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探索

【作者】 唐建明

【机构】 广西钟山县钟山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 新教材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提出了高中数学课程的具体目标。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应该注意使数学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突出数学学科特点、提高科学探究的质量。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以培养与发挥人的主体性为价值取向,让学生真正“要学数学、会学数学、学会数学、学好数学、会用数学”。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三维目标; 科学探究学习; 反思能力
  数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教育工作者所共同追求的。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高中数学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程教学,看上去似乎进入了最佳状态,实际上存在很多的问题,还存在着许多与新课程标准及不适应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主要表现在没有真正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没有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单纯重视知识、技能的传递、训练,忽视知识发生过程,使数学教学成为单纯结论的教学,缺乏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的过程。我有幸参加了高中数学新教材培训,有个学习理论强烈震撼了我,那就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研究高中数学有效教学以促进具体的数学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学过程凸显三维目标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根本
  (一)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给知识注入生命,知识因此而鲜活;给生命融入知识,生命因此而厚重。新课程首先要致力于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支持性的学习氛围。要激发学生的主体功能,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学生心理自由、愉悦、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以友爱、平等、快乐、成功的享受,营造出具有真诚接受和理解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一个群体中存在的价值。这就要求在师生互动时,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鼓励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让学生能够充分地表述,教师表现出热情、信任,在充分倾听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指导、有效激励,形成师生“互动交流”,并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二)设置良好的教学情景,合理开展适度教学。例如在讲解随机事件问题时,我举了一个例子设置悬念:同学们,老师有个发现,把数学课本随意翻开,一定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左边的页码是偶数,右边的页码是奇数,相信不相信?试一试。接着我又出示第二个例子:老师手中的转盘(有多块不同颜色的区域),如果将它自由转动,请你们猜一猜,当转盘停止时,指针会指向那种颜色的区域?(学生发现答案不确定。)翻书和转盘这两个事情是现实中的有趣问题,最能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自然会把学生引入随机现象之中,使学生感受到随机事件就在身边。这一问题情境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现实和认知基础上,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因而能够成为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诱因,不断地引起认知冲突,然后根据教材中的事例展开分析,更能用好教材。同学们在愉悦好奇的心情下学完这节课,印象深刻。
  (三)启迪学生展开思维,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论认为:学习是无序到有序的结构化了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不断顺应和同化的建构过程。教学过程好不好的标准,主要是:一看课堂师生互动是否有效、学生是否人人参与、教学流程是否有创意、学生的思维是否产生碰撞和智力是否得到挑战、师生的个性是否张扬等;优良的教学过程是以有效实现“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为前提的,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教和学生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二看学生的智力是否集中在与教学重心相关的重要观点上。
  二、提高科学探究的质量,关注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的实现
  高中阶段的数学课,应该在这个基础上更加关注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学习质量,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在指导学生收集信息和分析、处理信息时,教师不要预先设定表格,让学生“照方抓药”。在收集信息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客观的思维品质,不要只把注意力集中在与探究假设相符的物理事实上,同样需要观察和收集那些与预期结果相矛盾的信息。在通过一定的科学探究之后,应该让学生学会依照数学事实运用逻辑判断来确立数学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树立把数学事实作为证据的观念,形成根据证据、逻辑和现有知识进行科学解释的思维方法。
  三、强调过程回顾,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和解题反思。现代教育思想的实质是人本教育,即教育必须回到人本位,要在教育的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个性,数学教学中可以做到以下几点:(1)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由好奇心和求知欲引起的各种质疑探索活动。(2)培养学生敢于吃苦的精神,鼓励学生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形成百折不挠的创新品质。(3)向学生介绍富有创新精神的名人事迹,给学生树立创新榜样,克服学生创新的恐惧心理。(4)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和多样性,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数学教学中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能力培养的核心,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改进新方法。“万丈高楼平地起”,而反思思维,反思兴趣,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学习所必须具备的思维能力。让学生逐步树立创新意识,独立思考,这应成为我们今后教与学的着力点。
  总之,数学教学中凸显三维目标是能力培养的核心,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改进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