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刍议高中生物教学深化改革策略
【作者】 张 寒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第三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各门学科都在努力地尝试适应新的教学模式。高中生物学是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的一门学科,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一线教师要从师生关系、合作学习、情境设置、教学实验等多方面力求教学革新。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改革;方法
生物学是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培养合格公民和劳动者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几年来,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指导下,以“双优”为主要环节,充分利用教学的有利条件,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本文就生物课教学改革提出如下几点探索和设想。
一、培训提高生物教师,建立一支稳定的师资队伍
生物教师在数量上的不足和学历上的偏低,已经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障碍因素。培训提高教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对事业的深刻认识和坚强的责任心,是做好教学工作的根本保证。他们的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改成功的关键。城乡条件差是现实,但农村与大自然之间的天然联系和农村学生丰富的生产、生活方面的感性知识,却是搞好生物课教学的有利条件,只要教师努力,充分利用好这些有利条件,就可以弥补设备条件的不足。其次,是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应充分发挥教研组、年级组的功能,鼓励和调动教师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再次,无论是受过还是没受过专业训练的生物教师,都还存在一个培训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的问题。这方面也可着重研究大纲要求的生物实验,并针对学校现状,研究如何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开足演示实验,并创造条件开出学生实验。
二、优化教学内容,适应普及经济建设的需要
针对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缺乏乡土(地方)特色及灵活性差等不足,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策略:
1.根据“一纲多本”的精神,为完成国家教学计划的要求,在统一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弹性,给教师以适当“增、删、补、调”教材内容的余地和权利。
2.增补乡土或地方教材。组织教师编选乡土教材,突出地方、乡土特色,并通过乡土内容对学生进行国情、省情、乡情教育。
3.从学科特点出发,挖掘教材中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以及进化、生态、环境和法制等观念。
4.结合动、植物的生活规律,联系种植和养殖业的生产实际,渗透职业教育的因素,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有用、可信。
三、优化教学过程,着眼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
传统教学过程存在的主要弊端是: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唯理型教学模式;应考型教学模式。针对上述弊端,我们制定了优化教学过程的基本策略:
1.立足生物教育的现状,从抓教学的规范化入手,使教师按大纲要求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从最基本的方面做起。
2.引入活的生物或实物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内部动机。
3.采取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4.加强直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做到当堂消化。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不断熟悉和研究各种直观手段的特点、功能和最优组合,发挥其应有的教学功能。
四、培养合作学习,促进思维互动
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不只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还包括生生之间的互动。采取小组讨论、小组辩论、竞赛及游戏等方法有助于生生之间的活动。通过讨论,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互相启发,使研究的问题更加深入,使教学的重点更突出,难点更容易突破,同时也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扎实。通过讨论,亦可使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偏差和教师在传授知识上的不足得以充分暴露,获得可靠的反馈信息,使得“教”与“学”中的不足均得到有针对性的补救。多边活动既让学生各抒己见,扩大信息交流,又能锻炼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敏捷性、创造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重视实验方法,提高实验质量
中学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动手,而且要求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探索,所以实验课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主渠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实验现象,而这些现象可能是教材中没有的,教师应加以解释,以便指导学生正确的思路。教师应重视实验的方法,可对实验进行创造性改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演示实验一般都是教师动手,学生观察。由于教师有训练的实验技能,再加上充分准备,实验结果都较理想,这虽然有利于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但无形中会使学生的思想受到束缚。若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验技能不一致,实验容易出现各种与结论不符的结果,很容易引起学生对实验结论产生怀疑,从而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六、 面向全体学生,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1.将课堂表现评价与综合实践评价相结合。课外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发挥个人创新能力的天地,是对课堂教学的拓展补充,我们在评价时万万不可忽略。要让评价调动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要求。
2.将过程评价与课后评价相结合。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态固然重要,课后的学习习惯也是检验一个学生会不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如会不会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会不会对作业的错误进行反思改正,会不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等。
总之,高中生物教师只有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形式,优化教学手段,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才能提升教育潜能,拓宽思路,改变方法,以全新的思路、全新的方法投入到生物新课程改革中。
参考文献:
[1]林国海.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考试周刊,2011,(33).
[2]刘春光.生物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现代教育,2011,(10).
[3]吴克勤.生物实验教学探究[J].现代教育装备,2009,(09).
[4]何嘉莉.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新理念[J].中学生物教学参考,2010,(4).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改革;方法
生物学是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培养合格公民和劳动者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几年来,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指导下,以“双优”为主要环节,充分利用教学的有利条件,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本文就生物课教学改革提出如下几点探索和设想。
一、培训提高生物教师,建立一支稳定的师资队伍
生物教师在数量上的不足和学历上的偏低,已经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障碍因素。培训提高教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对事业的深刻认识和坚强的责任心,是做好教学工作的根本保证。他们的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改成功的关键。城乡条件差是现实,但农村与大自然之间的天然联系和农村学生丰富的生产、生活方面的感性知识,却是搞好生物课教学的有利条件,只要教师努力,充分利用好这些有利条件,就可以弥补设备条件的不足。其次,是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应充分发挥教研组、年级组的功能,鼓励和调动教师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再次,无论是受过还是没受过专业训练的生物教师,都还存在一个培训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的问题。这方面也可着重研究大纲要求的生物实验,并针对学校现状,研究如何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开足演示实验,并创造条件开出学生实验。
二、优化教学内容,适应普及经济建设的需要
针对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缺乏乡土(地方)特色及灵活性差等不足,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策略:
1.根据“一纲多本”的精神,为完成国家教学计划的要求,在统一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弹性,给教师以适当“增、删、补、调”教材内容的余地和权利。
2.增补乡土或地方教材。组织教师编选乡土教材,突出地方、乡土特色,并通过乡土内容对学生进行国情、省情、乡情教育。
3.从学科特点出发,挖掘教材中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以及进化、生态、环境和法制等观念。
4.结合动、植物的生活规律,联系种植和养殖业的生产实际,渗透职业教育的因素,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有用、可信。
三、优化教学过程,着眼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
传统教学过程存在的主要弊端是: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唯理型教学模式;应考型教学模式。针对上述弊端,我们制定了优化教学过程的基本策略:
1.立足生物教育的现状,从抓教学的规范化入手,使教师按大纲要求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从最基本的方面做起。
2.引入活的生物或实物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内部动机。
3.采取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4.加强直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做到当堂消化。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不断熟悉和研究各种直观手段的特点、功能和最优组合,发挥其应有的教学功能。
四、培养合作学习,促进思维互动
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不只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还包括生生之间的互动。采取小组讨论、小组辩论、竞赛及游戏等方法有助于生生之间的活动。通过讨论,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互相启发,使研究的问题更加深入,使教学的重点更突出,难点更容易突破,同时也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扎实。通过讨论,亦可使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偏差和教师在传授知识上的不足得以充分暴露,获得可靠的反馈信息,使得“教”与“学”中的不足均得到有针对性的补救。多边活动既让学生各抒己见,扩大信息交流,又能锻炼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敏捷性、创造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重视实验方法,提高实验质量
中学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动手,而且要求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探索,所以实验课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主渠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实验现象,而这些现象可能是教材中没有的,教师应加以解释,以便指导学生正确的思路。教师应重视实验的方法,可对实验进行创造性改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演示实验一般都是教师动手,学生观察。由于教师有训练的实验技能,再加上充分准备,实验结果都较理想,这虽然有利于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但无形中会使学生的思想受到束缚。若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验技能不一致,实验容易出现各种与结论不符的结果,很容易引起学生对实验结论产生怀疑,从而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六、 面向全体学生,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1.将课堂表现评价与综合实践评价相结合。课外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发挥个人创新能力的天地,是对课堂教学的拓展补充,我们在评价时万万不可忽略。要让评价调动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要求。
2.将过程评价与课后评价相结合。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态固然重要,课后的学习习惯也是检验一个学生会不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如会不会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会不会对作业的错误进行反思改正,会不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等。
总之,高中生物教师只有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形式,优化教学手段,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才能提升教育潜能,拓宽思路,改变方法,以全新的思路、全新的方法投入到生物新课程改革中。
参考文献:
[1]林国海.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考试周刊,2011,(33).
[2]刘春光.生物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现代教育,2011,(10).
[3]吴克勤.生物实验教学探究[J].现代教育装备,2009,(09).
[4]何嘉莉.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新理念[J].中学生物教学参考,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