的过程叙述出来,并力求简单、明白、完整,步步有据。⑷最后要对解题过程进行回顾体会,检查过程的合理性有无问题,思考解题方法可否改进,结论可否推广等。并小结一下解题的经验,进而发展与完善解题的思想方法,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来。
三.提供给学生成功的机会,让学生能期望成功。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能经常获得成功,就会相信自己很有能力、很有荣誉感,因而有强烈的自我动机,愿意面对挑战。面对可能的成功,学生会激发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面对可能的成功,还可能激发学生用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教学实例]:利用问题阶梯法,进行动机策略的训练。
遇到较难的数学问题,很多学生会产生畏惧感,最终选择放弃。而不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往往是一些知识的重组,教师如果能指导学生把一个具体的问题,在宏观上把握整体认识,然后把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题,化整为零,各个击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功,必然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总之,教师在指导学生形成有效的数学学习策略时,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指导,选择有效的学习策略。不断充实,不断地优化。
有效学习策略的内涵包括:认知策略、后认知策略、动机策略等三大类策略。因此数学学习策略不仅包括对解题方法的研究,而且还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和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学习和研究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数学学习策略,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相关能力,促进自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认为指导学生形成有效的数学学习策略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帮助学生树立主动参与意识。
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就要求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要让学生树立自主参与的意识,教师首先应在教学活动中给自己定好位。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也就是说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而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在教学中要形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正确的认识,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更多的自己想, 自己去做。然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的加强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的发现问题,主动地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也只有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外现思维过程,暴露出认知策略上的不足,通过再观察、组织、记忆、推理、想象等认知策略,提高认知能力。只有这样所学的知识才能真正成为有用的东西,所学到的技能才能真正得以得到巩固和加强。
[教学实例]:记忆性策略的训练。
探索记忆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数学八年级上的主要内容。但在教学中发现,由于本节内容较多且容易混淆,学生学习记忆时总是顾此失彼,掌握不完整。我经过思索认为,四边形的学习应该从边、角、对角线这几方面来讨论,于是指导学生先从边这一角度入手探索、记忆,再分别从角、对角线来学习记忆,学生很容易就记得判断的条件。我不失时机地告诉学生,其实这是运用了记忆性中的组织策略。并说明该策略在学习中应如何使用。事实说明这一策略运用是得当的,在以后的运用过程中,很少有学生再出现记不清条件的情形。
二.提倡学生主动总结学习中的成功与不足。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内在的管理往往比外在的管理更有效。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勤跑路”,而且要学会“勤看路”。这里所说的“看路”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后认知策略。后认知策略包括认识自己的认知经历和认知资源,调节自己的认知经历。学习中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是很多的,但只要勤于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其中的不足并加以调节,成绩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成绩往往要通过作业情况来判断,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作业这一重要资源,并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去正确分析:从中肯定成绩、发现不足、制定对策、改进学法。
[教学实例]:利用作业分析法,调适认知策略的训练。
在教学中发现这样一个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头脑灵活、思维敏捷、课堂反应积极。但是其家庭作业却经常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成绩进步不明显。在观察中我发现他做题时,总是先难后易,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效果极差。于是指导他调整做作业的顺序,先易后难。不久成绩直线上升。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也能不时的调适自己的学习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业分析的方法。各科的学习往往是通过做作业,以达成对知识的巩固、深化理解和学会应用,从而形成技能技巧,以及发展智力和能力。作业应在复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的,作业一方面能检查出对所学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你的能力水平,还便于发现你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纠正。做作业必须要规范,要按一定的程序、步骤进行。⑴要舍得化时间审清题意,弄清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要你去求证的结论,题中涉及到哪些运算,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能否用直观地表示,能否用字母去代替一个未知的数(或量)等等。⑵要对上述内容进行详尽的分析,找出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系,回忆与之有关的知识、方法探索合理、充分地利用组织已知条件与相关知识,求得未知的内容。⑶根据探究得到的解题方案按要求规范书写,把解的过程叙述出来,并力求简单、明白、完整,步步有据。⑷最后要对解题过程进行回顾体会,检查过程的合理性有无问题,思考解题方法可否改进,结论可否推广等。并小结一下解题的经验,进而发展与完善解题的思想方法,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来。
三.提供给学生成功的机会,让学生能期望成功。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能经常获得成功,就会相信自己很有能力、很有荣誉感,因而有强烈的自我动机,愿意面对挑战。面对可能的成功,学生会激发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面对可能的成功,还可能激发学生用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教学实例]:利用问题阶梯法,进行动机策略的训练。
遇到较难的数学问题,很多学生会产生畏惧感,最终选择放弃。而不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往往是一些知识的重组,教师如果能指导学生把一个具体的问题,在宏观上把握整体认识,然后把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题,化整为零,各个击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功,必然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总之,教师在指导学生形成有效的数学学习策略时,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指导,选择有效的学习策略。不断充实,不断地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