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高中数学“双基”训练需要厘清的几个关系
【作者】 郭圣荣
【机构】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第四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要明确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思路,改变以前我国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懂得数学的价值、认识数学的思想方法、增强学习自信心以及学会交流。要注重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将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的形成融为一体,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尤其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关键词:高中数学 打好“双基” 思路 几个关系
在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怎样为学生打好“双基”?鉴于“双基”内涵的变化,其方法、思路也应随之变化。必须要明确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思路,改变以前我国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懂得数学的价值、认识数学的思想方法、增强学习自信心以及学会数学地交流重视不够的情况,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整合,注重时代、社会对数学学科的要求,注重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将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的形成融为一体,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尤其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一)正确处理“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要使学生打好“双基”,必须既重视教学的过程也重视教学的结果,不能让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或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因为,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没有体验、没有深刻理解的结果,不追求结果的过程是缺乏价值和意义的过程。
一是要努力揭示数学的本质,要返璞归真,强调对数学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方法的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教学“要讲推理,更要讲道理”,应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让学生理解数学基本概念与结论的来龙去脉,从而体会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方法,追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足迹,把数学的艺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例如对导数概念的理解,可通过实例,让学生经历从平均变化率过渡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通过求瞬时变化率让学生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和意义,体会导数的思想及内涵。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如函数、向量方法、空间观念、数形结合思想、随机观念、算法等)要贯穿高中数学的始终,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尤其是蕴涵在显性知识中的思想方法,尽管是隐性知识,却是打开数学宝库的“金钥匙”,一定要注意揭示和总结。二是要注意适度形式化。形式化是数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学习形式化的表达和应用也是一项基本要求,比如对一些数学法则、公式、结论的应用,应当使学生熟练掌握。这种形式化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对有关数学概念和思想方法的体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总结归纳,而掌握的规律性。如果学生只限于记忆形式化的表达,而忽视了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就会将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活动淹没在形式化的海洋里。三是要重视思维训练和基本技能训练。选择适当的形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运算求解、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使思维的广阔性、严密性、发散性、深刻性、批判性、独创性等品质得到充分发展,以形成理性思维,学会批判性思考。同时,要重视运算、作图、推理、数据处理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四是要注意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对数学整体的认识。
(二)正确处理“打好双基”与“力求创新”的关系
基础与创新是学习数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也是《课程标准》中充分强调的。有人认为这是矛盾的两方面,培养创新精神会影响“双基”。其实不然,这种想法仍是源于对“双基”认识的不正确。从社会发展来看,创新精神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当然也是“双基”的内容。我们要在打好基础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自始至终体现创新精神,这二者不是割裂的,而是一致的。
(三)正确处理“打好双基”和发展情感、价值观的关系
《课程标准》还有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融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于课程中。事实上,情感、意志在人的成长中起着动力作用,承担着定向、维持、调节等任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明确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世界观的过程。”可见,打好“双基”与激发学习兴趣、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崇尚数学思考的理性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完全一致、相辅相成的,学生学习情感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也是基础的构成部分,在教学中应把知与情融为一体。
一是要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数学学科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比如结合课程内容介绍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欧几里得建立公理体系的思想方法对人类理性思维、数学与科学发展的重大影响;笛卡儿创立的解析几何,牛顿、莱布尼兹创立的微积分,以及它们在文艺复兴后对科学社会、人类思想进步的推动作用;计算机的产生和对社会进步的作用;等等。二是要多介绍数学家的创新精神和奋斗拼搏史,充分展示数学家为真理而献身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树立学习榜样。三是要创设良好的数学情境,努力为学生营造成功的环境。选题要注意可行性和刺激性,为不同学生设计不同要求的练习,让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学有价值的数学,引导学生知难而上,又都有成功的机会,个性得到张扬,从而树立学习信心。四是严格要求,以数学本身内含的科学思想体系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养成实事求是、认真勤奋、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和勇于克服困难、坚忍不拔的良好学风。要注意的是:数学文化的学习、情感的培养等,应主要结合教学内容逐渐渗透,要生动、有趣、自然,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知与情共同得到发展。
总之,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双基”的内涵,认真思考打好“双基”的方法与思路,只有这样,才能在新时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真正打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晓兰.浅谈数学教学中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J]. 新课程(上). 2011(05)
2 杜祥伟.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中计算机教学[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35)
3 蔡新花.边疆民族地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初探[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35)
关键词:高中数学 打好“双基” 思路 几个关系
在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怎样为学生打好“双基”?鉴于“双基”内涵的变化,其方法、思路也应随之变化。必须要明确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思路,改变以前我国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懂得数学的价值、认识数学的思想方法、增强学习自信心以及学会数学地交流重视不够的情况,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整合,注重时代、社会对数学学科的要求,注重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将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的形成融为一体,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尤其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一)正确处理“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要使学生打好“双基”,必须既重视教学的过程也重视教学的结果,不能让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或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因为,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没有体验、没有深刻理解的结果,不追求结果的过程是缺乏价值和意义的过程。
一是要努力揭示数学的本质,要返璞归真,强调对数学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方法的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教学“要讲推理,更要讲道理”,应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让学生理解数学基本概念与结论的来龙去脉,从而体会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方法,追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足迹,把数学的艺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例如对导数概念的理解,可通过实例,让学生经历从平均变化率过渡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通过求瞬时变化率让学生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和意义,体会导数的思想及内涵。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如函数、向量方法、空间观念、数形结合思想、随机观念、算法等)要贯穿高中数学的始终,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尤其是蕴涵在显性知识中的思想方法,尽管是隐性知识,却是打开数学宝库的“金钥匙”,一定要注意揭示和总结。二是要注意适度形式化。形式化是数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学习形式化的表达和应用也是一项基本要求,比如对一些数学法则、公式、结论的应用,应当使学生熟练掌握。这种形式化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对有关数学概念和思想方法的体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总结归纳,而掌握的规律性。如果学生只限于记忆形式化的表达,而忽视了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就会将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活动淹没在形式化的海洋里。三是要重视思维训练和基本技能训练。选择适当的形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运算求解、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使思维的广阔性、严密性、发散性、深刻性、批判性、独创性等品质得到充分发展,以形成理性思维,学会批判性思考。同时,要重视运算、作图、推理、数据处理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四是要注意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对数学整体的认识。
(二)正确处理“打好双基”与“力求创新”的关系
基础与创新是学习数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也是《课程标准》中充分强调的。有人认为这是矛盾的两方面,培养创新精神会影响“双基”。其实不然,这种想法仍是源于对“双基”认识的不正确。从社会发展来看,创新精神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当然也是“双基”的内容。我们要在打好基础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自始至终体现创新精神,这二者不是割裂的,而是一致的。
(三)正确处理“打好双基”和发展情感、价值观的关系
《课程标准》还有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融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于课程中。事实上,情感、意志在人的成长中起着动力作用,承担着定向、维持、调节等任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明确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世界观的过程。”可见,打好“双基”与激发学习兴趣、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崇尚数学思考的理性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完全一致、相辅相成的,学生学习情感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也是基础的构成部分,在教学中应把知与情融为一体。
一是要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数学学科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比如结合课程内容介绍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欧几里得建立公理体系的思想方法对人类理性思维、数学与科学发展的重大影响;笛卡儿创立的解析几何,牛顿、莱布尼兹创立的微积分,以及它们在文艺复兴后对科学社会、人类思想进步的推动作用;计算机的产生和对社会进步的作用;等等。二是要多介绍数学家的创新精神和奋斗拼搏史,充分展示数学家为真理而献身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树立学习榜样。三是要创设良好的数学情境,努力为学生营造成功的环境。选题要注意可行性和刺激性,为不同学生设计不同要求的练习,让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学有价值的数学,引导学生知难而上,又都有成功的机会,个性得到张扬,从而树立学习信心。四是严格要求,以数学本身内含的科学思想体系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养成实事求是、认真勤奋、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和勇于克服困难、坚忍不拔的良好学风。要注意的是:数学文化的学习、情感的培养等,应主要结合教学内容逐渐渗透,要生动、有趣、自然,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知与情共同得到发展。
总之,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双基”的内涵,认真思考打好“双基”的方法与思路,只有这样,才能在新时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真正打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晓兰.浅谈数学教学中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J]. 新课程(上). 2011(05)
2 杜祥伟.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中计算机教学[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35)
3 蔡新花.边疆民族地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初探[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