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激发小学生写作动力的新举措
【作者】 蒋远军
【机构】 广西桂林全州县城北完小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 加强语言的积累;拓宽学生的生活,丰富作文内容;帮助学生寻找写的金矿。
关键词:积累 丰富 寻找
我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作文时常常感到“腹内空空,无话可说”。学生害怕写作文,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我觉得学生的这种现状,应引起重视。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使学生写好作文,就必须先解决作文无话可说的问题。如今教师在上作文课时比较注重课堂教学这一块,即作前指导和作后评改。注重教给学生进行审题立意的方法,布局谋篇的技巧及好词佳句的运用往往忽略了学生写作的前期准备。所以在写作之前,教师应想一想学生们是否已经作好了写作的准备?是否己经到了有感而发,有情欲抒的境界?如果忽略了这一点,而过分地强调写作技巧的培养,就会使学生将写作视为畏途。由于学生写作前感到无从下手,往往会出现只注重堆砌华丽词藻、移用好词佳句,抄袭优秀作文甚至胡编乱造的现象,以至于出现作文内容虚假、雷同、语言模式化等诸多不良后果。这样使得学生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缺乏童趣,缺乏一种纯朴的美。下面是我对激发小学生写作动力的几点新举措。
一、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 加强语言的积累
教给学生看课外书是积累的重要途径, 由于小学生处于语言发展时期, 他们的词汇贫乏, 掌握的句式也较少所思所想很艰难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写作时就出现了想说、却表达不出来的现象。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好处不少,在这方面我们可以这样做:
1、在阅读教学时对课文中的精彩片段,可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直至背诵。
2、可通过筹办班级图书角的办法.发动每位学生为班级献几本好书, 让学生抽空闲时间阅读定期更换, 还鼓励学生到市图书馆借阅图书,这样解决了书源, 保证了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好书可看, 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3、可以通过摘录好词佳句的方法,让学生有书读的情况下,要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还需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选择性阅读。拿到一本书,首先得问自己,我想从中得到什么?接着快读目录,以获得一个总的概要。然后找到你想研读的内容,反复诵读,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记住其中的要点、自己的感受以及好词佳句、古诗名句和名人名言等,分门别类地摘在笔记本上。再对这本书其他内容进行快速浏览,得到想要的要点或具体的信息,就停下来,把它们记下。读完全书以后,回顾全文内容,根据要点列成提纲,从而整体把握。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还可以引导他们写专题研究型的读书笔记。以丰富学生的“语言仓库”。同时老师也注意把一些好的文章介绍给学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学生长期不断地“厚积”,当他进入写作状态时,自然而然就会“薄发”,就可以驾轻就熟地调遣语言,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4、心里有话,一写为快,我在班级里开设了一个心里话信箱。学生对班级管理有意见,想给老师提建议,与同学之间有摩擦,做错了事不敢当面承认等等,一句话,就是心里有话不吐不快的时候,就可以通过书信的形式畅所欲言。这样,以信箱为中介,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真诚交流,促进了沟通,使情感更为融洽。另一方面,激起了学生写的欲望,也锻炼了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这些信是学生在感受特别强烈、表达欲望也是特别强烈的情况下完成的,一吐为快,一气呵成,因此很多都是内容真实、情感丰富的好文章。我们班有不少同学还把我当成他们最信任的人,有什么心事总喜欢写信告诉我。有一次,一个女孩子写了她乱扔牛奶袋被值日老师发现后扣分的事。在信里,她具体地叙述了事情的经过,并将事后的坐立不安、侥幸心理以及写这封信之前的犹豫一一坦陈,感情真挚,读来令人感动。
写作是为了表达,用自己的笔表达心中的想法,正符合写作的本意。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时,不仅要重视作文指导,加强评改,重视作后欣赏,更应重视学生的作前准备,要舍得在这方面花力气,这样,自然就有许多学生的作品得以“发表”,使他们受到极大的鼓舞,对写好作文也就充满了信心,兴趣之火燃烧起来,久而久之,越燃越旺,他们觉得习作并不是一件难事,而是一种乐趣。这样充分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切实完善了学生的人格,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保持写的新鲜感是最好的招
激励是保持学生写的新鲜感最好的润滑剂。让学生对写话时时保持新鲜,觉得写是多么的有意思,写给他带来了快乐。定时与不定时询问:这阵子,哪些同学坚持写《每日简评》了?让学生举举手。高举双手的同学会在老师的眼神中得到鼓励与肯定,于是他们乐意继续写下去。没有举手的同学,我也不作过多的批评,他们自己低下的头就告诉我,这些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不对了,只是坚持对他来说觉得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我会抽查一两位这样的同学,细看下来,至少也会找到一两篇写得语句通顺的,或是有几句不错的句子。我就在班上念了,并说上鼓励的话语:“你写出来了这么好的句子,真不错。老师期待你更多的好句子。”慢慢地,在小老师的帮助下,在身边同学的影响下,这些没坚持的同学也会开始有了变化。激发学生对写的新鲜,消除写的倦怠,才能更好地让学生乐写、爱写。
作文评价中在强调激励机制的同时,“要使学生有适度的饥饿感”,看到出小报的同学可以将自己的作品粘贴出来,还可以与老师一起合影,那是多令二年级小朋友羡慕的事呀!接着鼓励学生出自己的报纸“必须用点儿劲跳一跳”,保持一种既有竞争,又有着努力方向的“这种状态对挖掘学生写作潜能大有益处”。
二、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看图作文的训练:
蒋远军老师选择看图作文作为“促进小学生自主作文的研究”课题的切入点,源于以下两方两。
1、学生方面
今年刚接手一年级,面对的是初入学的小学生。(下转第28页)(上接第83页)看图作文是低年级学生经常见到的比较喜欢的一种作文形式。图画鲜明的形象、丰富的内涵往往是对生活中某些现象的反映,能够唤起学生对相似情景的回忆,容易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解决他们作文没东西可写的难题。一年级学生的词汇量不丰富,在直观描述事物的时候,需要别人的耐心倾听,发现描述中不合逻辑的地方,需要加以纠正。学生使用的词汇量较少,许多常用词汇要教给他们。
2、教材方面
学生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这套教材的主要特点之一是“美”。它高度重视教材的绘图和装桢设计,力求使课文图文并茂,学生非常喜欢。这给学生进行看图说话以及写话提供了图画,比如《北风和小鱼》,(一年级上册第11课)文字短小清新,特别富有童真。北风发威了,河面结冰了,小鱼不见了,北风很得意,以为小鱼真的害怕了,哪知道小鱼竟然在下面捉迷藏呢!多有趣的故事,再配上精美的插图,不由得孩子不喜欢,利用插图让学生说话写话,效果很好。还有识字教材,每篇识字都配有生动形象的图画,这不仅提供画面,还有字词,这对指导学生进行看图说话写话训练提供很好的帮助。还有每个练习中的口语交际,这更是对学生进行看图作文的好机会。
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学生说话写话的能力越强了,他们把看图作文所学到的观察方法,表达方式转移到学习关心周围的人、事、物,并逐步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及时记录下所见所闻所感,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了,这不正是我们开展课题研究之所在吗?
三、拓宽学生的生活,丰富作文内容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是一部教科书,一个人如果在火热的生活中袖手旁观,或是整天闭门造车,那他是绝对写不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有材可取,有话可说”是写好作文的关键。熟悉的、丰富的生活能给孩子们提供大量的写作素材。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开辟作文教学的第二课堂,拓宽学生的生活面,让孩子们到社会中去、到大自然中去,去寻找,生活中的真、善、美。教师可以精心设计、组织一些趣味性强的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进行“生活积累”。如带领学生去工厂、去展览馆开展,组织学生参加拔河、登山等竞赛活动;冬天下雪时堆雪人、打雪仗;夏天举行纳凉晚会……让学生觉得有做不完、看不够的新鲜事,给学生大量的能引起愉悦情感的良好的外界刺激。
比如在指导写记一项游戏的习作,习作之前可带着学生们来到操场上,组织一次“打龙尾”的游戏。老师做头,孩子们做龙身、龙尾。孩子们跟在老师身后,左躲右闪,跑过来、跳过去,以避开“打手”的袭击。同学们玩得满头大汗。游戏结束之后,我们先让同学们口头说,再进行习作。由于孩子们参与过这次游戏,因此觉得“有话可说”。如:“我们紧跟在‘龙头’后面,左躲右闪,蹦来跳去,生怕一不小心,就被‘打手’击中……”“真替龙尾捏一把汗……”“快逃!我忍不住叫起来。心都快从嗓子里跳出来了……”这样的语句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又怎么能写出来呢?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就会觉得有材可取,有话可说,有文可写、有感可发,他们在写作时就能得心应手。
总之,让学生乐写、爱写,作为老师的责任就是采取适当的教育手段,如精心设计带有趣味性、竞争性的活动,有目的地加以组织和引导,营造“人人参与,彼此尊重,互相切磋,热烈讨论,富于创新”的写作气氛,耐心的等待和及时的调整,采取一些新举措以焕发学生写的新动力,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我乐写,我爱写。
关键词:积累 丰富 寻找
我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作文时常常感到“腹内空空,无话可说”。学生害怕写作文,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我觉得学生的这种现状,应引起重视。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使学生写好作文,就必须先解决作文无话可说的问题。如今教师在上作文课时比较注重课堂教学这一块,即作前指导和作后评改。注重教给学生进行审题立意的方法,布局谋篇的技巧及好词佳句的运用往往忽略了学生写作的前期准备。所以在写作之前,教师应想一想学生们是否已经作好了写作的准备?是否己经到了有感而发,有情欲抒的境界?如果忽略了这一点,而过分地强调写作技巧的培养,就会使学生将写作视为畏途。由于学生写作前感到无从下手,往往会出现只注重堆砌华丽词藻、移用好词佳句,抄袭优秀作文甚至胡编乱造的现象,以至于出现作文内容虚假、雷同、语言模式化等诸多不良后果。这样使得学生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缺乏童趣,缺乏一种纯朴的美。下面是我对激发小学生写作动力的几点新举措。
一、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 加强语言的积累
教给学生看课外书是积累的重要途径, 由于小学生处于语言发展时期, 他们的词汇贫乏, 掌握的句式也较少所思所想很艰难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写作时就出现了想说、却表达不出来的现象。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好处不少,在这方面我们可以这样做:
1、在阅读教学时对课文中的精彩片段,可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直至背诵。
2、可通过筹办班级图书角的办法.发动每位学生为班级献几本好书, 让学生抽空闲时间阅读定期更换, 还鼓励学生到市图书馆借阅图书,这样解决了书源, 保证了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好书可看, 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3、可以通过摘录好词佳句的方法,让学生有书读的情况下,要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还需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选择性阅读。拿到一本书,首先得问自己,我想从中得到什么?接着快读目录,以获得一个总的概要。然后找到你想研读的内容,反复诵读,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记住其中的要点、自己的感受以及好词佳句、古诗名句和名人名言等,分门别类地摘在笔记本上。再对这本书其他内容进行快速浏览,得到想要的要点或具体的信息,就停下来,把它们记下。读完全书以后,回顾全文内容,根据要点列成提纲,从而整体把握。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还可以引导他们写专题研究型的读书笔记。以丰富学生的“语言仓库”。同时老师也注意把一些好的文章介绍给学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学生长期不断地“厚积”,当他进入写作状态时,自然而然就会“薄发”,就可以驾轻就熟地调遣语言,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4、心里有话,一写为快,我在班级里开设了一个心里话信箱。学生对班级管理有意见,想给老师提建议,与同学之间有摩擦,做错了事不敢当面承认等等,一句话,就是心里有话不吐不快的时候,就可以通过书信的形式畅所欲言。这样,以信箱为中介,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真诚交流,促进了沟通,使情感更为融洽。另一方面,激起了学生写的欲望,也锻炼了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这些信是学生在感受特别强烈、表达欲望也是特别强烈的情况下完成的,一吐为快,一气呵成,因此很多都是内容真实、情感丰富的好文章。我们班有不少同学还把我当成他们最信任的人,有什么心事总喜欢写信告诉我。有一次,一个女孩子写了她乱扔牛奶袋被值日老师发现后扣分的事。在信里,她具体地叙述了事情的经过,并将事后的坐立不安、侥幸心理以及写这封信之前的犹豫一一坦陈,感情真挚,读来令人感动。
写作是为了表达,用自己的笔表达心中的想法,正符合写作的本意。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时,不仅要重视作文指导,加强评改,重视作后欣赏,更应重视学生的作前准备,要舍得在这方面花力气,这样,自然就有许多学生的作品得以“发表”,使他们受到极大的鼓舞,对写好作文也就充满了信心,兴趣之火燃烧起来,久而久之,越燃越旺,他们觉得习作并不是一件难事,而是一种乐趣。这样充分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切实完善了学生的人格,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保持写的新鲜感是最好的招
激励是保持学生写的新鲜感最好的润滑剂。让学生对写话时时保持新鲜,觉得写是多么的有意思,写给他带来了快乐。定时与不定时询问:这阵子,哪些同学坚持写《每日简评》了?让学生举举手。高举双手的同学会在老师的眼神中得到鼓励与肯定,于是他们乐意继续写下去。没有举手的同学,我也不作过多的批评,他们自己低下的头就告诉我,这些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不对了,只是坚持对他来说觉得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我会抽查一两位这样的同学,细看下来,至少也会找到一两篇写得语句通顺的,或是有几句不错的句子。我就在班上念了,并说上鼓励的话语:“你写出来了这么好的句子,真不错。老师期待你更多的好句子。”慢慢地,在小老师的帮助下,在身边同学的影响下,这些没坚持的同学也会开始有了变化。激发学生对写的新鲜,消除写的倦怠,才能更好地让学生乐写、爱写。
作文评价中在强调激励机制的同时,“要使学生有适度的饥饿感”,看到出小报的同学可以将自己的作品粘贴出来,还可以与老师一起合影,那是多令二年级小朋友羡慕的事呀!接着鼓励学生出自己的报纸“必须用点儿劲跳一跳”,保持一种既有竞争,又有着努力方向的“这种状态对挖掘学生写作潜能大有益处”。
二、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看图作文的训练:
蒋远军老师选择看图作文作为“促进小学生自主作文的研究”课题的切入点,源于以下两方两。
1、学生方面
今年刚接手一年级,面对的是初入学的小学生。(下转第28页)(上接第83页)看图作文是低年级学生经常见到的比较喜欢的一种作文形式。图画鲜明的形象、丰富的内涵往往是对生活中某些现象的反映,能够唤起学生对相似情景的回忆,容易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解决他们作文没东西可写的难题。一年级学生的词汇量不丰富,在直观描述事物的时候,需要别人的耐心倾听,发现描述中不合逻辑的地方,需要加以纠正。学生使用的词汇量较少,许多常用词汇要教给他们。
2、教材方面
学生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这套教材的主要特点之一是“美”。它高度重视教材的绘图和装桢设计,力求使课文图文并茂,学生非常喜欢。这给学生进行看图说话以及写话提供了图画,比如《北风和小鱼》,(一年级上册第11课)文字短小清新,特别富有童真。北风发威了,河面结冰了,小鱼不见了,北风很得意,以为小鱼真的害怕了,哪知道小鱼竟然在下面捉迷藏呢!多有趣的故事,再配上精美的插图,不由得孩子不喜欢,利用插图让学生说话写话,效果很好。还有识字教材,每篇识字都配有生动形象的图画,这不仅提供画面,还有字词,这对指导学生进行看图说话写话训练提供很好的帮助。还有每个练习中的口语交际,这更是对学生进行看图作文的好机会。
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学生说话写话的能力越强了,他们把看图作文所学到的观察方法,表达方式转移到学习关心周围的人、事、物,并逐步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及时记录下所见所闻所感,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了,这不正是我们开展课题研究之所在吗?
三、拓宽学生的生活,丰富作文内容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是一部教科书,一个人如果在火热的生活中袖手旁观,或是整天闭门造车,那他是绝对写不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有材可取,有话可说”是写好作文的关键。熟悉的、丰富的生活能给孩子们提供大量的写作素材。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开辟作文教学的第二课堂,拓宽学生的生活面,让孩子们到社会中去、到大自然中去,去寻找,生活中的真、善、美。教师可以精心设计、组织一些趣味性强的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进行“生活积累”。如带领学生去工厂、去展览馆开展,组织学生参加拔河、登山等竞赛活动;冬天下雪时堆雪人、打雪仗;夏天举行纳凉晚会……让学生觉得有做不完、看不够的新鲜事,给学生大量的能引起愉悦情感的良好的外界刺激。
比如在指导写记一项游戏的习作,习作之前可带着学生们来到操场上,组织一次“打龙尾”的游戏。老师做头,孩子们做龙身、龙尾。孩子们跟在老师身后,左躲右闪,跑过来、跳过去,以避开“打手”的袭击。同学们玩得满头大汗。游戏结束之后,我们先让同学们口头说,再进行习作。由于孩子们参与过这次游戏,因此觉得“有话可说”。如:“我们紧跟在‘龙头’后面,左躲右闪,蹦来跳去,生怕一不小心,就被‘打手’击中……”“真替龙尾捏一把汗……”“快逃!我忍不住叫起来。心都快从嗓子里跳出来了……”这样的语句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又怎么能写出来呢?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就会觉得有材可取,有话可说,有文可写、有感可发,他们在写作时就能得心应手。
总之,让学生乐写、爱写,作为老师的责任就是采取适当的教育手段,如精心设计带有趣味性、竞争性的活动,有目的地加以组织和引导,营造“人人参与,彼此尊重,互相切磋,热烈讨论,富于创新”的写作气氛,耐心的等待和及时的调整,采取一些新举措以焕发学生写的新动力,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我乐写,我爱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