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惩罚在教育中的运用
【作者】 王志磊
【机构】 东阿县实验高中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爱与惩罚都必不可少,爱学生不等于纵容学生。惩罚也不等于体罚,教育不可放弃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和没爱的教育一样都是不完整的教育,合理的惩罚是一门艺术,这就需要教师科学、灵活的掌握惩罚教育中的运用,在关爱的前提下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必要的惩罚才能起到警戒、矫治的效果。
关键词:教育 爱 惩罚
现在确有一些教育工作者,以不能体罚为由放弃了惩罚,在爱心教育的幌子下,让学生任其发展,对学生放任自流。这种教育方式显然从一种极端的教育方式走向另一种极端的教育方式,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首先,体罚与惩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现在,老师们越来越不敢批评学生了。也确实有个别学生在受到惩罚后离家出走的,也有个别学生家长跑到学校闹事的,致使越来越多的老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放弃了惩罚的武器。
对于惩罚,《现代汉语词典》对这一词条这样解释:“惩罚:严厉的处罚。”百度词条解释为“对个人或集体的不良的品德行为作出否定的评价,目的在于控制和促使改正不良品德行为。”而体罚是指通过对人身体的责罚,特别是造成疼痛,来进行惩罚或教育的行为。所以,惩罚不是体罚。
其次,学生教育不能体罚,但不可放弃惩罚。教育惩罚是教育本身的需要,是教师的职责和权力。对犯错学生进行适当的惩罚,是保证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维持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秩序的需要。教师对惩罚权的放弃就是对自己一部分职责的放弃。当罚不罚,是教师的失职,是教师不作为的表现。
前苏联大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凡是必须使用惩罚的地方,凡是使用惩罚能够有益的地方,老师就应当使用惩罚。”其实适当的批评和惩罚只要不是以恶意中伤及体罚学生为初衷都未尝不可。《论语》中就有孔子批评学生的记载:宰予白天睡觉,孔子批评他“朽木不可雕也”,宰予后来却成了孔子的高足。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中的小弗郎士不也是在韩麦尔先生真诚的批评声中逐渐懂事而走向成熟的吗?
其实,没有批评和惩戒的人生是没有的,不能正确对待批评和惩戒的人生是不健全的。
教育不能没有惩罚,没有批评惩罚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批评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不曾受到批评,那他在将来的社会里很难面对挫折与失败。小树要及时修剪旁枝侧芽,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一个人,有了缺点或错误,就要勇敢、正确地去面对,接受应有的处罚和教育,从思想深入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与错误,以便今后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这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不可替代的,也是学不来的,只能自己积累。
再次,合理的惩罚是一门艺术。英国著名科学家约翰。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他想看看狗的内脏是怎样的,便偷偷地把校长的宠物——一只狗杀了。校长气得七窍生烟,决定“惩罚”这个无法无天的学生。怎么罚?他既没开除这个学生,又没使用暴力,而是罚他画一幅骨骼图和一张血液循环图。事后,约翰。麦克劳德被校长的宽容所打动,发愤学习,后来终于成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巨匠。假如当时校长采用的是粗暴的惩罚手段,这位未来的科学家很可能便从此“夭折”。这位校长采用的“惩罚”真可谓是棋高一着,值得引起我们的深思和和借鉴。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深得教育的真谛,他不仅擅长激励教育,对批评、惩罚教育也颇有研究。在实际工作中,他摸索出犯错误写说明书、写“心理病历”、“唱歌”等惩罚措施,取得了出其不意的教育效果。
惩罚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合理的惩罚应是在关爱的前提下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矫治的强制措施。这个强制过程中,“罚”是为了爱,要“让爱做主”。我们在惩罚学生时更应该“路留一步,味减三分”,给学生留有改正错误的余地。
(1)对问题学生实施惩罚要在确信有惩罚的必要时。
惩罚是一种惩戒措施,不可动辄使用。许多无关大碍的错误,教师无需板着一副圣人面孔去“小题大做、绝不放过”,而以理解包容之心去“润物细无声”,可能达到意想不到的奇效。教育学家认为,任何一种使用得频繁的惩罚都是不起任何作用的,孩子的不良行为举止不会等到改善。
(2)对问题学生实施惩罚要有一个“度”。
体罚当然要不得,那种罚站、罚抄多少遍作业以示惩戒,更有甚者,逼着学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抽“犯错”学生的耳光,给学生脸上刺字等,当然这是极个别现象。但这不仅激化了师生间的矛盾,强化了学生的抵触情绪,更重要的是侮辱了学生的人格,甚至触犯了刑律。
还有一种常见的惩罚措施即心罚,“心罚”通常指教师用不适当的语言或行为方式对学生施行的心灵惩罚。通常有四种表现:冷嘲热讽,过多的指责;置之不理,视若无物;隔离学生,不让其它同学与之交往;粗暴威吓。心罚的实质是体罚,不论哪一种心罚都可能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把学生推向更糟的地步。我们教育工作者,一言一行都是为了教育学生,没想到有时也会适得其反。
(3)对问题学生实施惩罚要选择合理的惩罚方式。
教师将惩罚方式较多的放在了“斥责、警告”这种看似对孩子身体无伤害的方式上,而极少选择“罚站”等可能对孩子身体有伤害的方式。从这一点看,教师已经注意到了某些惩罚方式对孩子生理上的影响,转而更多地使用语言去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但在与教师的访谈中发现,教师言语训斥有时只具有短期效应,不久之后,孩子又会“故伎重演”。
在苏霍姆林斯基成功的惩罚中,有罚学生“画画”、“写作”代替惩罚的,这类意在彰显学生特长的惩罚,更应该说是一种激励。我也学着用了一些方法,有学生上课不认真,就让其为我代收作业,等到了办公室后,再跟他谈谈课堂里的问题,使其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要让他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有作业经常不完成的,我就让他自己确定一个时间补上,如果他比较调皮还想偷工减料,就跟他“讨价还价”,直到他心悦诚服地接受为止;有学生经常违反一日常规,造成班级检查被扣分,就让他在课前五分钟为大家献歌一首,以示歉意。其实,惩罚和激励也许本是同一回事,只不过这种惩罚,“让爱做主”,因而更富有人情味,也更易被学生接受。
教育既不能光靠那些苍白无力的说教,也不能异化为扭曲的暴力教育,更不能让学生我行我素、任其发展。作为教师,对于学生的缺点或错误如何进行批评、教育?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含有技巧的问题。适当的惩罚不仅是合理的,而且也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增强学生抗挫折的能力。批评和惩罚的目的是警醒学生,克服缺点,改正过错,避免再犯类似错误。
参考文献:
[1]吴式颖等译,马卡连柯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 符娅,教育惩戒权存在的合理性及行使[J].教育科学研究,2006(3).
[3] 秦郁,教育惩戒管理条例亟待制定[J].教学与管理,2006(2).
[4] 张沱滨,惩罚教育与赏识教育同样必要[EB/OL].http://www.people.com.cn/GB/guandian/30/20021106/859412.html.
[5]肖岗,德育教育—大潮中的防波堤[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1年.
[6] 徐延学;后进生当以“平等”视之 [J];山东教育; 1998年21期; 12
[7] 杨春芳; 情系后进生 [J];湖南教育; 2005年07期; 41
[8] 胡永伦;浅议后进生的转化 [J]《考试周刊》2007年第一期
[9] 张春兴;现代心理学 [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10] 钟启泉;差生心理与教育 [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简介:王志磊 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实验高中 本科学历 中教二级 政治学科教研组长。
关键词:教育 爱 惩罚
现在确有一些教育工作者,以不能体罚为由放弃了惩罚,在爱心教育的幌子下,让学生任其发展,对学生放任自流。这种教育方式显然从一种极端的教育方式走向另一种极端的教育方式,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首先,体罚与惩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现在,老师们越来越不敢批评学生了。也确实有个别学生在受到惩罚后离家出走的,也有个别学生家长跑到学校闹事的,致使越来越多的老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放弃了惩罚的武器。
对于惩罚,《现代汉语词典》对这一词条这样解释:“惩罚:严厉的处罚。”百度词条解释为“对个人或集体的不良的品德行为作出否定的评价,目的在于控制和促使改正不良品德行为。”而体罚是指通过对人身体的责罚,特别是造成疼痛,来进行惩罚或教育的行为。所以,惩罚不是体罚。
其次,学生教育不能体罚,但不可放弃惩罚。教育惩罚是教育本身的需要,是教师的职责和权力。对犯错学生进行适当的惩罚,是保证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维持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秩序的需要。教师对惩罚权的放弃就是对自己一部分职责的放弃。当罚不罚,是教师的失职,是教师不作为的表现。
前苏联大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凡是必须使用惩罚的地方,凡是使用惩罚能够有益的地方,老师就应当使用惩罚。”其实适当的批评和惩罚只要不是以恶意中伤及体罚学生为初衷都未尝不可。《论语》中就有孔子批评学生的记载:宰予白天睡觉,孔子批评他“朽木不可雕也”,宰予后来却成了孔子的高足。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中的小弗郎士不也是在韩麦尔先生真诚的批评声中逐渐懂事而走向成熟的吗?
其实,没有批评和惩戒的人生是没有的,不能正确对待批评和惩戒的人生是不健全的。
教育不能没有惩罚,没有批评惩罚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批评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不曾受到批评,那他在将来的社会里很难面对挫折与失败。小树要及时修剪旁枝侧芽,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一个人,有了缺点或错误,就要勇敢、正确地去面对,接受应有的处罚和教育,从思想深入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与错误,以便今后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这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不可替代的,也是学不来的,只能自己积累。
再次,合理的惩罚是一门艺术。英国著名科学家约翰。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他想看看狗的内脏是怎样的,便偷偷地把校长的宠物——一只狗杀了。校长气得七窍生烟,决定“惩罚”这个无法无天的学生。怎么罚?他既没开除这个学生,又没使用暴力,而是罚他画一幅骨骼图和一张血液循环图。事后,约翰。麦克劳德被校长的宽容所打动,发愤学习,后来终于成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巨匠。假如当时校长采用的是粗暴的惩罚手段,这位未来的科学家很可能便从此“夭折”。这位校长采用的“惩罚”真可谓是棋高一着,值得引起我们的深思和和借鉴。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深得教育的真谛,他不仅擅长激励教育,对批评、惩罚教育也颇有研究。在实际工作中,他摸索出犯错误写说明书、写“心理病历”、“唱歌”等惩罚措施,取得了出其不意的教育效果。
惩罚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合理的惩罚应是在关爱的前提下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矫治的强制措施。这个强制过程中,“罚”是为了爱,要“让爱做主”。我们在惩罚学生时更应该“路留一步,味减三分”,给学生留有改正错误的余地。
(1)对问题学生实施惩罚要在确信有惩罚的必要时。
惩罚是一种惩戒措施,不可动辄使用。许多无关大碍的错误,教师无需板着一副圣人面孔去“小题大做、绝不放过”,而以理解包容之心去“润物细无声”,可能达到意想不到的奇效。教育学家认为,任何一种使用得频繁的惩罚都是不起任何作用的,孩子的不良行为举止不会等到改善。
(2)对问题学生实施惩罚要有一个“度”。
体罚当然要不得,那种罚站、罚抄多少遍作业以示惩戒,更有甚者,逼着学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抽“犯错”学生的耳光,给学生脸上刺字等,当然这是极个别现象。但这不仅激化了师生间的矛盾,强化了学生的抵触情绪,更重要的是侮辱了学生的人格,甚至触犯了刑律。
还有一种常见的惩罚措施即心罚,“心罚”通常指教师用不适当的语言或行为方式对学生施行的心灵惩罚。通常有四种表现:冷嘲热讽,过多的指责;置之不理,视若无物;隔离学生,不让其它同学与之交往;粗暴威吓。心罚的实质是体罚,不论哪一种心罚都可能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把学生推向更糟的地步。我们教育工作者,一言一行都是为了教育学生,没想到有时也会适得其反。
(3)对问题学生实施惩罚要选择合理的惩罚方式。
教师将惩罚方式较多的放在了“斥责、警告”这种看似对孩子身体无伤害的方式上,而极少选择“罚站”等可能对孩子身体有伤害的方式。从这一点看,教师已经注意到了某些惩罚方式对孩子生理上的影响,转而更多地使用语言去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但在与教师的访谈中发现,教师言语训斥有时只具有短期效应,不久之后,孩子又会“故伎重演”。
在苏霍姆林斯基成功的惩罚中,有罚学生“画画”、“写作”代替惩罚的,这类意在彰显学生特长的惩罚,更应该说是一种激励。我也学着用了一些方法,有学生上课不认真,就让其为我代收作业,等到了办公室后,再跟他谈谈课堂里的问题,使其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要让他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有作业经常不完成的,我就让他自己确定一个时间补上,如果他比较调皮还想偷工减料,就跟他“讨价还价”,直到他心悦诚服地接受为止;有学生经常违反一日常规,造成班级检查被扣分,就让他在课前五分钟为大家献歌一首,以示歉意。其实,惩罚和激励也许本是同一回事,只不过这种惩罚,“让爱做主”,因而更富有人情味,也更易被学生接受。
教育既不能光靠那些苍白无力的说教,也不能异化为扭曲的暴力教育,更不能让学生我行我素、任其发展。作为教师,对于学生的缺点或错误如何进行批评、教育?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含有技巧的问题。适当的惩罚不仅是合理的,而且也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增强学生抗挫折的能力。批评和惩罚的目的是警醒学生,克服缺点,改正过错,避免再犯类似错误。
参考文献:
[1]吴式颖等译,马卡连柯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 符娅,教育惩戒权存在的合理性及行使[J].教育科学研究,2006(3).
[3] 秦郁,教育惩戒管理条例亟待制定[J].教学与管理,2006(2).
[4] 张沱滨,惩罚教育与赏识教育同样必要[EB/OL].http://www.people.com.cn/GB/guandian/30/20021106/859412.html.
[5]肖岗,德育教育—大潮中的防波堤[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1年.
[6] 徐延学;后进生当以“平等”视之 [J];山东教育; 1998年21期; 12
[7] 杨春芳; 情系后进生 [J];湖南教育; 2005年07期; 41
[8] 胡永伦;浅议后进生的转化 [J]《考试周刊》2007年第一期
[9] 张春兴;现代心理学 [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10] 钟启泉;差生心理与教育 [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简介:王志磊 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实验高中 本科学历 中教二级 政治学科教研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