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作者】 唐柳萍
【机构】 广西桂林全州县城北完小
【摘要】【关键词】
【正文】当前,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德育教育正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数学教学和其他所有学科一样,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纪律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各种实际能力和培养,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非思想品德课教师和班主任个人的事,而需要我们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以下初浅认识。
一、 有机渗透,坚持经常性教育
数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它不同于思想品德课,不能靠集中课时,集中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应该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各年级的教学内容中去,使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同步进行,让学生既增知长智,又培养德育品德,锤炼操行。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不是件很容易的事,但并不是做不到的事。许多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乘我们不注意时,就悄悄地从数学课上溜了过去,使我们失去了很多教育机会。只要深入地钻研教材,在订好数学计划的同时,订好渗透德育的教学计划,将具有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编入教案之中。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时,可以向学生介绍算盘是我国早在14世纪就发明的,是我国古代科学成就之一,它使用了1000多年,流传到朝鲜、日本、越南、泰国等国家。现在虽然有电子计算机,但算盘还有它的独特优越性,特别是在算家、减法时,既快又准确。这样做,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增强对我国数学发展史的了解,无疑受到了国情教育,也能激励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二、挖掘教材中德育素材,渗透思想品德
在小学教学教材中,思想品德教育内涵十分丰富,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同时在教学知识时,注意发挥教材本身思想教育功能,不失时机地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教学中。例如一年级小朋友一进入学校,第一节课就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课文第2、3页出示“可爱的校园”,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图中的情景,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观察自己美丽的校园,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学校、爱集体的良好品德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美好的校园里努力学习,学好本领,长大为祖国建设更加美丽的校园。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祖冲之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和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这一成果要比外国人数学家求得的结果早一千多年。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并从中转化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又如教学“读数、写数”时,可以有选择地介绍一些本地有教育意义的数据,还可以介绍我国的地形概况,如我国地域广大,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772米,我国境内有世界著名的大河长江,长6300千米等等。中、高年级教学“应用题”时,可以根据应用题中所反映的日常生活、工业、农业、卫生、交通、教育、科技等方面有说服力的数据,经过比较、分析,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高年级教学“百分数”时,可以介绍中国人民用占世界耕地面积5%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20%的人口,而且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幸福,从而进行国情教育。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如:课后的“数学万花筒”、“你知道吗”等都是很好的德育素材,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励学生为祖国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是十分见效的,所以只要教师能认真挖掘教材,完全可以找到教育的素材的。俗话说: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一旦主体将崇高理想和眼前的学习结合起来,他们的兴趣是长久的,其间发挥的潜能更是不可估量的。当然,课堂教学中运用史料或先进人物这些显性的德育素材进行德育教育要有针对性、有趣味性、讲究实效,不要搞形式喧宾夺主。
三、结合教学过程,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数学课也不同于少先队活动课,它有其自身的特点,不能够整节课对学生进行品德、说理教育,只能结合教学过程抓住有德育因素的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一图一表,进行渗透。如,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可选取一些好的事例:如做好事、节约用水、用电、改革前后的人均收入等,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又如四年级下册教学统计时家庭作业有这样一道题目:“我国运动员在第24——28这五届奥运会上各获得奖牌18块、54块、50块。制成获奖牌的统计表。”对于这道题,我没有急于让学生解题,而是让学生先仔细读题,接着让学生说说想到了什么,好多学生都想到了我国的体育成绩进了一大步,然后我就对学生说我国的体育成绩是进步神速的,在国际上影响很大,为祖国争得了荣誉,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感到无比的光荣,你们也应该努力学习,像运动员那样为祖国争光。结果,学生都受到很大的鼓舞,做起题来特别认真。又如:教学“时、分、秒”时,教师可在学生初步建立了时、分、秒的概念后,通过让学生数心跳、读书、写字、拍皮球等,让学生感受1分、1秒有多长,到底可做多少事情,一节课40分钟里有多少个1分钟。从而适时地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在教学“元、角、分”时,可教育学生人民币是国家的财产,代表着国家的尊严,我们应该爱护好人民币。另外就拿教学方法来说,教师可以采取小组相互合作、相互探究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要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总之,在小学数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根本目的在于使教学能真正为新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材服务。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根据学科特点,善于挖掘,善于捕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良好品德的形成教育和必需的培养,必然会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一、 有机渗透,坚持经常性教育
数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它不同于思想品德课,不能靠集中课时,集中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应该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各年级的教学内容中去,使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同步进行,让学生既增知长智,又培养德育品德,锤炼操行。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不是件很容易的事,但并不是做不到的事。许多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乘我们不注意时,就悄悄地从数学课上溜了过去,使我们失去了很多教育机会。只要深入地钻研教材,在订好数学计划的同时,订好渗透德育的教学计划,将具有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编入教案之中。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时,可以向学生介绍算盘是我国早在14世纪就发明的,是我国古代科学成就之一,它使用了1000多年,流传到朝鲜、日本、越南、泰国等国家。现在虽然有电子计算机,但算盘还有它的独特优越性,特别是在算家、减法时,既快又准确。这样做,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增强对我国数学发展史的了解,无疑受到了国情教育,也能激励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二、挖掘教材中德育素材,渗透思想品德
在小学教学教材中,思想品德教育内涵十分丰富,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同时在教学知识时,注意发挥教材本身思想教育功能,不失时机地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教学中。例如一年级小朋友一进入学校,第一节课就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课文第2、3页出示“可爱的校园”,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图中的情景,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观察自己美丽的校园,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学校、爱集体的良好品德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美好的校园里努力学习,学好本领,长大为祖国建设更加美丽的校园。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祖冲之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和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这一成果要比外国人数学家求得的结果早一千多年。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并从中转化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又如教学“读数、写数”时,可以有选择地介绍一些本地有教育意义的数据,还可以介绍我国的地形概况,如我国地域广大,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772米,我国境内有世界著名的大河长江,长6300千米等等。中、高年级教学“应用题”时,可以根据应用题中所反映的日常生活、工业、农业、卫生、交通、教育、科技等方面有说服力的数据,经过比较、分析,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高年级教学“百分数”时,可以介绍中国人民用占世界耕地面积5%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20%的人口,而且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幸福,从而进行国情教育。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如:课后的“数学万花筒”、“你知道吗”等都是很好的德育素材,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励学生为祖国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是十分见效的,所以只要教师能认真挖掘教材,完全可以找到教育的素材的。俗话说: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一旦主体将崇高理想和眼前的学习结合起来,他们的兴趣是长久的,其间发挥的潜能更是不可估量的。当然,课堂教学中运用史料或先进人物这些显性的德育素材进行德育教育要有针对性、有趣味性、讲究实效,不要搞形式喧宾夺主。
三、结合教学过程,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数学课也不同于少先队活动课,它有其自身的特点,不能够整节课对学生进行品德、说理教育,只能结合教学过程抓住有德育因素的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一图一表,进行渗透。如,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可选取一些好的事例:如做好事、节约用水、用电、改革前后的人均收入等,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又如四年级下册教学统计时家庭作业有这样一道题目:“我国运动员在第24——28这五届奥运会上各获得奖牌18块、54块、50块。制成获奖牌的统计表。”对于这道题,我没有急于让学生解题,而是让学生先仔细读题,接着让学生说说想到了什么,好多学生都想到了我国的体育成绩进了一大步,然后我就对学生说我国的体育成绩是进步神速的,在国际上影响很大,为祖国争得了荣誉,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感到无比的光荣,你们也应该努力学习,像运动员那样为祖国争光。结果,学生都受到很大的鼓舞,做起题来特别认真。又如:教学“时、分、秒”时,教师可在学生初步建立了时、分、秒的概念后,通过让学生数心跳、读书、写字、拍皮球等,让学生感受1分、1秒有多长,到底可做多少事情,一节课40分钟里有多少个1分钟。从而适时地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在教学“元、角、分”时,可教育学生人民币是国家的财产,代表着国家的尊严,我们应该爱护好人民币。另外就拿教学方法来说,教师可以采取小组相互合作、相互探究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要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总之,在小学数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根本目的在于使教学能真正为新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材服务。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根据学科特点,善于挖掘,善于捕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良好品德的形成教育和必需的培养,必然会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