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实践探究

【作者】 王 丹

【机构】 四川省广安区肖溪镇初级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多措并举,帮助学生克服惧怕写作的心理,引导他们产生浓厚作文兴趣,快乐作文。
  关键词:作文教学  兴趣  培养
  “说写生畏”,“谈文色变”,是很多学生的作文心理,产生这种作文情感,究其实质就是没有感受到作文乐趣,没有作文自信心,找到成功作文的心理体验。当然有了这种情感,自然也不会产生创作灵感和写作需求,因而好文章就不会从天而降。那我们作为学生奠基的语文教学的教师来说,如何帮助他们克服惧怕写作的心理,引导他们产生浓厚的写作情趣,使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拥有自己的小天地,乐于动笔,就成为我们紧迫的实践课题了。托尔斯泰有句名言:“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兴趣。”因此,我们需要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学生兴趣培养。实践也反复证明,这一举措是行之有效的。
  一、学生惧怕作文的原因分析
  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惧怕写作文,认为写文章是件极为头疼的事情。导致这原因的产生,既有学生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师教的因素,表现在:众口皆说作文难写带来的消极影响,学生习作时缺乏自信;;生活素材少,无真情实感,自我感觉空洞,以及胸中无点墨、有话说不出等苦恼,使学生感觉无内容可写;再加上教师“画地为牢”式的命题作文造成学生思路闭塞,吝啬、尖刻、套话式的批语,挫伤学生的激情兴趣,没有授予学生观察的方法、想象联想的方法、收集素材的方法以及自我修改的方法等等。没有这样的方法授予,当然更无法引起学生对作文这些必需的途径去思考和重视了。北师大教授刘锡庆认为:“作文教学的目的何在?我看在于解放人,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写作主体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 即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有了这样的分析,我们才能把培养兴趣列为作文教学首始,才知道兴趣培养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因而才有创新作文教学策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策略
  (一)巧设情境,媒体激趣。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手段走进课堂,成为教学良好助手,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作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既能拓展学习内容,改变呈现手段,还能营造出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影音辉映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多重刺激下产生出作文表达需求。加之多媒体能再现事件情景,唤起学生场景回忆,能将两件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所写即所见。这样,写作有了直观素材,就便捷得多了。我们用“父爱”作文教学为例,这样的标题有一定难度,容易出现泛泛而谈、出现“假大空”现象,为了有效防范这一情况的发生,我们就可运用多媒体,在导入教学部分巧妙创设情境,呈现相关图片、音像资料,让多媒体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如父亲发来的短信、微小说、“三行诗”、工作生活场景等,并选用著名歌唱组合筷子兄弟的《父亲》作为PPT课件的背景音乐,生动形象的影像资料给学生带来更加直观的感官感受,教师紧抓时机,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日常行为:“你有多久没跟父亲贴心交流了?”“你真的了解父亲的工作吗?”在这一情境环境作用下,部分学生开始默默流泪,陷入了回忆之中。通过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生活经验,引起了心灵共鸣,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二)根据特征,命题激趣。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落实到作文教学中就是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教学。对于初中学生,我们要了解学生心态,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尽可能地依据他们年龄特征开展,特别是我们在命题、半命题作文时,要把题目设计到他们心坎上,才能引之他们心里话源源不断流出。七年级,命题要富有情趣,因为这个时期正是童年与少年的过渡时期;八年级,是初中生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对一些事情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很有点儿“小大人”的派头;九年级,学生的思想日趋成绩,也善于思考一些较深刻的问题,这就要求命题要有一定的思想性、深刻性。经过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训练过程,学生作文的兴趣才能得到很好培养,作文水平也才能逐渐得以提高。
  (三)积累素材,活动激趣。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到:“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生活是作文素材取之不尽的源泉,离开了生活取材,就像干涸的井中哪能找到源头活水,难怪学生“无米可炊”,便只好“无病呻吟”了。现在我们学校自觉不自觉地进入了封闭式教育,人为地阻断了生活与课堂的联系,导致学生生活在一种较为闭塞的环境中,接触面窄,见识有限,没有在生活中取材的舞台。所以作文教学时,我们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多开展一些体现童真童趣的活动,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爬山涉水,沐浴阳光,赏花观月,领学生去参观访问,参加社区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留意观察景物的声、形、色,领略自然美和人情美。这样一来,既愉悦了学生的身心、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学生作文兴趣,又使学生掌握了较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作文内容有了着落。
  (四)博览群书,阅读激趣。苏轼说得好:“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作文过程是语言输出过程,没有丰富的输入哪来的输出呢?从实践我们可以感知,语言材料积累的丰瘠,直接影响到习作表达的优劣。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作文能力,除了要授予方法外,还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在文海中习到作文的方法和精妙,同时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作文快乐。那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像采蜜一样广泛阅读名篇佳作,拓展视样,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难奏效。写作更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只有多写了,写起文章才有可能,才能得心应手。
  总之,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是作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我们要想方设法,多措并举,把激趣工作进行到底,让学生始终以浓厚兴趣作文,真正达到自由抒我心,快乐吐我意的目前的。
  参考文献:
  [1]余候英,怎样进行作文片段教学[N].学知报,2011年。
  [2]金小萍,如何指导中学生进行作文训练[N].学知报,2010年。
  [3]邹旌旗,浅谈语文作文写作相关问题思考[J].新课程学习,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