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现代教育技术与自主学习
【作者】 袁盛强
【机构】 通江县药铺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现代教育技术在自主学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重点说明了自主学习的特征、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及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自主学习;建构主义;多媒体技术;网络课程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围绕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在各大院校热烈地开展起来,在教员队伍中掀起了学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的热潮,切实为推动教改进程,培养新型人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本人认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教与学双方,教员的教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但是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学员积极主动的创新性学习才是实现创造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本文就现代教育技术如何促进自主学习谈谈个人看法。
一、 信息化社会引起学习观念的变化
学习总的来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维持性学习(或称适应性学习),它的功能在于获得已有的知识经验,以提高解决当前已经发生问题的能力;另一种是创新性学习,它的功能在于通过学习提高一个人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以迎接处理好社会日新月异发生的变化。”
长期以来,在院校教育中学员的学习类型很多是属于维持性学习类型,突出表现在学员深深陷入“三个中心”(课堂、教员、教材)的圈子里,以教员和教案为核心,学习者是按照教员所规定的内容和方法去学习,以公认的准则为基础,重视模仿继承。维持性学习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模式,在这种学习模式中,学员逐渐养成了过分依赖教员、机械学习、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维持性学习模式虽然也有它的合理性,培养了学员对现实社会的适应能力,但是这种学习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只有学会认知,把学习重点放在掌握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上,走自主创新学习之路,才能适应变化越来越快的环境,应付未来的挑战。
二、 自主学习的特征
创新思维是指以解决问题为前提,用独特的思维方法,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新知识的心理活动过程。创新能力是指实现创新思维所提出的新思想并形成社会或物质产品的能力。自主学习主要表现为参与性。
参与性是化个体思维为创新性的社会功能的实践。在基础教育中,参与性的教育和教学在于引导儿童、青少年具有团体的意识、行为和社会归属感、义务感、责任感。
三、 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
现代化教育技术不仅是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教育技术,而且包括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现代化教育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主张启发式教学,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最新理论基础——建构主义指导自主创新学习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认识论,反对机械反映论。它认为认识不是人脑对事物直接的、简单的反映,而是以原有知识为基础,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而成的。在认识论的基础上,建构主义提出了学习实质上是一种“意义建构”的独特观点,指出了学习是主体能动选择、主动建构的过程,其中心在于学生的“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社会已定义的知识和价值的共同建构,是通过社会建构的机会发生,通过与他人和环境的互动进行。这一观点强调了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于教师、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天才只有在自由的空气里才能自由自在地呼吸”。为了培养创造性思维,营造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主意识,相信每个学生都拥有巨大的智慧潜能和创造能力,倡导自主学习和自由探索。
2、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烈主张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从学习者个体出发,以人为本,真正把学习者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放在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的首位。教育既要关注那些可能成为“家”的少数学生,更要关心那些成为“匠”的多数学生。在教学中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研究差异,从每个学生的角度去引导学生的学习。
3、发展不断建构的认知过程
教学,归根到底是一种帮助和促进人成长的努力。教某人学习这些学科,主要并不是要他记住那些成果,而是要他参与建构知识的过程。我们教一个科目,并非要建立这个科目的许多小型活动图书馆,而是使每一个学生自己有条理的思考,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可见,建构主义理论把学习看作是一个不断建构和永恒发展的过程。
(二) 充分利用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设备作为认知工具进行自主学习。
1、运用多媒体技术情境化教学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虚拟生活中难以实现或高危险、高成本的实践活动。通过虚拟的实践活动,如模拟的化学实验、爆炸等,使抽象的学习内容形象化,为学生尽可能创设一个真实的情景,让学生的认知活动变得更生动、更有趣。
2、网络课程的建设与运用
目前网络课程主要为学习者提供两种不同学习环境:一是提供一个类似现实世界的虚拟环境(如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等);二是提供一个可以与他人进行通信、交流的社会环境(如:聊天室、专题论坛等)。 (下转第31页)
(上接第41页)
四、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多媒体技术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多媒体技术虽直观性强,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无形中形成新型的传统教学模式、新型的注入式教学,达不到多媒体的教学效果。
(二) 网络课程方面
1、重教学内容呈现,轻学习环境设计 现在很多网络课程都是文本教学材料或教师讲稿的简单呈现,没有给学习者设置模拟真实的学习情境。
2、导航系统不强
很多课程的组织是线性的,不是层次状或网状的,也不支持学习单元之间的查询、检索功能。
3、 缺少评价与反馈
目前网络教学的评价方式仅限于教师对学习者的评价(作业和考试),很少考虑学习者自身的评价、同伴的评价,而这两种对于学习者获得学习成就感非常有效。(作者单位:武警福州指挥学院)
参考文献:
[1]王锦化、孟庆华等.《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对我国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03,(1).
[2]薛国凤、王亚晖.《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评析》.高等教育研究,2003,(1).
[3]吴也显.《从维持性学习走向自主学习之路》
[4]张屹、祝智庭.《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2002,(1)
关键词:自主学习;建构主义;多媒体技术;网络课程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围绕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在各大院校热烈地开展起来,在教员队伍中掀起了学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的热潮,切实为推动教改进程,培养新型人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本人认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教与学双方,教员的教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但是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学员积极主动的创新性学习才是实现创造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本文就现代教育技术如何促进自主学习谈谈个人看法。
一、 信息化社会引起学习观念的变化
学习总的来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维持性学习(或称适应性学习),它的功能在于获得已有的知识经验,以提高解决当前已经发生问题的能力;另一种是创新性学习,它的功能在于通过学习提高一个人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以迎接处理好社会日新月异发生的变化。”
长期以来,在院校教育中学员的学习类型很多是属于维持性学习类型,突出表现在学员深深陷入“三个中心”(课堂、教员、教材)的圈子里,以教员和教案为核心,学习者是按照教员所规定的内容和方法去学习,以公认的准则为基础,重视模仿继承。维持性学习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模式,在这种学习模式中,学员逐渐养成了过分依赖教员、机械学习、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维持性学习模式虽然也有它的合理性,培养了学员对现实社会的适应能力,但是这种学习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只有学会认知,把学习重点放在掌握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上,走自主创新学习之路,才能适应变化越来越快的环境,应付未来的挑战。
二、 自主学习的特征
创新思维是指以解决问题为前提,用独特的思维方法,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新知识的心理活动过程。创新能力是指实现创新思维所提出的新思想并形成社会或物质产品的能力。自主学习主要表现为参与性。
参与性是化个体思维为创新性的社会功能的实践。在基础教育中,参与性的教育和教学在于引导儿童、青少年具有团体的意识、行为和社会归属感、义务感、责任感。
三、 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
现代化教育技术不仅是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教育技术,而且包括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现代化教育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主张启发式教学,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最新理论基础——建构主义指导自主创新学习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认识论,反对机械反映论。它认为认识不是人脑对事物直接的、简单的反映,而是以原有知识为基础,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而成的。在认识论的基础上,建构主义提出了学习实质上是一种“意义建构”的独特观点,指出了学习是主体能动选择、主动建构的过程,其中心在于学生的“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社会已定义的知识和价值的共同建构,是通过社会建构的机会发生,通过与他人和环境的互动进行。这一观点强调了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于教师、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天才只有在自由的空气里才能自由自在地呼吸”。为了培养创造性思维,营造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主意识,相信每个学生都拥有巨大的智慧潜能和创造能力,倡导自主学习和自由探索。
2、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烈主张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从学习者个体出发,以人为本,真正把学习者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放在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的首位。教育既要关注那些可能成为“家”的少数学生,更要关心那些成为“匠”的多数学生。在教学中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研究差异,从每个学生的角度去引导学生的学习。
3、发展不断建构的认知过程
教学,归根到底是一种帮助和促进人成长的努力。教某人学习这些学科,主要并不是要他记住那些成果,而是要他参与建构知识的过程。我们教一个科目,并非要建立这个科目的许多小型活动图书馆,而是使每一个学生自己有条理的思考,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可见,建构主义理论把学习看作是一个不断建构和永恒发展的过程。
(二) 充分利用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设备作为认知工具进行自主学习。
1、运用多媒体技术情境化教学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虚拟生活中难以实现或高危险、高成本的实践活动。通过虚拟的实践活动,如模拟的化学实验、爆炸等,使抽象的学习内容形象化,为学生尽可能创设一个真实的情景,让学生的认知活动变得更生动、更有趣。
2、网络课程的建设与运用
目前网络课程主要为学习者提供两种不同学习环境:一是提供一个类似现实世界的虚拟环境(如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等);二是提供一个可以与他人进行通信、交流的社会环境(如:聊天室、专题论坛等)。 (下转第31页)
(上接第41页)
四、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多媒体技术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多媒体技术虽直观性强,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无形中形成新型的传统教学模式、新型的注入式教学,达不到多媒体的教学效果。
(二) 网络课程方面
1、重教学内容呈现,轻学习环境设计 现在很多网络课程都是文本教学材料或教师讲稿的简单呈现,没有给学习者设置模拟真实的学习情境。
2、导航系统不强
很多课程的组织是线性的,不是层次状或网状的,也不支持学习单元之间的查询、检索功能。
3、 缺少评价与反馈
目前网络教学的评价方式仅限于教师对学习者的评价(作业和考试),很少考虑学习者自身的评价、同伴的评价,而这两种对于学习者获得学习成就感非常有效。(作者单位:武警福州指挥学院)
参考文献:
[1]王锦化、孟庆华等.《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对我国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03,(1).
[2]薛国凤、王亚晖.《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评析》.高等教育研究,2003,(1).
[3]吴也显.《从维持性学习走向自主学习之路》
[4]张屹、祝智庭.《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