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激趣策略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杨 暘
【机构】 重庆市合川云门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兴趣虽是非智力因素,但在人的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往往是学生取得学习成功的动力支撑和强力保证。对于高中学生,在不乏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前提下,我们务必培养兴趣,使其产生“我要学”的情感内驱。
关键词:高中生物 学习兴趣 激发
前苏联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的确,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是学生“我要学”的情感内驱。当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因此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华罗庚之语)。因此,我认为对于高中阶段学生学科多,压力大,更应注重他们学习兴趣激发,让他们在兴趣支撑下感受到学习快乐而没有负担。但很多教师为了赶进度,往往开课便直奔主题教学,忽视学生兴趣激发,这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学生效果不好。在大力倡导新课改的今天,我们教者多术首先就应该体现在有丰富的激趣策略。
一、营造师生情感交融学习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利珀说到:“宽松和生动活泼的气氛,可以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并指导行为。”高中学生对学习目的、意义虽然有一定认识,但很多时候还是仅凭个人喜好来决定对学科学习的投入程度,对感兴趣的学科就会投入很多注意力,拥有无限的学习热情。而对于不感兴趣的学科丝毫不愿付出。因此,加强学生对生物学科情感就成为生物教学的首要任务。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可从两个方而着手。一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古人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师生之间融洽的情感交融至关重要。为此,我们教师要抛弃师道尊严旧观念,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师生关系,调整自身角色,努力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加强师生交流沟通。我们要用行动感染学生,和学生进行接触交流,促进师生情感交融,拉近彼此心灵距离,使师生相处如朋友般融洽。课堂中实施爱的教育,多关爱学生,从个性特点、生活习惯、心理素质等方面多辅导,关心其学习与生活,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让学生在学习上、校园生活上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关心,从而自觉学生物。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生物知识源于生活,是生活现象的理性概括。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告诉我们,“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应成为我们学、用的重要法则,只有坚持这样的学与用,我们学生才可能放下书本,学以致用,去反哺生活,运用书中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而要实现此目的,我们最好办法就是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寓抽象的书本知识于生活中的生物现象中,让学生在感受生物学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的同时,感受到生物就在我们身边,生活离不开生物学知识的指导。而且,这样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强烈动机。实践中,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密切联系生活中的生物现象,让生硬的生物知识融入到学生现实的生物现象中,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各种生物问题和现象,从而获得应用知识的成就感,体会到知识的价值,体会到生物学的乐趣,如在学习“呼吸作用”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解释人为什么在剧烈运动后,会感觉到肌肉酸痛;在学了“光合作用”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解释为什么蔬菜大棚顶要用透明的无色塑料;学习了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方法后,教师可要求学生亲自尝试动手酿制果酒和果醋。这样的生活素材作教学引子,学生兴趣自然大增,兴高采烈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我要学”的主体,进而主动建构新知。
三、抓住学生好奇特征激趣
我们知道,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好奇心,他们往往会对大自然中的许多生物现象、生物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我们生物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尽量创造条件,多开展一些与生物相关的实验。因为学生通过做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可以体会到生物学的无穷魅力,可以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这样会充分诱发学生主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提高他们应用生物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会让他们掌握生物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学习“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建立大肠杆菌的平面培养实验,让学生亲自培养出微生物,然后再通过显微镜仔细观察,就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就可以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联系实际生活的能力。
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和“班班通”工程的有效落实,以智能电视、交互式电子白板为终端呈现的信息技术手段走进课堂,成为直观教学的有效载体。我们知道,信息技术手段教学,不仅能丰富知识呈现方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还能营造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影音辉映的教学氛围,既能激趣煽情,又能诱思导学,成为新课改中课堂教学“提效增质”的信赖手段。特别是在我们生物教学中,一些微观范畴的知识和不易快速观察的实验现象,我们都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或展示),使得抽象知识形象化、微观宏观化、静态动作化、无声语音化,既让教学趣味化,又能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材的难点和重点知识,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我们在讲解关于神经冲动传导知识的时候,倘若实施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板画为辅,口述为主,那么就难以形象生动地为学生呈现教学知识。而教师通过实施多媒体教学这种模式,就很容易地为学生呈现富有动态性和形象性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这使得单调的教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加深了学生的认知印象。与此同时,再由教师进行一些点拨,就有效地化解了教材的难点和重点知识,在愉悦轻松的教学氛围当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得以激发,从而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快速提升。
总之,实施兴趣激发策略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主动性,还能提高学生持续学习韧劲,激发不学不快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我们要坚持就用这种策略,最好将其进行到底,让每节课都有浓浓趣味,让学生兴致盎然地参与到生物知识的学习中来。
参考文献:
[1]王军龙,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成功(教育),2010年。
[2]陈丹、张颖之,高中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调查[J].学科教育,2003年。
[3]李红霞,如何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下),2014年。
关键词:高中生物 学习兴趣 激发
前苏联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的确,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是学生“我要学”的情感内驱。当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因此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华罗庚之语)。因此,我认为对于高中阶段学生学科多,压力大,更应注重他们学习兴趣激发,让他们在兴趣支撑下感受到学习快乐而没有负担。但很多教师为了赶进度,往往开课便直奔主题教学,忽视学生兴趣激发,这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学生效果不好。在大力倡导新课改的今天,我们教者多术首先就应该体现在有丰富的激趣策略。
一、营造师生情感交融学习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利珀说到:“宽松和生动活泼的气氛,可以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并指导行为。”高中学生对学习目的、意义虽然有一定认识,但很多时候还是仅凭个人喜好来决定对学科学习的投入程度,对感兴趣的学科就会投入很多注意力,拥有无限的学习热情。而对于不感兴趣的学科丝毫不愿付出。因此,加强学生对生物学科情感就成为生物教学的首要任务。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可从两个方而着手。一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古人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师生之间融洽的情感交融至关重要。为此,我们教师要抛弃师道尊严旧观念,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师生关系,调整自身角色,努力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加强师生交流沟通。我们要用行动感染学生,和学生进行接触交流,促进师生情感交融,拉近彼此心灵距离,使师生相处如朋友般融洽。课堂中实施爱的教育,多关爱学生,从个性特点、生活习惯、心理素质等方面多辅导,关心其学习与生活,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让学生在学习上、校园生活上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关心,从而自觉学生物。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生物知识源于生活,是生活现象的理性概括。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告诉我们,“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应成为我们学、用的重要法则,只有坚持这样的学与用,我们学生才可能放下书本,学以致用,去反哺生活,运用书中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而要实现此目的,我们最好办法就是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寓抽象的书本知识于生活中的生物现象中,让学生在感受生物学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的同时,感受到生物就在我们身边,生活离不开生物学知识的指导。而且,这样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强烈动机。实践中,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密切联系生活中的生物现象,让生硬的生物知识融入到学生现实的生物现象中,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各种生物问题和现象,从而获得应用知识的成就感,体会到知识的价值,体会到生物学的乐趣,如在学习“呼吸作用”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解释人为什么在剧烈运动后,会感觉到肌肉酸痛;在学了“光合作用”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解释为什么蔬菜大棚顶要用透明的无色塑料;学习了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方法后,教师可要求学生亲自尝试动手酿制果酒和果醋。这样的生活素材作教学引子,学生兴趣自然大增,兴高采烈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我要学”的主体,进而主动建构新知。
三、抓住学生好奇特征激趣
我们知道,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好奇心,他们往往会对大自然中的许多生物现象、生物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我们生物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尽量创造条件,多开展一些与生物相关的实验。因为学生通过做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可以体会到生物学的无穷魅力,可以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这样会充分诱发学生主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提高他们应用生物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会让他们掌握生物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学习“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建立大肠杆菌的平面培养实验,让学生亲自培养出微生物,然后再通过显微镜仔细观察,就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就可以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联系实际生活的能力。
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和“班班通”工程的有效落实,以智能电视、交互式电子白板为终端呈现的信息技术手段走进课堂,成为直观教学的有效载体。我们知道,信息技术手段教学,不仅能丰富知识呈现方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还能营造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影音辉映的教学氛围,既能激趣煽情,又能诱思导学,成为新课改中课堂教学“提效增质”的信赖手段。特别是在我们生物教学中,一些微观范畴的知识和不易快速观察的实验现象,我们都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或展示),使得抽象知识形象化、微观宏观化、静态动作化、无声语音化,既让教学趣味化,又能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材的难点和重点知识,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我们在讲解关于神经冲动传导知识的时候,倘若实施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板画为辅,口述为主,那么就难以形象生动地为学生呈现教学知识。而教师通过实施多媒体教学这种模式,就很容易地为学生呈现富有动态性和形象性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这使得单调的教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加深了学生的认知印象。与此同时,再由教师进行一些点拨,就有效地化解了教材的难点和重点知识,在愉悦轻松的教学氛围当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得以激发,从而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快速提升。
总之,实施兴趣激发策略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主动性,还能提高学生持续学习韧劲,激发不学不快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我们要坚持就用这种策略,最好将其进行到底,让每节课都有浓浓趣味,让学生兴致盎然地参与到生物知识的学习中来。
参考文献:
[1]王军龙,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成功(教育),2010年。
[2]陈丹、张颖之,高中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调查[J].学科教育,2003年。
[3]李红霞,如何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下),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