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中的作文教学
【作者】 滕晶晶
【机构】 广西桂林全州县城北完小
【摘要】【关键词】
【正文】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里头,首当其冲,是重头戏。而怎样把孩子领进这样一个广阔的天地,使他们在这样一块未经耕耘的土地里,播种自己的想象种子,长出参天大树;写下自己最想说的话语,真正发挥作文的功能;让祖国的语言丰富他们的思维,让祖国的文字净化他们的灵魂,让经典优美的篇章,在他们的心灵里生根!
一、培养学生主动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扩大阅读面,注重知识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捷普洛夫说过:“一个空洞的头脑是不能进行思维的。”厚积而博发。知识面狭窄,没有一定想象力和创造精神的学生是不会写出好作文的。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需要以知识的积累为基础。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好书。除了教师推荐好书、规定读书数量、安排读书时间、组织读书汇报、进行摘抄写读书笔记等这些常用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一些新颖的、体现学生主动性与参与性的训练方法。
(一)教给学生编写制作“好书推介卡”
教给学生编写制作“好书推介卡”。具体做法是: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欣赏、最喜爱的好书,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把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值得阅读的原因,以及部分精彩语句的摘录,编写在带孔的卡片上,最后标上推荐人的姓名,还可以画上装饰性的花边图案。卡片制做好后,挂在教室的图书角或板报一角,供同学们参阅、交流。“好书推介卡”人人制做,定期更换,不断为同学提供好书信息。学期末由学生自己评选出“最佳推介奖”和“优秀推介奖”。这极大激发了学生参与制做的热情,提高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以及鉴赏、选择好书的能力,推动了读书活动的开展,体现出作文综合能力的训练。
(二)教给学生编写制作“百科知识卡”
结合课文内容,多方面搜集信息,补充知识,编写制做“百科知识卡”。叶圣陶在《和教师谈写作》一文中指出:“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路、语文等方面的积累。”可见材料的积累,功夫在平时,靠课内外阅读的结合。“百科知识卡”就体现了这样的结合。很多学生在对课文学习后并不满足于课文中有限的知识提供,他们的头脑中还有很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得不到解答。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图书、报刊杂志、网络……搜集获取相关信息来弥补课堂教学与课内阅读的不足,为作文做积累的准备。比如,学生在学完《太阳》一课后,还想知道更多有关太阳的知识,在阅览室、图书馆中或通过上网查阅资料,把感兴趣的问题,如太阳黑子的活动、太阳能的利用、太阳对人类不利的方面等摘写在卡片上,并用简短的语句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启发:人类如何克服不利因素科学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最后标明信息来源、制卡人姓名,还可以粘贴图片,绘画插图以配合知识内容,图文并茂。“百科知识卡”可布置在教室的知识角,随课文的进程而更换。它给同学们开辟了一个补充知识更新知识的新天地。学期末把同学们制做的知识卡分类,串绳成册,加上封面,命名为“小百科知识全书”。全班同学都是作者,编者。“全书”既是学生个人能力的体现,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最后还可以组织学生评选“精彩之页”和“最佳制卡人”。
“双卡制做”的活动把阅读、收集、摘抄、写作、绘画等多方面结合在一起,大大开扩了学生的视野,日积月累,为作文做好语言和素材的准备,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体现了作文训练的多样化和综合性,也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说写相结合努力拓展学生作文途径
有些学生说起来可以眉飞色舞,滔滔不绝,但写起来却一筹莫展。这种说写不一的现象,关键在于学生并不真正明白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口”,总以为要有一套写作技巧,要说另外的语言。所以,引导学生说写结合,打破对作文的神秘感便显得十分重要。如:
(一)巧用说话材料
课间,与学生一起游戏,我发现他们身上藏有许多扑克牌大小的人物卡片:三国英雄、梁山好汉、影视明星、体坛冠军……他们兴致勃勃地传阅争论、比较欣赏,有的还在激烈地“讨价还价”,进行“交易”。我灵感顿发,这不是指导学生习作的好素材吗?于是我先在作文课上组织学生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谈纸卡,论英雄”的讨论会,然后布置写一篇关于纸卡的作文,学生的作文写得颇有“滋味”,有一学生就这样写道:在一百零八将中,我最“讨厌”的就是排名第二十二的黑旋风李逵,他打仗还算不错,冲锋在前,勇猛无比。然而,他是一个十足的“大老粗”。说起来令人笑也不是哭也不是。“及时雨”宋江让他回家,把老母接上梁山,他荒唐透顶,在途中竟把老母弄丢,被老虎吃了!世上哪有这样的“马大哈?”真是清新、生动!
(二)发挥想象功能
莎士比亚说;“想象可以使人成为万物之灵。”要适时激发学生发挥想象功能,如:我带领同学们去小溪边捡石头,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石头的形状、颜色、大小,再让学生想象一下这些石头原来是怎样的,经过多少年怎么变成现在的样子。思考几分钟后,同学们纷纷举手,有的说,他拾的石头上有斑斑红点,就似英雄的鲜血;有的说石上原有山林、亭子,现在没有了,这是地壳运动造成的;有的说这一块小石头当年曾是一块大石头,经过千万年的风吹雨打,才变得如此小。学生发言热烈,畅所欲言,以致说得不想停下来。“那么,把你想说的全写在纸上,告诉老师和同学,好吗?”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落笔成文,饶有兴趣地描述了各自独特的想象。
三、学生写完作文以后有必要反复修改
依我个人来看,传统的作文批阅方法我是觉得有较多的弊端。我是这样来完成这个步骤的。主要是利用面批和课堂上一起批阅。面批我每篇文章针对的对象不同,争取每篇有十个以上的同学能够面批,在这个时候,我着重发现优点,以表扬为主。使学生的优点得到发扬扩大,这样才会产生有个性的文章。课堂批阅,我会用比较典型的题材,句子的不通顺、罗嗦,段落之间的不连贯,这样的文章选取一篇,然后抄写出来,或者打印出来,先让他们自己找毛病,然后全班一起商量、讨论,改正,我认为这对作文和阅读都有很大的好处。当然,同时我还会选一篇或两篇优秀习作,让孩子找出优点,自己认为值得学习的地方,一起总结,学习,鼓励。
当然,学生作文的前提是需要素材,这就包括平常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词语的积累,课外书的阅读,这都要老师大量的心思,需要一个语文老师耐心的引导和鼓励,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爱上写作,乐于写作,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
一、培养学生主动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扩大阅读面,注重知识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捷普洛夫说过:“一个空洞的头脑是不能进行思维的。”厚积而博发。知识面狭窄,没有一定想象力和创造精神的学生是不会写出好作文的。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需要以知识的积累为基础。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好书。除了教师推荐好书、规定读书数量、安排读书时间、组织读书汇报、进行摘抄写读书笔记等这些常用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一些新颖的、体现学生主动性与参与性的训练方法。
(一)教给学生编写制作“好书推介卡”
教给学生编写制作“好书推介卡”。具体做法是: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欣赏、最喜爱的好书,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把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值得阅读的原因,以及部分精彩语句的摘录,编写在带孔的卡片上,最后标上推荐人的姓名,还可以画上装饰性的花边图案。卡片制做好后,挂在教室的图书角或板报一角,供同学们参阅、交流。“好书推介卡”人人制做,定期更换,不断为同学提供好书信息。学期末由学生自己评选出“最佳推介奖”和“优秀推介奖”。这极大激发了学生参与制做的热情,提高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以及鉴赏、选择好书的能力,推动了读书活动的开展,体现出作文综合能力的训练。
(二)教给学生编写制作“百科知识卡”
结合课文内容,多方面搜集信息,补充知识,编写制做“百科知识卡”。叶圣陶在《和教师谈写作》一文中指出:“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路、语文等方面的积累。”可见材料的积累,功夫在平时,靠课内外阅读的结合。“百科知识卡”就体现了这样的结合。很多学生在对课文学习后并不满足于课文中有限的知识提供,他们的头脑中还有很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得不到解答。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图书、报刊杂志、网络……搜集获取相关信息来弥补课堂教学与课内阅读的不足,为作文做积累的准备。比如,学生在学完《太阳》一课后,还想知道更多有关太阳的知识,在阅览室、图书馆中或通过上网查阅资料,把感兴趣的问题,如太阳黑子的活动、太阳能的利用、太阳对人类不利的方面等摘写在卡片上,并用简短的语句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启发:人类如何克服不利因素科学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最后标明信息来源、制卡人姓名,还可以粘贴图片,绘画插图以配合知识内容,图文并茂。“百科知识卡”可布置在教室的知识角,随课文的进程而更换。它给同学们开辟了一个补充知识更新知识的新天地。学期末把同学们制做的知识卡分类,串绳成册,加上封面,命名为“小百科知识全书”。全班同学都是作者,编者。“全书”既是学生个人能力的体现,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最后还可以组织学生评选“精彩之页”和“最佳制卡人”。
“双卡制做”的活动把阅读、收集、摘抄、写作、绘画等多方面结合在一起,大大开扩了学生的视野,日积月累,为作文做好语言和素材的准备,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体现了作文训练的多样化和综合性,也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说写相结合努力拓展学生作文途径
有些学生说起来可以眉飞色舞,滔滔不绝,但写起来却一筹莫展。这种说写不一的现象,关键在于学生并不真正明白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口”,总以为要有一套写作技巧,要说另外的语言。所以,引导学生说写结合,打破对作文的神秘感便显得十分重要。如:
(一)巧用说话材料
课间,与学生一起游戏,我发现他们身上藏有许多扑克牌大小的人物卡片:三国英雄、梁山好汉、影视明星、体坛冠军……他们兴致勃勃地传阅争论、比较欣赏,有的还在激烈地“讨价还价”,进行“交易”。我灵感顿发,这不是指导学生习作的好素材吗?于是我先在作文课上组织学生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谈纸卡,论英雄”的讨论会,然后布置写一篇关于纸卡的作文,学生的作文写得颇有“滋味”,有一学生就这样写道:在一百零八将中,我最“讨厌”的就是排名第二十二的黑旋风李逵,他打仗还算不错,冲锋在前,勇猛无比。然而,他是一个十足的“大老粗”。说起来令人笑也不是哭也不是。“及时雨”宋江让他回家,把老母接上梁山,他荒唐透顶,在途中竟把老母弄丢,被老虎吃了!世上哪有这样的“马大哈?”真是清新、生动!
(二)发挥想象功能
莎士比亚说;“想象可以使人成为万物之灵。”要适时激发学生发挥想象功能,如:我带领同学们去小溪边捡石头,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石头的形状、颜色、大小,再让学生想象一下这些石头原来是怎样的,经过多少年怎么变成现在的样子。思考几分钟后,同学们纷纷举手,有的说,他拾的石头上有斑斑红点,就似英雄的鲜血;有的说石上原有山林、亭子,现在没有了,这是地壳运动造成的;有的说这一块小石头当年曾是一块大石头,经过千万年的风吹雨打,才变得如此小。学生发言热烈,畅所欲言,以致说得不想停下来。“那么,把你想说的全写在纸上,告诉老师和同学,好吗?”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落笔成文,饶有兴趣地描述了各自独特的想象。
三、学生写完作文以后有必要反复修改
依我个人来看,传统的作文批阅方法我是觉得有较多的弊端。我是这样来完成这个步骤的。主要是利用面批和课堂上一起批阅。面批我每篇文章针对的对象不同,争取每篇有十个以上的同学能够面批,在这个时候,我着重发现优点,以表扬为主。使学生的优点得到发扬扩大,这样才会产生有个性的文章。课堂批阅,我会用比较典型的题材,句子的不通顺、罗嗦,段落之间的不连贯,这样的文章选取一篇,然后抄写出来,或者打印出来,先让他们自己找毛病,然后全班一起商量、讨论,改正,我认为这对作文和阅读都有很大的好处。当然,同时我还会选一篇或两篇优秀习作,让孩子找出优点,自己认为值得学习的地方,一起总结,学习,鼓励。
当然,学生作文的前提是需要素材,这就包括平常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词语的积累,课外书的阅读,这都要老师大量的心思,需要一个语文老师耐心的引导和鼓励,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爱上写作,乐于写作,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