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谈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 曹庆海
【机构】 山东省昌乐县营丘镇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注重文化课的学习而忽略历史上很多常识性的东西。历史教材毕竟是有限的资料,那么利用多媒体手段在历史课堂上扩充历史知识,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结合教学经验,谈谈关于利用多媒体手段扩充历史知识的几点想法。
关键词:多媒体;历史知识;知识结构
长期以来历史课给人的印象是枯燥、乏味的,课堂死气沉沉,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自己的知识结构,在课堂上缺乏主动参与性。由于历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而且又具有过去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少之又少,这种情况下,学生过分地依赖历史教师和历史课本,久而久之就形成枯燥、乏味、呆板的理论说教和单纯语言讲解的教学模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旧的、单调的教学模式,利用它可以充分解决学生历史知识匮乏的现状。
1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教师要根据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引导学生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知识储备,并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构建起自己的知识结构。学生只有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在大脑中有相关的知识,才能在课堂上各抒己见,更深刻地理解、探究问题。
如在要求学生预习“美国独立战争”时发现,学生对于两百多年前的美国一无所知,在他们眼里美国就只是一个富裕和自由的国家。为了使学生对美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笔者决定先让他们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让他们了解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及美国诞生的过程,美国面对经济实力明显占优势的英国为何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在复习“二万五千里长征”一课时,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原因,利用多媒体大屏幕展现红军长征的路线,让学生记住主要地理名称,学生很容易记住长征的路线,自己就会在心目中描绘红军长征路线,大屏幕的内容在学生心目中会根深蒂固。学生通过思考问题,并通过网络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自己的知识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拓展,知识结构不断完善。
另一方面利用网络中丰富的资源,课前构建学生知识体系的资料库,丰富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问题常常表现为思想上的困惑,现有认知水平与将要达到的认知水平的距离,使学生产生疑问。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如在教学“戊戌变法”一课时,笔者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究:(1)戊戌变法取得了哪些成就?(2)你对戊戌变法怎样评价?(3)戊戌变法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今天借鉴?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展开讨论,在讨论中互相学习增长知识。历史学科与多媒体、网络技术配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学科资源库、学习包、网络课件等,课堂上通过上网查询资料,布置网络作业,探索传统教学与现代技术取长补短的新途径。
2 注重各类历史资源的开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
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是“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幅挂图”,单纯地依靠教师的语言讲解,学生很难全面理解历史。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上的应用,历史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利用和开发各种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历史课程资源,如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字、图片、实物资料、文物古迹及近几年以历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让学生能够通过视觉、听觉等多方面去感受历史,了解历史,发现历史,研究历史,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增加历史课堂教学的生机与活力,达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
3 构建知识网络结构,让学生融汇知识体系
多媒体的出现,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很大的跨度,这个跨度是指教师在讲授某一内容时,知识点不会被局限在本节课的教学要点之内,它可以打破一节课的束缚,实现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融汇,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教学方法有它独特的好处,易于让学生回忆起前面所学的知识,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另外,还可以实现不同章节之间内容的对比,让学生通过比较来找出他们之间的异同点,以此培养学生比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实现知识的系统化,使一章的知识点处于一个网络结构中,教师只要提到任意一个知识点,然后根据该知识点进行拓展、延伸,最终展现出整章的知识结构。
如在向学生讲授“近代列强侵华史”的专题时,包括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北洋军阀时期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等史实,事件头绪多,时空跨度广,变化大,学生难掌握。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个课件,先向学生展示本专题的知识结构框架,可以设置热字或其他热对象,从而激活包含在各个知识结构层次中的具体内容(包括视频、动画、图片、文字等),使复杂而抽象的知识联系形象清晰,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这是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下难以做到的。还可通过课件的超级链接向学生提供一些与本课专题内容相关的世界史资料,将近代列强的侵华融入当时的世界背景中,扩充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更好地突破近代列强各个阶段侵华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这几个重点难点。
4 利用网络资源获取承载历史信息的材料,学生学习处理历史信息方面的知识
人们认识历史的前提是获取承载历史信息的材料(主要是文字材料),获取史料的过程也是掌握历史学习方法的过程。在对历史信息进行处理时,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储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学习历史的本来意义,甚至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对学历史感到厌倦。所以,要改变历史学习是对现成知识的记忆这种传统的模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使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得以统一,而不是分离。提倡把学习历史看做在研究和认识历史,这就要训练学生去掌握和理解历史的信息,注重史料的作用,通过对史料的汇集、整理、辨析、推论,把史料作为证据,用以解决历史的问题。所以,历史教学方法的运用,是离不开对史料的运用的,尤其是学生对史料的运用。
随着中考综合文科开卷考试形式的实行,正确使用多媒体,充分发挥它的效能,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多媒体;历史知识;知识结构
长期以来历史课给人的印象是枯燥、乏味的,课堂死气沉沉,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自己的知识结构,在课堂上缺乏主动参与性。由于历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而且又具有过去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少之又少,这种情况下,学生过分地依赖历史教师和历史课本,久而久之就形成枯燥、乏味、呆板的理论说教和单纯语言讲解的教学模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旧的、单调的教学模式,利用它可以充分解决学生历史知识匮乏的现状。
1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教师要根据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引导学生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知识储备,并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构建起自己的知识结构。学生只有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在大脑中有相关的知识,才能在课堂上各抒己见,更深刻地理解、探究问题。
如在要求学生预习“美国独立战争”时发现,学生对于两百多年前的美国一无所知,在他们眼里美国就只是一个富裕和自由的国家。为了使学生对美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笔者决定先让他们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让他们了解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及美国诞生的过程,美国面对经济实力明显占优势的英国为何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在复习“二万五千里长征”一课时,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原因,利用多媒体大屏幕展现红军长征的路线,让学生记住主要地理名称,学生很容易记住长征的路线,自己就会在心目中描绘红军长征路线,大屏幕的内容在学生心目中会根深蒂固。学生通过思考问题,并通过网络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自己的知识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拓展,知识结构不断完善。
另一方面利用网络中丰富的资源,课前构建学生知识体系的资料库,丰富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问题常常表现为思想上的困惑,现有认知水平与将要达到的认知水平的距离,使学生产生疑问。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如在教学“戊戌变法”一课时,笔者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究:(1)戊戌变法取得了哪些成就?(2)你对戊戌变法怎样评价?(3)戊戌变法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今天借鉴?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展开讨论,在讨论中互相学习增长知识。历史学科与多媒体、网络技术配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学科资源库、学习包、网络课件等,课堂上通过上网查询资料,布置网络作业,探索传统教学与现代技术取长补短的新途径。
2 注重各类历史资源的开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
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是“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幅挂图”,单纯地依靠教师的语言讲解,学生很难全面理解历史。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上的应用,历史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利用和开发各种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历史课程资源,如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字、图片、实物资料、文物古迹及近几年以历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让学生能够通过视觉、听觉等多方面去感受历史,了解历史,发现历史,研究历史,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增加历史课堂教学的生机与活力,达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
3 构建知识网络结构,让学生融汇知识体系
多媒体的出现,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很大的跨度,这个跨度是指教师在讲授某一内容时,知识点不会被局限在本节课的教学要点之内,它可以打破一节课的束缚,实现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融汇,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教学方法有它独特的好处,易于让学生回忆起前面所学的知识,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另外,还可以实现不同章节之间内容的对比,让学生通过比较来找出他们之间的异同点,以此培养学生比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实现知识的系统化,使一章的知识点处于一个网络结构中,教师只要提到任意一个知识点,然后根据该知识点进行拓展、延伸,最终展现出整章的知识结构。
如在向学生讲授“近代列强侵华史”的专题时,包括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北洋军阀时期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等史实,事件头绪多,时空跨度广,变化大,学生难掌握。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个课件,先向学生展示本专题的知识结构框架,可以设置热字或其他热对象,从而激活包含在各个知识结构层次中的具体内容(包括视频、动画、图片、文字等),使复杂而抽象的知识联系形象清晰,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这是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下难以做到的。还可通过课件的超级链接向学生提供一些与本课专题内容相关的世界史资料,将近代列强的侵华融入当时的世界背景中,扩充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更好地突破近代列强各个阶段侵华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这几个重点难点。
4 利用网络资源获取承载历史信息的材料,学生学习处理历史信息方面的知识
人们认识历史的前提是获取承载历史信息的材料(主要是文字材料),获取史料的过程也是掌握历史学习方法的过程。在对历史信息进行处理时,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储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学习历史的本来意义,甚至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对学历史感到厌倦。所以,要改变历史学习是对现成知识的记忆这种传统的模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使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得以统一,而不是分离。提倡把学习历史看做在研究和认识历史,这就要训练学生去掌握和理解历史的信息,注重史料的作用,通过对史料的汇集、整理、辨析、推论,把史料作为证据,用以解决历史的问题。所以,历史教学方法的运用,是离不开对史料的运用的,尤其是学生对史料的运用。
随着中考综合文科开卷考试形式的实行,正确使用多媒体,充分发挥它的效能,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