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 廖安丽
【机构】 四川南充市高坪区江陵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随着小学数学课程逐步深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大家关注、思考并探索的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谈一些粗浅认识,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课堂教学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培养良好的感情交流
学生喜欢某一学科在很大程度上与他喜欢的老师有关。怎样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呢? 我认为在课余时间要和学生多交流,像一位朋友那样去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的个人喜好,对学生要平等视之。另一方面,要有个人的人格魅力,在生活中、学习中,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使学生对老师充满自信和亲切感,在感情上彼此依赖。良好的情感交流使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融洽,配合默契,让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
二、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
现实生活犹如一个数学大课堂,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能碰到许多充满数学问题的内容。教学中融入这些内容,能使学生化枯燥为生动地学习知识。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这一堂课时,我设计了要学生自己动手算出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学生在掌握什么是周长的前提下,首先要动手量出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再把四条边的长度加起来,求出周长。在测量中学生会发现课本封面的对边相等。由此,出现了两个长加两个宽、长加宽的和乘二,多样化的计算解答。学生在老师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获得体验,并作类比、分析、归纳,渐渐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先天性差异,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在作业的提供上,为学生提供作业“套餐”,允许学生有自主选择,减少统一性,增加选择性。根据每天的教学情况,我将作业按难易程度由浅入深分为A、B、C三个层次。如在教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后,我设计了如下的作业:
A组:
1、一个长方形操场的长是100米,宽是30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B组:
1、一块长方形广告牌,长是20分米,宽是长的一半,它的周长是多少?
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80厘米,它的边长是多少?
C组:
1、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拆开以后改围成一个长是12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
2、从一张长是10厘米,宽是6厘米的长方形纸中,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练习,这种设计可避免作业的枯燥乏味,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四、建立师生互动关系,提高课堂有效性
和谐的气氛,是教育教学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知识创新的重要条件。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得到激活,从而把教和学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而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气氛是教师培养起来的,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兴趣和注意至关重要。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态度,双方情感的协调或建立愉快的信任和合作关系,需要以教师自身积极情感的建立为基础,以此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应给予积极的强化,如微笑、点头、重复和阐述学生的正确答案,说一些肯定和鼓励的话。教师不应该忽视或者嘲笑学生的错误反应,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数学课堂上,应当恰如其分地使用表扬性、鼓励性、激励性和幽默风趣性的语言来鼓舞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计算“119+59”这道题,教师可问:“这题要简便计算,谁会?”当学生纷纷举手时,说:“那就试试,还要看谁的方法多、妙。”当学生列举了很多种方法时,立即肯定:“你们真能干,找出这么多不同的方法。”对待经常回答问题出色却一时没说对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体态语言,眼睛稍微期待性的直视他:“是这样吗?”或“再想想。”既否定了回答又不伤自尊心。对于差一些的孩子,只要有勇气举手,即使回答出人意料时,教师还要大加赞赏。如此一来,课堂上用美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熏陶,是对学生的信任,对促进学生展示自已的能量有神厅的功能,更能有效促进课堂气氛围的融洽。课后,教师应该与每一位学生进行个人的、积极的交流,针对他们的作业内容、完成方式等说一些支持的话,并认真倾听和接受学生对教学的正确想法,不要只注意个别的学生。
教学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对教学而言,师生关系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与学的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尊重学生人格,热爱每一个学生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起分享理解,体验着生命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应该说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只是与孩子们共同参与学习、进步、成长中的首席代表。我们强调这些,也是新课程目标所十分期待的。
五、提高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课堂评价要以学生发展为宗旨,将自我评价、生生互评、师生互评、教师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语言方面不能单一的“对了”“不错”等,要多用“你真棒”“你真行”“向你学习”等有激情的语言。通过评价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良好的感情交流、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有效练习、建立师生互动关系、优化课堂教学评价等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培养良好的感情交流
学生喜欢某一学科在很大程度上与他喜欢的老师有关。怎样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呢? 我认为在课余时间要和学生多交流,像一位朋友那样去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的个人喜好,对学生要平等视之。另一方面,要有个人的人格魅力,在生活中、学习中,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使学生对老师充满自信和亲切感,在感情上彼此依赖。良好的情感交流使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融洽,配合默契,让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
二、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
现实生活犹如一个数学大课堂,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能碰到许多充满数学问题的内容。教学中融入这些内容,能使学生化枯燥为生动地学习知识。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这一堂课时,我设计了要学生自己动手算出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学生在掌握什么是周长的前提下,首先要动手量出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再把四条边的长度加起来,求出周长。在测量中学生会发现课本封面的对边相等。由此,出现了两个长加两个宽、长加宽的和乘二,多样化的计算解答。学生在老师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获得体验,并作类比、分析、归纳,渐渐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先天性差异,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在作业的提供上,为学生提供作业“套餐”,允许学生有自主选择,减少统一性,增加选择性。根据每天的教学情况,我将作业按难易程度由浅入深分为A、B、C三个层次。如在教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后,我设计了如下的作业:
A组:
1、一个长方形操场的长是100米,宽是30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B组:
1、一块长方形广告牌,长是20分米,宽是长的一半,它的周长是多少?
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80厘米,它的边长是多少?
C组:
1、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拆开以后改围成一个长是12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
2、从一张长是10厘米,宽是6厘米的长方形纸中,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练习,这种设计可避免作业的枯燥乏味,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四、建立师生互动关系,提高课堂有效性
和谐的气氛,是教育教学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知识创新的重要条件。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得到激活,从而把教和学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而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气氛是教师培养起来的,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兴趣和注意至关重要。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态度,双方情感的协调或建立愉快的信任和合作关系,需要以教师自身积极情感的建立为基础,以此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应给予积极的强化,如微笑、点头、重复和阐述学生的正确答案,说一些肯定和鼓励的话。教师不应该忽视或者嘲笑学生的错误反应,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数学课堂上,应当恰如其分地使用表扬性、鼓励性、激励性和幽默风趣性的语言来鼓舞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计算“119+59”这道题,教师可问:“这题要简便计算,谁会?”当学生纷纷举手时,说:“那就试试,还要看谁的方法多、妙。”当学生列举了很多种方法时,立即肯定:“你们真能干,找出这么多不同的方法。”对待经常回答问题出色却一时没说对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体态语言,眼睛稍微期待性的直视他:“是这样吗?”或“再想想。”既否定了回答又不伤自尊心。对于差一些的孩子,只要有勇气举手,即使回答出人意料时,教师还要大加赞赏。如此一来,课堂上用美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熏陶,是对学生的信任,对促进学生展示自已的能量有神厅的功能,更能有效促进课堂气氛围的融洽。课后,教师应该与每一位学生进行个人的、积极的交流,针对他们的作业内容、完成方式等说一些支持的话,并认真倾听和接受学生对教学的正确想法,不要只注意个别的学生。
教学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对教学而言,师生关系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与学的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尊重学生人格,热爱每一个学生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起分享理解,体验着生命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应该说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只是与孩子们共同参与学习、进步、成长中的首席代表。我们强调这些,也是新课程目标所十分期待的。
五、提高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课堂评价要以学生发展为宗旨,将自我评价、生生互评、师生互评、教师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语言方面不能单一的“对了”“不错”等,要多用“你真棒”“你真行”“向你学习”等有激情的语言。通过评价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良好的感情交流、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有效练习、建立师生互动关系、优化课堂教学评价等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