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打造生物高效课堂的碎思考

【作者】 谢福林

【机构】 重庆市合川云门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打造生物高效课堂是近年来新课改的基本要求,我们要想方设法,创新策略,做到多措并举,让学生良好方法得到生物科学素养惠及,为全面发展奠基。
  关键词:高中生物  高效课堂  创建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可能是仁者见仁。但无论哪种方法,虽殊途,但必须同归,落脚到教学有效性提高这个节骨眼上。现在,在大力倡导新课改,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中,我们虽然经历了几载探索,总结了一些实践经验,收获了一些理论成果。但真正惠及于一线教师的恐怕不多。又特别是教学方法严重存有“水土不服”怪病,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实际设计才能起作用的现象,又更让打造高效课堂策略有高深莫测之感。但在我们教研组的全体同仁的共同实践探索中,一些有效策略浮出水面。下面,我以生物教学为例,谈谈打造高效课堂的实践所获,希“砖出玉至”,以飨同仁。
  一、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过程预设
  古人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作为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活动,更需要加强课前的精心准备,做到科学定位目标,合理设计教学流程。
  (一)认真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终极追求,如果目标制定错误,或者过高过低,都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甚至让学生感觉不到学习快乐。例如,在“遗传与进化”模块教学时,新课标、新教材提出的本是这样的目标:了解遗传变异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生物进化观点。其间的几个目标动词,“了解”、“领悟”、“理解”,如果我们把“了解”目标升级为“理解”,这就加大了学生课业负担,会让有的学生“吃不消”,我们教学时自然也会多花时间、出重拳。这无疑就降低了教学有效性。相反,如果我们把“领悟”、“理解”目标降格为“了解”,那自然也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要科学定位教学目标。
  (二)合理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流程是落实教学预设的有效平台,是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阵地。其设计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关系到教学有效性是否能得到大幅提升。当然,不同课型,需求不一,教学流程也应不同。对于新授而言的课堂,我们要尊重构建主义的认知学说: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人际间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在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在遵循这样理念前提下,我们的课堂流程大抵可这样设计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作学习,自主探索---协作交流,释疑解难---汇报成果,解决问题---课外延伸,实践运用。这样的流程设计,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原则,也利于课堂良好教学效果提升,是一种比较常见而理想的教学流程设计。这种设计,在新课改的今天得到了拓展与“新解”(又起了别的名字),但核心没变,仍然散见于各个课堂。
  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联系生活教学是生物源于生活的基本要求,新课标在“教学理念”一栏中明确说到:“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这不仅指明了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还为我们指明了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坚持这种“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学以致用理念,注重与现实生活结合,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生物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为此,我们一定要认真观察生活,找准生活和教材的切合点,以学生了解的生产现象和生活来讲解生物知识,并搭建平台让学生应用生物知识对生产和生活现象进行解释,从而使得生物教学知识变得更加丰富。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不再是以单纯性理论知识的讲解为主了。例如,在教学细胞吸水有关知识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创设生活化情境,在农业生产当中,倘若施肥过多,那么就能够发生“烧苗”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在腌制咸菜的时候,在腌制器具当中仅仅放置了盐与菜,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为什么在腌制器具当中出现了水分?教师提出这样的关于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问题,使得理论知识的讲解不再是单调和乏味的,教学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学生也深深地感受到了生产和生活跟生物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了生物知识的实用价值,从而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通过将生物知识跟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相联系,学生在学习兴趣的驱使下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有效性。
  三、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双模促进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践行的是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双主模式理念。其实践就是要求我们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与机会,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相互讨论提高重难点突破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此,我们可以在生物教学中,采取教师重点引导提示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如教学“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时,我们就可结合生物群落演示图设计一组探究题:①这个池塘中至少有多少个种群?②假如池塘中的肉食性鱼类大量减少,池塘中的种群数量将会出现什么变化?③相同的种群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还是有一定的联系的?④你所知道的不同的生物之间相互关系怎样?种间关系有什么积极的意义?⑤捕食、竞争和寄生是否会导致另一方完全消失?一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会对其他生物种群数量变化产生影响吗?以这样的一组探究题引领学生深入开展学习,较好地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以及综合能力提升,发挥了自主模式,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当然,打造高效课堂的方法远不止这些,但无论哪种方法,我们都应抱着务实态度,从教学内容和学情出发,创新研究,创新落实,让更好更适合自班学情的教学方法作用于学生,让学生获得良好生物科学素养培养,为学生成长奠基。
  参考文献:
  [1]温翠杰,打造高中生物的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4年。
  [2]宁卫.新课改下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
  [3]蒋国萍,谈高中生物复习中知识与能力的结合[J].中学生物学,2002年。
  [4]朱君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初探[J].中学生物教学,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