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英语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作者】 刘绚丽
【机构】 山东省临沂第十二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告诉我们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课前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预习,学生可以了解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认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出疑难和困惑,带着问题进课堂,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听课效率。只有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他们才能积极地去实践,并持之以恒,最终养成预习的好习惯。课前预习很重要,如果一个学生预习不充分,直接导致了课堂上听课的效果差,做作业的速度变慢,课后复习的时间增加,同时还增加了错题管理的时间, 这样学生课外学习的时间就缩短了,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展 。
关键词: 英语 预习 重要性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告诉我们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课前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预习,学生可以了解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认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出疑难和困惑,带着问题进课堂,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听课效率。有些孩子开始也进行了预习,但很难坚持;有些孩子认为“预习没必要,反正老师要从头到尾讲一遍”;还有的觉得预习太难了,所以放弃了预习。我认为只有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他们才能积极地去实践,并持之以恒,最终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一、预习能够初步扫除下一步学习中的语言障碍,提高听课效率
各单元的学习都是从词汇入手的,可以说生词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障碍。对于这些障碍,一方面我们可以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加以分析;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借助字典和其他工具书,把生词的拼写、读音、词性、用法及例句记在笔记本上;对于课文,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课文内容的背景知识。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利用因特网、百科全书查找背景材料。这样在课堂上我们就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深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运用。并且预习后再听课,学生对于什么地方已学懂,什么地方还不会,已经心中有数。这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难于理解的知识上,从而加强了听课的目的性。这样,在预习中弄不懂的地方,他们会听得更专心。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为上课创造了有利的心理状态,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础。用教育学的理论说,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变被动为主动。这样一来,自然就提高了听课的效率。
二、预习能够让学生明确当堂课的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检查学习目标是否完成
学生要根据教师的教学规律,掌握和了解教师下一节课要教授的内容以及学习目标;课前有针对性的预习,培养自己预习的习惯,例如,人教版初中英语新教材中,每上到 ‘SectionA-3a和SectionB-2b’部分时,学生第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应当是:1、要解决生词的拼写和读音。2、弄清短语和句子的含义,熟读短文。3、对短文的大意有所了解。4、完成一定的配套练习。这样学生就会在课前通过听录音,跟录音拼读单词和词组,跟录音拼读短文,解决语音语调问题。查辞典,阅读课文内容,理解大意,对照题目去阅读,力争对学习内容有较好的理解。在预习过程中,记录存在的问题,以便在课堂上及时解决,这样就能极大的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提高学习能力。当然,若以前没有预习的习惯,现在想改变方法,先预习后上课,也是可以的,但不能一下子全面铺开,每门功课都进行提前预习。这样做会感到时间不够用。显得非常紧张,不能达到预习效果。因此,刚开始预习时,要先选一两门自己学起来感到吃力的学科进行预习试点,等到尝到甜头,取得经验后,并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再逐渐增加学科,直到全面铺开。
三、预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环。课前预习,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当前,在校学生的负担普遍偏重,每天的课业完成后,实际上没有多少可以自由支配的空余时间。因此课前预习,所强调的并不仅是提前学习一遍,而是为了培养学生一种自觉的学习习惯和创造自学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把自学的精神贯穿到每一节课中去。课外预习的具体操作是这样的:教师在每节课下课前的3分钟布置预习内容,要求学生自学下节课知识,对于一些实践性作业则应该让学生亲自去实践、去感受、去体验、去查阅资料。遇到疑难,课后先以小纸条的形式交给老师。通过课前预习,有利于教师在备课中有的放矢,也有利于教师针对学生个性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般初中的孩子都是根据老师给出的提纲独自预习,这本身实际上就是孩子自主学习的一种体现。预习一般是独立地阅读和思考。在预习的过程中,孩子学习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更是孩子用所学知识去获得新知识的过程,这实际上是孩子在主动进行探索的过程,不经过自主实践,永远也提高不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如果一个学生能坚持进行预习,自主学习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学习效率也会提高。
四、预习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必须边读书边思考,在预习过程中他们将会发现很多疑问,学生的求知欲是很旺盛的,很自然会产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愿望;如果教师因势利导,适当加以启发与指点,他们将投入到科普读物的阅读中去,这大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例如,人教版初中九年级英语新教材Unit6,学生不但对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和现代技术的革新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学会了四大发明的英语单词。如果一个学生预习充分的话,课堂上听课的效率就会提高,做作业的速度就会变快,课后复习的时间相应缩短,而且错题管理的时间也就缩短了,这样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了,拓展知识面,从而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五、预习有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
有的人认为,只有复习才是巩固所学知识的方法,其实,预习也有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首先,因为预习中独自弄懂的内容,经过了积极思考,就难于遗忘。其次,因为预习中没有弄清的问题,经过了一番思考,听课时豁然贯通,会使你产生强烈的印象经久不忘。再次,因为预习中理解错误之处,听课中得到了纠正,有了正反两方面的对比,较之只有正面的认识,印象也会深刻得多。最后,因为如果预习没弄懂,课堂仍然没听懂,到专门请教老师时或复习时才彻底搞清楚的问题,经过三番五次钻研,花费不少心血,一般是很难忘却的。
六、预习有利于扭转学习被动的局面
学生一般对预习不够重视,除开对它的好处不了解,还因为感到时间不够用,没有功夫预习。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更没有预习的习惯。其实,预习有利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扭转学习被动的局面。
学习困难的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基础不牢,已学的知识不巩固,因此,听课中碰到的“拦路虎”比较多,难以跟上老师的思路,课后用于复习、做作业的时间也相应增加,而且不可能彻底掌握,以致愈学愈困难,造成“恶性循环”。为了扭转这种学习被动的局面,必须从眼下做起,提高每一堂课的听课质量,减少用于复习、做作业所费的时间。有效的办法,是争取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一门学得最差的学科进行预习。经过预习,一方面,由于复习了新课需要掌握的旧知识,扫除了听课中的一些障碍,课堂上可以听懂了,或基本上能全部理解了,这就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另一方面,因为上课听懂了,课后用于复习的时间相应减少,做作业的速度相应加快。预习虽然用掉了一些时间,但从听课、复习和作业的效率上得到了补偿。时间一长,就能赢得一定的时间,用在回头系统地复习过去学习这门学科时没有弄懂的地方,或遗忘了的地方,从而使学习逐步转为主动,学习成绩也相应会上升。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在学习中,这种准备就是“预习”。预习,好比在外出旅游之前看导游图,大概了解一下要游览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这是非常重要的。它对培养我们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因此,作为老师,我们要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努力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预习”这一环工作抓得好,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一来,就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
参考文献:
[1] 高敏 《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3年3月
[2] 杨良雄 试论英语教学[J] 外语教与学,2002(9)
[3] 周国彪 英语教学整体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 外语教与学,2003(5)
关键词: 英语 预习 重要性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告诉我们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课前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预习,学生可以了解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认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出疑难和困惑,带着问题进课堂,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听课效率。有些孩子开始也进行了预习,但很难坚持;有些孩子认为“预习没必要,反正老师要从头到尾讲一遍”;还有的觉得预习太难了,所以放弃了预习。我认为只有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他们才能积极地去实践,并持之以恒,最终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一、预习能够初步扫除下一步学习中的语言障碍,提高听课效率
各单元的学习都是从词汇入手的,可以说生词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障碍。对于这些障碍,一方面我们可以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加以分析;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借助字典和其他工具书,把生词的拼写、读音、词性、用法及例句记在笔记本上;对于课文,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课文内容的背景知识。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利用因特网、百科全书查找背景材料。这样在课堂上我们就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深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运用。并且预习后再听课,学生对于什么地方已学懂,什么地方还不会,已经心中有数。这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难于理解的知识上,从而加强了听课的目的性。这样,在预习中弄不懂的地方,他们会听得更专心。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为上课创造了有利的心理状态,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础。用教育学的理论说,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变被动为主动。这样一来,自然就提高了听课的效率。
二、预习能够让学生明确当堂课的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检查学习目标是否完成
学生要根据教师的教学规律,掌握和了解教师下一节课要教授的内容以及学习目标;课前有针对性的预习,培养自己预习的习惯,例如,人教版初中英语新教材中,每上到 ‘SectionA-3a和SectionB-2b’部分时,学生第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应当是:1、要解决生词的拼写和读音。2、弄清短语和句子的含义,熟读短文。3、对短文的大意有所了解。4、完成一定的配套练习。这样学生就会在课前通过听录音,跟录音拼读单词和词组,跟录音拼读短文,解决语音语调问题。查辞典,阅读课文内容,理解大意,对照题目去阅读,力争对学习内容有较好的理解。在预习过程中,记录存在的问题,以便在课堂上及时解决,这样就能极大的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提高学习能力。当然,若以前没有预习的习惯,现在想改变方法,先预习后上课,也是可以的,但不能一下子全面铺开,每门功课都进行提前预习。这样做会感到时间不够用。显得非常紧张,不能达到预习效果。因此,刚开始预习时,要先选一两门自己学起来感到吃力的学科进行预习试点,等到尝到甜头,取得经验后,并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再逐渐增加学科,直到全面铺开。
三、预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环。课前预习,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当前,在校学生的负担普遍偏重,每天的课业完成后,实际上没有多少可以自由支配的空余时间。因此课前预习,所强调的并不仅是提前学习一遍,而是为了培养学生一种自觉的学习习惯和创造自学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把自学的精神贯穿到每一节课中去。课外预习的具体操作是这样的:教师在每节课下课前的3分钟布置预习内容,要求学生自学下节课知识,对于一些实践性作业则应该让学生亲自去实践、去感受、去体验、去查阅资料。遇到疑难,课后先以小纸条的形式交给老师。通过课前预习,有利于教师在备课中有的放矢,也有利于教师针对学生个性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般初中的孩子都是根据老师给出的提纲独自预习,这本身实际上就是孩子自主学习的一种体现。预习一般是独立地阅读和思考。在预习的过程中,孩子学习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更是孩子用所学知识去获得新知识的过程,这实际上是孩子在主动进行探索的过程,不经过自主实践,永远也提高不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如果一个学生能坚持进行预习,自主学习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学习效率也会提高。
四、预习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必须边读书边思考,在预习过程中他们将会发现很多疑问,学生的求知欲是很旺盛的,很自然会产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愿望;如果教师因势利导,适当加以启发与指点,他们将投入到科普读物的阅读中去,这大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例如,人教版初中九年级英语新教材Unit6,学生不但对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和现代技术的革新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学会了四大发明的英语单词。如果一个学生预习充分的话,课堂上听课的效率就会提高,做作业的速度就会变快,课后复习的时间相应缩短,而且错题管理的时间也就缩短了,这样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了,拓展知识面,从而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五、预习有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
有的人认为,只有复习才是巩固所学知识的方法,其实,预习也有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首先,因为预习中独自弄懂的内容,经过了积极思考,就难于遗忘。其次,因为预习中没有弄清的问题,经过了一番思考,听课时豁然贯通,会使你产生强烈的印象经久不忘。再次,因为预习中理解错误之处,听课中得到了纠正,有了正反两方面的对比,较之只有正面的认识,印象也会深刻得多。最后,因为如果预习没弄懂,课堂仍然没听懂,到专门请教老师时或复习时才彻底搞清楚的问题,经过三番五次钻研,花费不少心血,一般是很难忘却的。
六、预习有利于扭转学习被动的局面
学生一般对预习不够重视,除开对它的好处不了解,还因为感到时间不够用,没有功夫预习。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更没有预习的习惯。其实,预习有利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扭转学习被动的局面。
学习困难的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基础不牢,已学的知识不巩固,因此,听课中碰到的“拦路虎”比较多,难以跟上老师的思路,课后用于复习、做作业的时间也相应增加,而且不可能彻底掌握,以致愈学愈困难,造成“恶性循环”。为了扭转这种学习被动的局面,必须从眼下做起,提高每一堂课的听课质量,减少用于复习、做作业所费的时间。有效的办法,是争取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一门学得最差的学科进行预习。经过预习,一方面,由于复习了新课需要掌握的旧知识,扫除了听课中的一些障碍,课堂上可以听懂了,或基本上能全部理解了,这就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另一方面,因为上课听懂了,课后用于复习的时间相应减少,做作业的速度相应加快。预习虽然用掉了一些时间,但从听课、复习和作业的效率上得到了补偿。时间一长,就能赢得一定的时间,用在回头系统地复习过去学习这门学科时没有弄懂的地方,或遗忘了的地方,从而使学习逐步转为主动,学习成绩也相应会上升。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在学习中,这种准备就是“预习”。预习,好比在外出旅游之前看导游图,大概了解一下要游览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这是非常重要的。它对培养我们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因此,作为老师,我们要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努力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预习”这一环工作抓得好,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一来,就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
参考文献:
[1] 高敏 《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3年3月
[2] 杨良雄 试论英语教学[J] 外语教与学,2002(9)
[3] 周国彪 英语教学整体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 外语教与学,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