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职业中专美术教育不可或缺

【作者】 李海萍

【机构】 山东省昌乐劳动技工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针对中职学生多变复杂的特点,职业中专美术教育应该吸纳更多开放、人文的元素。教师应该打造一个注重感悟、想象、创意的课堂,以此引导学生在美术王国里尽情奔跑、嬉戏、寻找美、创造美。 
  关键词:人文;感悟;平实;想象;创意 
  当前美术教育呈现出一种趋势,就是特别重视人文生态。写作上讲究“我手写我口”,美术上则是“我手画我口”。所谓“我口”是指创作要基于自己的真情实感,基于人文精神的视野。毕加索曾说:“美术是揭示真理的谎言。”的确,真正的美术作品,无不是在拷问着人们的良心,无不是在折射着时代和现实的影子。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必须重建课堂人文生态,必须在教给学生作画技巧之前,先想想:生存意义、价值、情感、尊严…… 
  一、人文课堂应该注重感悟 
  潘绍元说:“儿童只有在自身丰富的体验想要表达时,才会有真正属于儿童自己的绘画。”教师的责任就是引领学生通过对各种美术素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触发更多的感悟,进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艺术感知力和造型表现力。 
  主张之一:以“人”为中心 
  曾经,一些教师往往见“物”不见“人”。当课堂不见“人”时,那只剩下知识、技法、画法。所以,教师应当主动构建以人为本的课堂,即要特别关注有创意的童趣世界。源于学生个人的临场体验和直接经验的美术探索活动,应该纳入到教师的理论和教学领域之中。既然强调以人为中心,那么学生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和绘画,就应该得到鼓励和提倡。 
  主张之二:追求平实的创作 
  近年来,为了特意去迎合或者“揣摩”教师的想法,部分艺术作品“异彩纷呈”“绚丽多姿”。表面看花里胡哨,实际上苍白单薄。教师应该引领学生转向“本真”状态。换句话,就是更注重学生内在的生命张力与律动,保持自然朴实状态下应有的生命鲜活。林徽因说:“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美术教育需要这样的平静,因为这正是平实创作的基本要素之一。追求平实的课堂,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自身的探索、体验与感悟。 
  (2)从纯技能灌注转向审美体验与探索。 
  (3)教学环境相对开放,让学生释放自己、打开自己、成就自己。
  二、人文课堂应该注重想象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的确,想象是创造力的基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没有想象,就没有人类如今的“繁花似锦”。 
  如果学生不敢越雷池一步,如果学生认为“非得这样去画”之时,不难看出,学生想象的翅膀折断了,学生发现美的眼睛被“蒙蔽”了。奥地利的西泽克说:“儿童美术教育的第一目的就是发展创造力,因为这对他们的终身发展有益。”话说的好,但是,当学生的想象力已经枯竭之时,也就是创造力萎缩之时。 
  窃以为,“不教而教”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之一。“不教”,就是摒弃先入为主的创作套路。让学生远离所谓技法和技能;“教”就是先不画,而是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去想象。在想象的基础上听一听、议一议、演一演。“不教而教”并不是不教,而是大教无痕,是符合学生的“培元固本”,是离开范式、模仿之后的点燃、启发、激励和唤醒。 
  著名画家尼古拉斯普桑的《阿卡迪亚的牧羊人》是美术史上莫测高深的作品之一。所谓的“莫测高深”,正是打开学生想象之门的心理动因。耐心啊耐心,千万不要急于给作品下结论。有智慧的教师也许会让学生关上眼睑,尽情想象。静谧的风景,沉重的墓碑,深沉艰涩的文字,黄钟大吕般的生命追问,灰褐的色调,这一切的一切究竟代表着什么呢?还有那石碑上的拉丁铭文:“即使在阿卡迪亚也有我的存在”又意味着什么呢?在浮想联翩之后再欣赏画作。此时作者秘境大门的钥匙虽没有找到,但想象力一定被锻造和激活了。 
  三、人文课堂应该注重创意 
  的确,如何造型、如何装饰等美术技法,造型美、图案美、色彩美等审美情趣无不需要创意。毕加索说:“我不是在寻找,而是在探索。”注重人文,就是要注重创意。美术教师要处理好“近”和“远”、“横”和“侧”等关系。 
  所谓“近”,就是近距离和学生相处,和他们共同临摹、欣赏、作画;所谓“远”,就是引领学生暂时离开画室,到大自然、到社会中,和花鸟虫鱼对话,和明月山川对视,和先哲古人“通电”,正如唐代画家张躁所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如此,汲取作画者的知识储备和人文素养。 
  所谓“横”和“侧”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沿着老路前行,就只能看到旧景;独辟蹊径,或许会领略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景。经常性地引领学生从“横”到“侧”或者从“侧”到“横”,我是否找到了新的视点?是否有新的构思?是否在“岔路口”有更多的灵感和感悟…… 
  有时,音乐、实验、故事、诗歌都能激活我们的想象和创造力,能把我们带入到某些曲径通幽处。而那里,一定有裂缝和亮光,创意就在这里被孕育,而那正是美术教育或创作不可或缺的。 
  如何让学生在美术王国里尽情奔跑、嬉戏、寻找美、创造美,教师只能提供支撑和蓝本。尽管如此,教师的重要性仍然不可或缺。但愿这项有关观察、体验、构思、描绘、塑造、设计和制作等的美术教学活动,能让师生在亲近自然、关爱生命的过程中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