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摭谈体育教学中安全问题的应对策略
【作者】 王 勇
【机构】 湖北省秭归县实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体育教学担负着塑造学生健康心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练就学生强健体魄的职责,是落实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主课堂。如此重要的学科却因为长期以来各种“安全问题”的困扰,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如何有效应对?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应对的策略。
1、摸清特异体质,掌握重点人群。
具有特异体质的学生是体育课堂上“安全问题”的潜在隐患,只要出现问题,就一定不是一般的安全问题。比如有家庭疾病遗传史、重度手术经历、先天性心脏病等不宜或不能参与体育运动的学生,体育教师要在每学年开学第一周内主动联系班主任,从家长那里摸清特异体质学生情况,每学期针对转进的学生还要再进行摸底核实,并建立、更新所带班级特异体质学生台账,做到心中有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重点保护。
2、上好专题教育,落实课堂常规。
每学期第一节体育课进行体育安全常识专题教育。通过讲解示范、观看视频、分享案例、安全游戏互动、背诵体育课堂安全童谣等形式切实加强体育课安全教育和警示,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安全参加体育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清晰的知道体育课堂潜在的风险及应对的措施,牢固树立遵守课堂常规的自主意识。
3、狠抓组织教学,提高约束能力。
在组织教学上体育老师要探索新方法、新途径,避免训斥,杜绝体罚,变“我要学生这样做”为“学生自己要这样做”,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比如开展一些小活动、设置一些小奖励、评选一些小标兵,让学生在趣味活动中不知不觉的提高了组织纪律观念和自我约束能力,这样也就可以有效地预防伤害事故。
4、合理分组教学,培养体育骨干。
分组教学是体育课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练习的密度,丰富教学内容,激发探究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体育老师将分组教学“演变”成了典型的“放羊式”教学。一组跑步,一组篮球,一组游戏,一组跳绳。如此一来,违背了“分组教学”的规律,看似内容丰富,课堂热闹,但教师却无力兼顾。学生活动范围迅速扩大,安全隐患随之而来。因此,体育教师要把握“分组教学”原则,在内容选定和场地设计上要科学合理,同时每个组要培养一名小骨干,负责分组训练的组织管理与安全保护,在分组教学中织一张“安全防护网”,确保分组活动的安全。
5、把握教学环节,备课先备安全。
体育教学共有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四部分构成,备课中对于每个部分的设计应先考虑安全因素,落实好安全常规,预设好保护措施。开始部分要询问学生身体状况,安排好特异体质学生,检查学生着装。准备部分要结合主教材内容设计专项准备活动,充分热身,调整运动状态,让学生在最佳状态下参与体育活动,避免机体受损。基本部分要围绕主教材预设好保护措施,从教师所站的位置到运动风险出现的环节,再到教师应该准确保护的部位,都必须在备课中重点标注,做好预案。结束部分要设计有效的放松活动,调节身心,轻松愉悦。
6、运动负荷适当,避免身心伤害。
体育课中学生身体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在一定负荷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训练刺激,使其身体机能和心理机能在不断适应中得到锻炼。但是,运动负荷的安排是否合理,将对体育课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负荷过小时,学生得不到锻炼,过大会给学生的身体造成伤害。作为专业体育教师,应能及时观察课上学生的状况,做到张驰有度,既让学生得到锻炼又不能伤害学生身体,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切不可随意的安排和调控学生的运动负荷。
7、精心选择场地,合理使用器材。
每节体育课都离不开场地和器材。场地的选择、器材的选用是直接影响体育课堂安全的两大直观因素,教师首先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场地、器材,避免场地不整,避免与平行班相互交叉、干扰。实施跑、投掷、足球等内容教学时要与其他班级间隔足够的安全距离与空间,防止拥挤、碰撞、砸伤等事故出现。课前还要对器材做安全检查,防止因器材本身故障导致伤害事故。
8、掌握急救方法,正确处理事故。
体育教师必须掌握相关急救知识,具备紧急情况下的救护技能。中暑、脱臼、骨折、抽筋、扭伤等情况的急救方法要熟记于心,应对窒息、溺水等紧急事故时的心脏复苏术要熟练操作。在关键时刻合理运用,能赢得急救的宝贵时间,防止伤害事故恶化。此外,还必须牢记学校安全事故处理流程,在第一时间急救、上报并启动紧急预案。
1、摸清特异体质,掌握重点人群。
具有特异体质的学生是体育课堂上“安全问题”的潜在隐患,只要出现问题,就一定不是一般的安全问题。比如有家庭疾病遗传史、重度手术经历、先天性心脏病等不宜或不能参与体育运动的学生,体育教师要在每学年开学第一周内主动联系班主任,从家长那里摸清特异体质学生情况,每学期针对转进的学生还要再进行摸底核实,并建立、更新所带班级特异体质学生台账,做到心中有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重点保护。
2、上好专题教育,落实课堂常规。
每学期第一节体育课进行体育安全常识专题教育。通过讲解示范、观看视频、分享案例、安全游戏互动、背诵体育课堂安全童谣等形式切实加强体育课安全教育和警示,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安全参加体育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清晰的知道体育课堂潜在的风险及应对的措施,牢固树立遵守课堂常规的自主意识。
3、狠抓组织教学,提高约束能力。
在组织教学上体育老师要探索新方法、新途径,避免训斥,杜绝体罚,变“我要学生这样做”为“学生自己要这样做”,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比如开展一些小活动、设置一些小奖励、评选一些小标兵,让学生在趣味活动中不知不觉的提高了组织纪律观念和自我约束能力,这样也就可以有效地预防伤害事故。
4、合理分组教学,培养体育骨干。
分组教学是体育课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练习的密度,丰富教学内容,激发探究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体育老师将分组教学“演变”成了典型的“放羊式”教学。一组跑步,一组篮球,一组游戏,一组跳绳。如此一来,违背了“分组教学”的规律,看似内容丰富,课堂热闹,但教师却无力兼顾。学生活动范围迅速扩大,安全隐患随之而来。因此,体育教师要把握“分组教学”原则,在内容选定和场地设计上要科学合理,同时每个组要培养一名小骨干,负责分组训练的组织管理与安全保护,在分组教学中织一张“安全防护网”,确保分组活动的安全。
5、把握教学环节,备课先备安全。
体育教学共有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四部分构成,备课中对于每个部分的设计应先考虑安全因素,落实好安全常规,预设好保护措施。开始部分要询问学生身体状况,安排好特异体质学生,检查学生着装。准备部分要结合主教材内容设计专项准备活动,充分热身,调整运动状态,让学生在最佳状态下参与体育活动,避免机体受损。基本部分要围绕主教材预设好保护措施,从教师所站的位置到运动风险出现的环节,再到教师应该准确保护的部位,都必须在备课中重点标注,做好预案。结束部分要设计有效的放松活动,调节身心,轻松愉悦。
6、运动负荷适当,避免身心伤害。
体育课中学生身体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在一定负荷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训练刺激,使其身体机能和心理机能在不断适应中得到锻炼。但是,运动负荷的安排是否合理,将对体育课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负荷过小时,学生得不到锻炼,过大会给学生的身体造成伤害。作为专业体育教师,应能及时观察课上学生的状况,做到张驰有度,既让学生得到锻炼又不能伤害学生身体,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切不可随意的安排和调控学生的运动负荷。
7、精心选择场地,合理使用器材。
每节体育课都离不开场地和器材。场地的选择、器材的选用是直接影响体育课堂安全的两大直观因素,教师首先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场地、器材,避免场地不整,避免与平行班相互交叉、干扰。实施跑、投掷、足球等内容教学时要与其他班级间隔足够的安全距离与空间,防止拥挤、碰撞、砸伤等事故出现。课前还要对器材做安全检查,防止因器材本身故障导致伤害事故。
8、掌握急救方法,正确处理事故。
体育教师必须掌握相关急救知识,具备紧急情况下的救护技能。中暑、脱臼、骨折、抽筋、扭伤等情况的急救方法要熟记于心,应对窒息、溺水等紧急事故时的心脏复苏术要熟练操作。在关键时刻合理运用,能赢得急救的宝贵时间,防止伤害事故恶化。此外,还必须牢记学校安全事故处理流程,在第一时间急救、上报并启动紧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