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多法并施 强化小学生美术兴趣培养
【作者】 苏姝元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第八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知道,兴趣是持续学习的强劲动力,是学生美术素养得以提升的有效保证。但在现实“应试教育”思想和社会“重文轻能”成才观念的影响下,很多学生美术学习兴趣丧失,感觉美术学习无趣无用。为此,我们必须扭转学生错误认识,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美术 兴趣 培养 多法并施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说道:“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在其基本理念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指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通过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但现实“应试教育”思想和社会“重文轻能”的成才观念桎梏着学生兴趣的培养,甚至抑制着其发展,这就很难达成义务阶段美术教学“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的学科目标。为此,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多管齐下抓学生兴趣培养。下面,我结合自身多年的小学美术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一、加强学情分析了解,满足学生成功需求
因才施教原则告诉我们,教学是基于学情和自身的双边活动,不了解学生而开展教学是脱离现实的做法,是不科学也无效果的。新课程理念也多次强调要加强学生学情分析和学习心理了解,弄清学生学习习惯和思维特点,才能开展针对性教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教学效果好也反映出学生学习效果明显,学生就能在从中感受到成功体验而扬起自信风帆,产生美术兴趣。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美术“工艺美术的人物形象”这一课时,新授后,我要求学生画女同学头像时,然而有学生提出要画男同学,要画自己的爸爸,还有的甚至要画只小狗。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这些学生的想法,要求画男同学的可能觉得自己能画的更好;要求画自己爸爸的是因为他最熟悉,能画象;要求画狗的同学可能是因为不自信,怕自己画不好人头像而要画自己拿手的。如果这时教师给以嘲讽和批评,就会浇灭学生绘画热情,挫伤美术兴趣。我们不如顺其自然,让学生先画自己喜欢的,以满足体验学习成功的需求。教学中,我们以趣激趣,以兴助兴,实践证明这是科学的。在学生取得成绩或略有进步时,我们不惜表扬,给予赏识和肯定,再要求画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生就会以积极心态去达成要求。
二、营造愉悦轻松氛围,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教师讲,学生听,形式单一,被“灌”的学生总是昏昏不能昭昭,由于无趣而失去兴趣,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美术素养的发展。所以,我们走出传统,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创生出形象生动、鲜明直观的美术课堂,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有效促进学生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为此,我们必须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比如在五年级的人物头像的课程中,就可以用古老的“贴鼻子”游戏教学,再贴眼睛、贴眉毛等,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在游戏中了解人物的五官位置关系,掌握了五官的“三庭五眼”的比例关系。这样教学,学生学得轻松,能感受到学习快乐,自然就有了学习兴趣。
三、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凸显视觉强化直观
新课标指出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应加强直观教学,利用设备的新颖性来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而现行我们农村学校因缺乏相关教材资料,特别是直观教具,对于美术欣赏课就“难以应付”了,有些作品经过几次印刷,色彩效果差,图片又不多,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就不能激发学生美感。因此,我们教师必须想方设法,破解这一硬件瓶颈,创新运用现有设备,如挂图、画册、录象、幻灯、光碟等,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只有通过大量作品欣赏和教学示范,才能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六年级美术国画的教学中,因为教室条件限制,教师示范很麻烦,而且学生也不容易观看,我们就可以用电视来演示。让学生先欣赏作品,再观看绘画过程和技法表现。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欣赏到美的内涵,同时也减轻了教学负担。现在,随着“班班通”工程的实施,教室配备了多媒体系统,我们就可以利用电教手段为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提供大量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这对培养学生美术兴趣十分有利的。
四、课堂教学内容适中,训练有层次有梯度
培养学生美术兴趣是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合理分配教学任务,设计教学内容,做到科学、适中。平时,应多让学生写生绘画,少临摹。小学六年,我们要合理分段分级地要求,分步骤落实“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的目标。对于同一年级或同一个班的学生,我们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次教学、分梯度训练,如:三年级的画线造型练习,开始应该从简单的造型画起,有的甚至要从简笔画开始,不能从难度大的要求开始,那样会使部分学生感到困难而退缩,要循序渐进,逐步加深。通过这种类型的练习,可极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简单的写生训练后,可用默写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事物特征的记忆表现,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观察事物时更加认真仔细,经常进行这类练习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总之,要培养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我们必须多法并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多激励,多赏识,多肯定,让学生感受到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而学习快乐,从而扬起美术学习的风帆起航。
参考文献:
[1]吴连军.《创建和谐 全面发展——新课标下的美术课堂教学新探》,《林区教学》,2007.4。
[2]尹少淳,《美术教学的评价》,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3]李雁冰、钟启泉等,《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7。
关键词:小学美术 兴趣 培养 多法并施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说道:“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在其基本理念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指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通过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但现实“应试教育”思想和社会“重文轻能”的成才观念桎梏着学生兴趣的培养,甚至抑制着其发展,这就很难达成义务阶段美术教学“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的学科目标。为此,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多管齐下抓学生兴趣培养。下面,我结合自身多年的小学美术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一、加强学情分析了解,满足学生成功需求
因才施教原则告诉我们,教学是基于学情和自身的双边活动,不了解学生而开展教学是脱离现实的做法,是不科学也无效果的。新课程理念也多次强调要加强学生学情分析和学习心理了解,弄清学生学习习惯和思维特点,才能开展针对性教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教学效果好也反映出学生学习效果明显,学生就能在从中感受到成功体验而扬起自信风帆,产生美术兴趣。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美术“工艺美术的人物形象”这一课时,新授后,我要求学生画女同学头像时,然而有学生提出要画男同学,要画自己的爸爸,还有的甚至要画只小狗。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这些学生的想法,要求画男同学的可能觉得自己能画的更好;要求画自己爸爸的是因为他最熟悉,能画象;要求画狗的同学可能是因为不自信,怕自己画不好人头像而要画自己拿手的。如果这时教师给以嘲讽和批评,就会浇灭学生绘画热情,挫伤美术兴趣。我们不如顺其自然,让学生先画自己喜欢的,以满足体验学习成功的需求。教学中,我们以趣激趣,以兴助兴,实践证明这是科学的。在学生取得成绩或略有进步时,我们不惜表扬,给予赏识和肯定,再要求画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生就会以积极心态去达成要求。
二、营造愉悦轻松氛围,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教师讲,学生听,形式单一,被“灌”的学生总是昏昏不能昭昭,由于无趣而失去兴趣,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美术素养的发展。所以,我们走出传统,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创生出形象生动、鲜明直观的美术课堂,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有效促进学生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为此,我们必须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比如在五年级的人物头像的课程中,就可以用古老的“贴鼻子”游戏教学,再贴眼睛、贴眉毛等,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在游戏中了解人物的五官位置关系,掌握了五官的“三庭五眼”的比例关系。这样教学,学生学得轻松,能感受到学习快乐,自然就有了学习兴趣。
三、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凸显视觉强化直观
新课标指出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应加强直观教学,利用设备的新颖性来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而现行我们农村学校因缺乏相关教材资料,特别是直观教具,对于美术欣赏课就“难以应付”了,有些作品经过几次印刷,色彩效果差,图片又不多,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就不能激发学生美感。因此,我们教师必须想方设法,破解这一硬件瓶颈,创新运用现有设备,如挂图、画册、录象、幻灯、光碟等,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只有通过大量作品欣赏和教学示范,才能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六年级美术国画的教学中,因为教室条件限制,教师示范很麻烦,而且学生也不容易观看,我们就可以用电视来演示。让学生先欣赏作品,再观看绘画过程和技法表现。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欣赏到美的内涵,同时也减轻了教学负担。现在,随着“班班通”工程的实施,教室配备了多媒体系统,我们就可以利用电教手段为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提供大量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这对培养学生美术兴趣十分有利的。
四、课堂教学内容适中,训练有层次有梯度
培养学生美术兴趣是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合理分配教学任务,设计教学内容,做到科学、适中。平时,应多让学生写生绘画,少临摹。小学六年,我们要合理分段分级地要求,分步骤落实“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的目标。对于同一年级或同一个班的学生,我们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次教学、分梯度训练,如:三年级的画线造型练习,开始应该从简单的造型画起,有的甚至要从简笔画开始,不能从难度大的要求开始,那样会使部分学生感到困难而退缩,要循序渐进,逐步加深。通过这种类型的练习,可极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简单的写生训练后,可用默写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事物特征的记忆表现,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观察事物时更加认真仔细,经常进行这类练习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总之,要培养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我们必须多法并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多激励,多赏识,多肯定,让学生感受到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而学习快乐,从而扬起美术学习的风帆起航。
参考文献:
[1]吴连军.《创建和谐 全面发展——新课标下的美术课堂教学新探》,《林区教学》,2007.4。
[2]尹少淳,《美术教学的评价》,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3]李雁冰、钟启泉等,《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