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提高教学有效性之匙探究
【作者】 颜永红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东方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课堂的高效不是一两个环节或手段的高效,而是整个流程、各个细节的有效集加。本文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创设教学情境、适当运用电教手段、及时开展课堂评价四个方面表述了作者实践心得。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有效性 提高
提高教学有效性是近年来新课改的重要关键词,也是一线教师孜孜不倦的奋斗目标。我们知道,课堂的高效不是一两个环节或手段的高效,而是整个流程、各个细节的有效集加。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创建高效课堂就需要我们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抓起,注重细节有效性,从而提高整个课堂的最终育人效果。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策略。
一、激发学生兴趣是有效的
兴趣是持续学习、主动学习的强劲动力。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心理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乐意为之,积极参与,主动建构;否则就会把学习视为一种负担,表现为置之不理。而学生又是学习主体,其学习效果怎样直接影响着教学有效性的高低,因此,我们要建设高效课堂,必然要把学生兴趣激发问题放在首位。传统多年实践证明,不注重学生兴趣,直奔主题的教学,看似简单易操作,但其效果是不理想的。所以,在创建高效课堂的今天,我们不能重蹈,只能创新,而激发学生兴趣就是有效一辙。必须把其作为教学首要目标并践行,只有提高激发的有效性,让学生更快投入到学习之中,并有效聚焦注意力,调动思维参与,这样的激发才能为高效课堂奠定兴趣和情感支撑。
二、教学情境创设是有效的
情境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的一系列教学事件,也称活动。在推进新课改的今天,情境成为了教师创建高效课堂的“依赖”,教学的各个环节、甚至细节都能找到情境“身影”。从多年实践来看,有效的情境应该是这样炼成的。
(一)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情境就是要根据面临的对象而设计,不能脱离教学对象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虽然教学情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我们要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他们生活实际创设。低、中年级的教学,我们可选择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情境,高年级教学,我们可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感染学生、吸引学生、教育学生。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数学源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是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产生的主要原因。实践中,我们可把生活引入课堂,创设创设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体验数学,逐步养成观察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实实在在有数学,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很有益处的。
三、电教手段运用是有效的
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电教手段入驻课堂,与数学教学结缘是由来已久的事。很多教师热衷,其原因就是因为多媒体不仅能营造图文并茂、影音辉映的教学情境,丰富知识呈现方式,拓展学生学习途径,还能快速突破教学重难点,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故而倍受喜爱。但从众多实践来看,并不是所有运用都是那么正确而有效。又特别是过分依赖多媒体,把教学当成放课件的行为,不但不能增效,反而在影响甚至阻碍师生互动对话。在电教与教学整合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电教”与“人教”还是有相当大的区别,它不能替代“人教”,这一点我们必须明白,“电教”进课堂的初衷是辅助,而不能主宰,更不能成为“机灌”课堂。有了这样理念,我们才能设计出适需的教学课件来,才不会在课件制作上节外生枝地多一些声音和动画元素来分散学生注意力。在运用时,我们才能做到适当适时。
四、课堂评价方式是有效的
英国教育家斯宾基认为:“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学生快乐学习体验来自哪里?简单地说就是教师热情的表扬、赏识的评价和同学赞许的目光。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鼓励学生,让学生感悟成功的幸福,对未来充满自尊心和自信心。正确的评价不仅可以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实现自我,还能促使学生不断努力,主动克服学习困难。实践中,我们在评价学生时,要真诚,语言要准确明了,恰如其分,如当学生准确回答一个问题时,我们要给予“很好、很棒、不错、会动脑筋”等赏识的话语,并同时辅以温馨的体态暗示评价,如对表现好的孩子可以竖起大拇指,学生回答问题出色的,还可摸摸头进行肯定或安慰。这些看似廉价的语言和动作,却能在学生内心点燃起幸福的火花,暖遍其全身,甚至其一生。我们通过这样及时有效的评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欲望,让学生有成功的收获,还增进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了课堂活跃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当然,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很多,但从每一个细节都是抓起并抓牢是上乘之策。在大力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的今天,各项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滚滚而至的今天,我们只有怀揣创新之心,务实之意,多学习,多借鉴,才能觅寻到更加适合而高效的教学策略来,为学生具有良好数学素养培养助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马春苗,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2年。
[2]麻炳铃,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研究,2008年。
[3]何丽翚,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体会[J].吉林教育,2010年。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有效性 提高
提高教学有效性是近年来新课改的重要关键词,也是一线教师孜孜不倦的奋斗目标。我们知道,课堂的高效不是一两个环节或手段的高效,而是整个流程、各个细节的有效集加。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创建高效课堂就需要我们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抓起,注重细节有效性,从而提高整个课堂的最终育人效果。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策略。
一、激发学生兴趣是有效的
兴趣是持续学习、主动学习的强劲动力。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心理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乐意为之,积极参与,主动建构;否则就会把学习视为一种负担,表现为置之不理。而学生又是学习主体,其学习效果怎样直接影响着教学有效性的高低,因此,我们要建设高效课堂,必然要把学生兴趣激发问题放在首位。传统多年实践证明,不注重学生兴趣,直奔主题的教学,看似简单易操作,但其效果是不理想的。所以,在创建高效课堂的今天,我们不能重蹈,只能创新,而激发学生兴趣就是有效一辙。必须把其作为教学首要目标并践行,只有提高激发的有效性,让学生更快投入到学习之中,并有效聚焦注意力,调动思维参与,这样的激发才能为高效课堂奠定兴趣和情感支撑。
二、教学情境创设是有效的
情境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的一系列教学事件,也称活动。在推进新课改的今天,情境成为了教师创建高效课堂的“依赖”,教学的各个环节、甚至细节都能找到情境“身影”。从多年实践来看,有效的情境应该是这样炼成的。
(一)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情境就是要根据面临的对象而设计,不能脱离教学对象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虽然教学情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我们要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他们生活实际创设。低、中年级的教学,我们可选择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情境,高年级教学,我们可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感染学生、吸引学生、教育学生。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数学源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是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产生的主要原因。实践中,我们可把生活引入课堂,创设创设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体验数学,逐步养成观察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实实在在有数学,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很有益处的。
三、电教手段运用是有效的
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电教手段入驻课堂,与数学教学结缘是由来已久的事。很多教师热衷,其原因就是因为多媒体不仅能营造图文并茂、影音辉映的教学情境,丰富知识呈现方式,拓展学生学习途径,还能快速突破教学重难点,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故而倍受喜爱。但从众多实践来看,并不是所有运用都是那么正确而有效。又特别是过分依赖多媒体,把教学当成放课件的行为,不但不能增效,反而在影响甚至阻碍师生互动对话。在电教与教学整合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电教”与“人教”还是有相当大的区别,它不能替代“人教”,这一点我们必须明白,“电教”进课堂的初衷是辅助,而不能主宰,更不能成为“机灌”课堂。有了这样理念,我们才能设计出适需的教学课件来,才不会在课件制作上节外生枝地多一些声音和动画元素来分散学生注意力。在运用时,我们才能做到适当适时。
四、课堂评价方式是有效的
英国教育家斯宾基认为:“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学生快乐学习体验来自哪里?简单地说就是教师热情的表扬、赏识的评价和同学赞许的目光。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鼓励学生,让学生感悟成功的幸福,对未来充满自尊心和自信心。正确的评价不仅可以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实现自我,还能促使学生不断努力,主动克服学习困难。实践中,我们在评价学生时,要真诚,语言要准确明了,恰如其分,如当学生准确回答一个问题时,我们要给予“很好、很棒、不错、会动脑筋”等赏识的话语,并同时辅以温馨的体态暗示评价,如对表现好的孩子可以竖起大拇指,学生回答问题出色的,还可摸摸头进行肯定或安慰。这些看似廉价的语言和动作,却能在学生内心点燃起幸福的火花,暖遍其全身,甚至其一生。我们通过这样及时有效的评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欲望,让学生有成功的收获,还增进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了课堂活跃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当然,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很多,但从每一个细节都是抓起并抓牢是上乘之策。在大力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的今天,各项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滚滚而至的今天,我们只有怀揣创新之心,务实之意,多学习,多借鉴,才能觅寻到更加适合而高效的教学策略来,为学生具有良好数学素养培养助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马春苗,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2年。
[2]麻炳铃,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研究,2008年。
[3]何丽翚,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体会[J].吉林教育,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