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别用世俗心对待学子意
【作者】 冯宗辉
【机构】 山东临清市康盛庄中学语文组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不正确的信念存在于角角落落,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应注意避免以成人的视角和出发点而挫伤学生心理和热情。
关键词:绝对化 概括化 人际对等 爱的传导 师生心理差异
很多老师存在这样的抱怨:ⅹ学生真没法治了,明明是为了他好,他非但不领情,还怨恨老师,这不是喂蜜不吃偏咬手指头吗?------上哪儿说理去?学生们也有这样的困惑:我越想表现好,老师就越烦我,这老师真有病!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些情况的出现呢?我们可以设想,老师与学生的关系绝不会有天然的对立性,且师生的目的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不存在互相竞争和排异嫌疑,长期地磨合也会消除一些性情上的抵触和无意中伤的误解,但实际上常常出现不如人意的罅隙抑或冲突,所以老师学生是看似和谐融洽的矛盾组合体,从心理学上来解释,很可能是不合理信念造成的违情悖理的结果。
我将不合理信念归纳为三种情形:一是绝对化要求,二是过分概括化,三是我对你好你就该对我好。
绝对化要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一情况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这种信念特征往往与“必须”和应该联系在一起。例如,老师安排了作业或值日任务,不论什么情况,学生必须完成。这是老师把学生看作是白纸一张,认为他们接受老师的训诫和安排是完全应当的,但事实上学生并非平面化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见解和独特的精神体验。当学生们面对老师的指令转化为个性化的解读之后,情况就发生了个体认知的分化,做有余力的同学认为完成任务是天经地义的,于是没有自我斗争与挣扎的心理过程就顺利的把事情做好了;勉力而为的学生在做不做及做好还是做差在心理上的有着冲突与权衡,最终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尽力而为把事做好;勉勉强强说得过去;胡乱应付一团糟。而对于个人能力确实很差的学生,他的看法容易产生偏颇,觉得老师是在针对他出难题,要难堪,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不但事情不去做,而且和老师产生抵触情绪。究查问题所在,我们会发现,老师给所有的同学一视同仁地提出作业或任务,出发点当然是让所有学生都通过作业、任务这一活动行为提高学习效果或动手能力。学生完成了,他就从中受益了;学生完不成,自己就会有损失,和老师并无直接利害关系。但是老师觉得师道尊严受到挑衅,于是就要制裁,给学生增添了身心压力。站在为学生前途的角度考虑问题的话,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对学生的贴身指教,直到他可以胜任这一作业或任务为止;一旦其中有掺加了老师个人的利益关系,如绩效考核,成绩评定等,学生成为自己急功近利的工具,打压、逼迫、体罚等招数再使出来,事情的性质就改变了,那就是老师的工作绕一个圈,最终是为自己好,学生哪里还会领情?老师要求学生必须怎样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是为学生着想,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功课深了部分学生接受不了,该怎样给他补救,而不是像驯兽一样逼着狗熊上树,针对个体的情况,分层次地,个性化地提要求,下任务,既让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都有所提高,又让学困生得到照顾,这才是老师正确对接学生心理的上策。
过分概括化是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情形。在教育学上,我们的一线教师必须客观求是,就事论事。对待学生的问题及错误,不可上纲上线,主观放大,造成人为的师生罅隙。例如,学生在值日时,留下一个死角没有照顾到,这属于学生马虎加偷懒的小过错,其实,站在我们成人的角度上,奸猾之心,侥幸之念,都是人之常情,理解的老师,会向学生一瞪眼:活干得太糙,返工重来。学生自会颠颠地挥笤帚舞簸箕一通忙活,把活做好。可是也有老师抓住这点小事不放,上纲上线,从这一次卫生没做好,到啥啥事都做不好,典型的废物,再扩大到做人的道德差,没教养,父母也不是好父母,只会把孩子教育成人渣等等。一次的小过失扩大为无数次且虚拟无稽的错误,把一个小事件的成败上升为人的道德修养问题,这是过分概括化的一种具体情况。老师让学生做事情,就应允许学生出现问题或犯点错误,何况服务于老师干杂活打零差的多是成绩不好的学生。一些老师眼里的学生是泾渭分明的“好学生”与“差学生”,“好学生”是成绩优秀而一俊遮百丑,“差学生”因分数低而处处矮人一头,于是就有对“好学生”娇宠溺惯法外开恩,对“差学生”求全责备待答不理,其实这样做对哪种学生都是有弊端的,既不利于学生正确人格的形成,又有可能造成学生性格的偏激,学生喜欢的是公平的老师、客观的老师。对“差生”而言,刺激嘲讽不是教育,对“优生”而言,纵容姑息也不是教育。学生真正期望的是老师有原则心,对事不对人,处事态度不能一半是人性,一半是鬼性,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摒弃有色眼镜,不放大学生的优缺点,不对学生问题处理扩大化,做到这些,学生自会亲其师信其道。
有的老师感觉自己付出的很多,收获的太少;一天到晚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对学生无微不至地爱,却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工作成效也不见好,真可以说是又疲惫又委屈。我们是否以为这完全不符合人际关系的对等原则?在心理学上,这种情况又应怎样解释呢?究其原因是典型的爱的传导畸形造的孽。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期中考试结束,学生都以为可以透口气休息一下了,可是班主任老师却发现自己班的某科成绩明显落后于其他班,于是班会上大加批判,挤占音乐课做某科的补救训练习题,不是班主任的学科,班主任却全程盯班,发现新出新的问题,立即恨铁不成钢地训斥批评。站在班主任的观念上,这是自己尽职尽责,为学生着想,绝不允许学生的学业接力赛输在自己的这一棒上,难道不是最可爱的老师吗?可是学生怎么想呢,辛辛苦苦熬了半个学期,一丝不敢怠慢,一刻不曾放松,好容易期中考试过去,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班会上即使不论功行赏,起码也应口头表扬,激励士气,一科不成功在所难免,班主任不谈九个手指的成绩,只谈一个手指的不足,涨了别人的锐气灭了自家威风不说,还挤占音乐课,剥夺大家的娱乐撒欢权利,还让不让活啦!老师的爱到学生那里,完全变了味,并且演变为师生对立的理由,怎样矫正?最简单的出路,可解释为用爱的名义绑架学生倒不如给他些许的自由。从而也给我们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一个启示,对学生好,就要设身处地,需要换位思考,我们给他的爱学生能感受到吗?学生是喜欢还是抵触,出发点是“爱”,落脚点还是“爱”吗?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这为人师者的喟叹迷惘带着无奈,道出千言万语说不尽教育工作的复杂性的内蕴。怎样在师生关系之间加进去一些共同的东西,相通的东西,来调和二者,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都有一个常识性的认识,那就是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取决于师生心理相容性的高低。事实上师生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心理差异,诸如认知差别、期望差别、角色差别、经验差别等,这些差别可能造成老师一方热情高涨,学生这厢冷冷清清,老师的指挥棒向东,学生的意向却偏向西。强制学生,违背学生的教师肯定是费力不讨好的,只有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形式,把握并顺应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倚情激趣,充分运用教育智慧和教育艺术,弥合师生代沟,融洽师生关系,才能令教之心吻合学之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老师可尝试做好以下几个工作:一:多平等地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需要,老师要教给他们的知识与技能,都用他们需要(喜欢)的东西做包装,他们该多么惊喜啊!例如,给一年级的小学生出个数学题,两个奥特曼加三个奥特曼比2+3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二:多向学生学习,学生容易接受新事物,思想的兴奋点多,老师向他们学习,会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发挥他们的潜能,强化他们的向师性,我的一个学生九连环玩得特别好,我就虚心向他请教,他手把手地教我,我学会了九连环的玩法,他也成了我的忠实信徒。三:多开展教育活动。课堂学习主要开发学生的智力水平,活动却可以更广泛地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特别是操作性的,互动性的,开放性的活动及游戏,学生喜欢并可受益良多。四:多向家长报喜,用西方的发现教育思想来武装自己,学生进步不但鼓励学生本人,还要和其家长分享学生进步的喜悦,家长高兴的副产品是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学生得到肯定的副产品则是其内在的积极心理暗示更多更强劲,从而他们都更乐于向老师反馈各种信息,也更愿意在学习中于老师合作。
教育家说,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时代要求,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对象,只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为了减少教育的尴尬,那就请多做用心的教育,增强服务意识,爱人意识,梯垫意识,在成就学生的人生价值中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
参考文献:
1.赵国忠 《教师最需要的心理学》【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8月 150—156;242---244页
2. 郭念锋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 【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5年8月 122—124页
作者简介:冯宗辉,临清市康庄镇二中(原康盛庄中学)语文教师,中教一级职称,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山东省骨干教师,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聊城市作家协会会员。从教十余年来,两度荣膺临清市模范教师称号,另四次获康庄镇优秀教师荣誉,临清市教学能手,并获临清市优质课一等奖,聊城市优质课二等奖,临清市教师全员培训主讲及辅导教师。参编教辅读物一本(执笔,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承担并主持市级规划课题一项(已结题),省级教学科研课题一项(获山东省教学科研成果二等奖)。02年被山东省中语会吸收为会员,2011年被《中学生读写》(省级)特约为重点作者。作品散见于《语文世界》《中国青年》《知识就是力量》《语文报》《故事会》《作家报》《山东教育》《中学生读写》《青春期健康》《新语文学习》《语文月刊》《中国西部教育版》《素质教育大参考》《班主任之友》《山东教育报中学生版》《新德育》《青少年科技博览》《散文诗》《中老年保健》《人生与伴侣》《聊城日报》《聊城晚报》《东昌文苑》《中原》《学子读写》《临清文艺》《望月文学报》《诗友》等报刊,06年以来在报刊上发表新闻作品二十余篇。05年获山东教育社十届百佳论文评选一等奖,另有其他文学作品和论文获奖若干。辅导学生作品获省级以上奖励的分别有: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作文大赛山东赛区二等奖,首届全国中学生迎奥运征文大赛三等奖,《语文报》作文竞赛一等奖,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学生作文大奖赛指导作文获一等奖,第四届《中学生读写》征文大赛一等奖,首届全国中学生创意作文大赛优秀奖。另指导学生发表习作10余篇。
关键词:绝对化 概括化 人际对等 爱的传导 师生心理差异
很多老师存在这样的抱怨:ⅹ学生真没法治了,明明是为了他好,他非但不领情,还怨恨老师,这不是喂蜜不吃偏咬手指头吗?------上哪儿说理去?学生们也有这样的困惑:我越想表现好,老师就越烦我,这老师真有病!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些情况的出现呢?我们可以设想,老师与学生的关系绝不会有天然的对立性,且师生的目的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不存在互相竞争和排异嫌疑,长期地磨合也会消除一些性情上的抵触和无意中伤的误解,但实际上常常出现不如人意的罅隙抑或冲突,所以老师学生是看似和谐融洽的矛盾组合体,从心理学上来解释,很可能是不合理信念造成的违情悖理的结果。
我将不合理信念归纳为三种情形:一是绝对化要求,二是过分概括化,三是我对你好你就该对我好。
绝对化要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一情况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这种信念特征往往与“必须”和应该联系在一起。例如,老师安排了作业或值日任务,不论什么情况,学生必须完成。这是老师把学生看作是白纸一张,认为他们接受老师的训诫和安排是完全应当的,但事实上学生并非平面化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见解和独特的精神体验。当学生们面对老师的指令转化为个性化的解读之后,情况就发生了个体认知的分化,做有余力的同学认为完成任务是天经地义的,于是没有自我斗争与挣扎的心理过程就顺利的把事情做好了;勉力而为的学生在做不做及做好还是做差在心理上的有着冲突与权衡,最终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尽力而为把事做好;勉勉强强说得过去;胡乱应付一团糟。而对于个人能力确实很差的学生,他的看法容易产生偏颇,觉得老师是在针对他出难题,要难堪,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不但事情不去做,而且和老师产生抵触情绪。究查问题所在,我们会发现,老师给所有的同学一视同仁地提出作业或任务,出发点当然是让所有学生都通过作业、任务这一活动行为提高学习效果或动手能力。学生完成了,他就从中受益了;学生完不成,自己就会有损失,和老师并无直接利害关系。但是老师觉得师道尊严受到挑衅,于是就要制裁,给学生增添了身心压力。站在为学生前途的角度考虑问题的话,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对学生的贴身指教,直到他可以胜任这一作业或任务为止;一旦其中有掺加了老师个人的利益关系,如绩效考核,成绩评定等,学生成为自己急功近利的工具,打压、逼迫、体罚等招数再使出来,事情的性质就改变了,那就是老师的工作绕一个圈,最终是为自己好,学生哪里还会领情?老师要求学生必须怎样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是为学生着想,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功课深了部分学生接受不了,该怎样给他补救,而不是像驯兽一样逼着狗熊上树,针对个体的情况,分层次地,个性化地提要求,下任务,既让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都有所提高,又让学困生得到照顾,这才是老师正确对接学生心理的上策。
过分概括化是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情形。在教育学上,我们的一线教师必须客观求是,就事论事。对待学生的问题及错误,不可上纲上线,主观放大,造成人为的师生罅隙。例如,学生在值日时,留下一个死角没有照顾到,这属于学生马虎加偷懒的小过错,其实,站在我们成人的角度上,奸猾之心,侥幸之念,都是人之常情,理解的老师,会向学生一瞪眼:活干得太糙,返工重来。学生自会颠颠地挥笤帚舞簸箕一通忙活,把活做好。可是也有老师抓住这点小事不放,上纲上线,从这一次卫生没做好,到啥啥事都做不好,典型的废物,再扩大到做人的道德差,没教养,父母也不是好父母,只会把孩子教育成人渣等等。一次的小过失扩大为无数次且虚拟无稽的错误,把一个小事件的成败上升为人的道德修养问题,这是过分概括化的一种具体情况。老师让学生做事情,就应允许学生出现问题或犯点错误,何况服务于老师干杂活打零差的多是成绩不好的学生。一些老师眼里的学生是泾渭分明的“好学生”与“差学生”,“好学生”是成绩优秀而一俊遮百丑,“差学生”因分数低而处处矮人一头,于是就有对“好学生”娇宠溺惯法外开恩,对“差学生”求全责备待答不理,其实这样做对哪种学生都是有弊端的,既不利于学生正确人格的形成,又有可能造成学生性格的偏激,学生喜欢的是公平的老师、客观的老师。对“差生”而言,刺激嘲讽不是教育,对“优生”而言,纵容姑息也不是教育。学生真正期望的是老师有原则心,对事不对人,处事态度不能一半是人性,一半是鬼性,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摒弃有色眼镜,不放大学生的优缺点,不对学生问题处理扩大化,做到这些,学生自会亲其师信其道。
有的老师感觉自己付出的很多,收获的太少;一天到晚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对学生无微不至地爱,却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工作成效也不见好,真可以说是又疲惫又委屈。我们是否以为这完全不符合人际关系的对等原则?在心理学上,这种情况又应怎样解释呢?究其原因是典型的爱的传导畸形造的孽。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期中考试结束,学生都以为可以透口气休息一下了,可是班主任老师却发现自己班的某科成绩明显落后于其他班,于是班会上大加批判,挤占音乐课做某科的补救训练习题,不是班主任的学科,班主任却全程盯班,发现新出新的问题,立即恨铁不成钢地训斥批评。站在班主任的观念上,这是自己尽职尽责,为学生着想,绝不允许学生的学业接力赛输在自己的这一棒上,难道不是最可爱的老师吗?可是学生怎么想呢,辛辛苦苦熬了半个学期,一丝不敢怠慢,一刻不曾放松,好容易期中考试过去,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班会上即使不论功行赏,起码也应口头表扬,激励士气,一科不成功在所难免,班主任不谈九个手指的成绩,只谈一个手指的不足,涨了别人的锐气灭了自家威风不说,还挤占音乐课,剥夺大家的娱乐撒欢权利,还让不让活啦!老师的爱到学生那里,完全变了味,并且演变为师生对立的理由,怎样矫正?最简单的出路,可解释为用爱的名义绑架学生倒不如给他些许的自由。从而也给我们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一个启示,对学生好,就要设身处地,需要换位思考,我们给他的爱学生能感受到吗?学生是喜欢还是抵触,出发点是“爱”,落脚点还是“爱”吗?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这为人师者的喟叹迷惘带着无奈,道出千言万语说不尽教育工作的复杂性的内蕴。怎样在师生关系之间加进去一些共同的东西,相通的东西,来调和二者,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都有一个常识性的认识,那就是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取决于师生心理相容性的高低。事实上师生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心理差异,诸如认知差别、期望差别、角色差别、经验差别等,这些差别可能造成老师一方热情高涨,学生这厢冷冷清清,老师的指挥棒向东,学生的意向却偏向西。强制学生,违背学生的教师肯定是费力不讨好的,只有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形式,把握并顺应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倚情激趣,充分运用教育智慧和教育艺术,弥合师生代沟,融洽师生关系,才能令教之心吻合学之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老师可尝试做好以下几个工作:一:多平等地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需要,老师要教给他们的知识与技能,都用他们需要(喜欢)的东西做包装,他们该多么惊喜啊!例如,给一年级的小学生出个数学题,两个奥特曼加三个奥特曼比2+3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二:多向学生学习,学生容易接受新事物,思想的兴奋点多,老师向他们学习,会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发挥他们的潜能,强化他们的向师性,我的一个学生九连环玩得特别好,我就虚心向他请教,他手把手地教我,我学会了九连环的玩法,他也成了我的忠实信徒。三:多开展教育活动。课堂学习主要开发学生的智力水平,活动却可以更广泛地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特别是操作性的,互动性的,开放性的活动及游戏,学生喜欢并可受益良多。四:多向家长报喜,用西方的发现教育思想来武装自己,学生进步不但鼓励学生本人,还要和其家长分享学生进步的喜悦,家长高兴的副产品是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学生得到肯定的副产品则是其内在的积极心理暗示更多更强劲,从而他们都更乐于向老师反馈各种信息,也更愿意在学习中于老师合作。
教育家说,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时代要求,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对象,只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为了减少教育的尴尬,那就请多做用心的教育,增强服务意识,爱人意识,梯垫意识,在成就学生的人生价值中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
参考文献:
1.赵国忠 《教师最需要的心理学》【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8月 150—156;242---244页
2. 郭念锋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 【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5年8月 122—124页
作者简介:冯宗辉,临清市康庄镇二中(原康盛庄中学)语文教师,中教一级职称,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山东省骨干教师,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聊城市作家协会会员。从教十余年来,两度荣膺临清市模范教师称号,另四次获康庄镇优秀教师荣誉,临清市教学能手,并获临清市优质课一等奖,聊城市优质课二等奖,临清市教师全员培训主讲及辅导教师。参编教辅读物一本(执笔,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承担并主持市级规划课题一项(已结题),省级教学科研课题一项(获山东省教学科研成果二等奖)。02年被山东省中语会吸收为会员,2011年被《中学生读写》(省级)特约为重点作者。作品散见于《语文世界》《中国青年》《知识就是力量》《语文报》《故事会》《作家报》《山东教育》《中学生读写》《青春期健康》《新语文学习》《语文月刊》《中国西部教育版》《素质教育大参考》《班主任之友》《山东教育报中学生版》《新德育》《青少年科技博览》《散文诗》《中老年保健》《人生与伴侣》《聊城日报》《聊城晚报》《东昌文苑》《中原》《学子读写》《临清文艺》《望月文学报》《诗友》等报刊,06年以来在报刊上发表新闻作品二十余篇。05年获山东教育社十届百佳论文评选一等奖,另有其他文学作品和论文获奖若干。辅导学生作品获省级以上奖励的分别有: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作文大赛山东赛区二等奖,首届全国中学生迎奥运征文大赛三等奖,《语文报》作文竞赛一等奖,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学生作文大奖赛指导作文获一等奖,第四届《中学生读写》征文大赛一等奖,首届全国中学生创意作文大赛优秀奖。另指导学生发表习作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