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走出低年级朗读误区,让阅读教学健康起步
【作者】 王 川
【机构】 四川省平昌县粉壁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形式,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是否能够健康起步,更是直接关系到整个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益。而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主要就是朗读教学。这是因为朗读不仅是一种解读文本的方式,也是一种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有效方法。对于朗读,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项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而低年级又总是从朗读入手再逐渐进入默读的。看来,朗读成为贯串语文教学各个阶段的重要目标是不争的事实。
关键词:低年级 阅读教学 健康起步
朗读的作用没有人会轻易否定,而且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朗读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有人还把“书声朗朗”作为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之一。其实,中国语文教学更为重视朗读,这是由汉字、汉语的特点决定的。汉语以汉字为基础,汉字一字一音、一形一义,独立性很强,其具体会义得从上下文中体味。汉字又具有声韵之美,只有读之于口,方能“声与心通,声可求气,亦可传情”,从而形成强烈的语感:“言皆若出于吾之口,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因此,眼观其文,口诵其声,心想其意的朗读,自然就成了语文教学方法体系中的“读占鳌头”。
“读”在语文课堂上越来越“热”,这比之阅读教学多分析、少朗读的情形,实在是一大进步,但也不难发现“重视读”这一理念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上有不可忽视的“误区”,严重影响着阅读教学的健康起步。如何走出这种“无效朗读”的误区,还朗读教学于精彩呢?
一、少齐读,多自主读
阅读是学生个人通过语言文字吸收信息的一种活动。阅读的速度应由读者自己根据情况适当控制。容易理解的地方可以读得快些;不易理解的地方则可以读得慢些;有些含义深长的句子还可以停下来思考思考。如果把全班学生捆在一起齐读,势必使学生的注意力放到与别人协同一致上,就像一列横队向前齐步走时,每个人都要左顾右盼,以求步调一致。学生在齐读时是如此心态,哪能顾得上体会语言文字、读出思想感情呢?因此,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朗读训练主要应采取自主读的方式。尤其是自学性朗读,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
二、少讲解,多示范读
好的范读能以声传情,以声启智。在学生的朗读达不到老师标准时,老师该怎么办?老师何不抓住时机,亲自露上一手。让老师充满激情的范读来打动学生的心,用老师的情感来激活学生的情感,用老师的激情感染学生的激情,在老师的“以‘声’作则”的带动下,学生就能辨析自己与老师在语音、语调和情感上的差异,从中领悟正确与偏颇,语感也就悟出来了。这时老师的范读,好比教练指导运动员投球、跳高做的示范动作,具有更现实、更直接的指导作用,这比纯粹地告诉学生要读出什么语气效果要好得多!当然,教师也可以用放录音的办法或让朗读好的学生来范读。俗话说,先入为主。教师抓住启蒙阶段,对学生施以正确的朗读训练,对以后的语文教学可谓功莫大矣!
三、少重复读,多评议读
在学生朗读时,教师可以在一旁及时地送上感性的评价。如于永正老师在指导学生读童话《小稻秧脱险记》中,杂草被化学除草剂喷洒过后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了”这句话时,一学生没有理解课文的意思,读的声音很大。于老师笑着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产品。我再喷些化学除草剂吧!”说完,朝学生做了几个喷洒动作,全班学生哈哈大笑。在笑声中,学生的紧张感消除了,精神放松了,对课文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很快就把课文读得非常到位。在这个案例中,在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深、朗读基调把握不准时,于老师没有生硬地指导,机械地说教,而是以游戏般的动作、儿童化的语言,再加上亲切的微笑、殷切的期待,给学生以生动而深刻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心领神会,在妙趣横生中产生理解和顿悟,进而领悟了朗读的要领。这真是引而无声,导而无痕,学生在轻松愉悦中不知不觉就被领进读书的佳境。
四、少放任读,多品味读
“书声琅琅”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特征。但是要使学生的朗读达到“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程度,并不是仅仅靠传统的“读书百遍”就能奏效的。尤其是要求低年级学生把课文读出感情来,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朗读水平始终会在“原地踏步”。一次,听一位教师上《阳光》一课,仅仅理清了文章脉络后,她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还说:“有了阳光,我们的世界多美呀,请大家美美地读出来。”随后学生一起读课文,男女生对比读课文,小组比赛读课文,可不管怎么读,还是原来的唱读。课后,我问学生:“景色美在哪儿脑中有画面吗?”“哪些词句写出了景色美?”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诚然,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古训,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黑弄堂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朗读要注重对文章的感悟品味才对。
五、少单一读,多花样读
低年级学生有意识注意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往往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朗读时要想让他们主动投入,教师就要在朗读的形式上多想些花样,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示范读,个别读,小组读,配乐朗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竞赛读,自选读,限时读等,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的积极性。从读书的形式到内容都给学生以自由的空间,防止机械、重复、单调的死读书现象。
总之,朗读指导既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更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起步环节,它用有声语言来准确地传达文本的思想和情感,是促进课本语言内化的重要手段。当然,朗读作为一种学习手段,同时又是学习目的,其训练的过程既具科学性又须艺术性。所以朗读训练既不可操之过急,也不能流于形式。教师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周密的计划、合适的方法。这样,朗读教学之花必将开得更加鲜艳,阅读教学必将更具诱人的魅力!
关键词:低年级 阅读教学 健康起步
朗读的作用没有人会轻易否定,而且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朗读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有人还把“书声朗朗”作为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之一。其实,中国语文教学更为重视朗读,这是由汉字、汉语的特点决定的。汉语以汉字为基础,汉字一字一音、一形一义,独立性很强,其具体会义得从上下文中体味。汉字又具有声韵之美,只有读之于口,方能“声与心通,声可求气,亦可传情”,从而形成强烈的语感:“言皆若出于吾之口,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因此,眼观其文,口诵其声,心想其意的朗读,自然就成了语文教学方法体系中的“读占鳌头”。
“读”在语文课堂上越来越“热”,这比之阅读教学多分析、少朗读的情形,实在是一大进步,但也不难发现“重视读”这一理念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上有不可忽视的“误区”,严重影响着阅读教学的健康起步。如何走出这种“无效朗读”的误区,还朗读教学于精彩呢?
一、少齐读,多自主读
阅读是学生个人通过语言文字吸收信息的一种活动。阅读的速度应由读者自己根据情况适当控制。容易理解的地方可以读得快些;不易理解的地方则可以读得慢些;有些含义深长的句子还可以停下来思考思考。如果把全班学生捆在一起齐读,势必使学生的注意力放到与别人协同一致上,就像一列横队向前齐步走时,每个人都要左顾右盼,以求步调一致。学生在齐读时是如此心态,哪能顾得上体会语言文字、读出思想感情呢?因此,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朗读训练主要应采取自主读的方式。尤其是自学性朗读,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
二、少讲解,多示范读
好的范读能以声传情,以声启智。在学生的朗读达不到老师标准时,老师该怎么办?老师何不抓住时机,亲自露上一手。让老师充满激情的范读来打动学生的心,用老师的情感来激活学生的情感,用老师的激情感染学生的激情,在老师的“以‘声’作则”的带动下,学生就能辨析自己与老师在语音、语调和情感上的差异,从中领悟正确与偏颇,语感也就悟出来了。这时老师的范读,好比教练指导运动员投球、跳高做的示范动作,具有更现实、更直接的指导作用,这比纯粹地告诉学生要读出什么语气效果要好得多!当然,教师也可以用放录音的办法或让朗读好的学生来范读。俗话说,先入为主。教师抓住启蒙阶段,对学生施以正确的朗读训练,对以后的语文教学可谓功莫大矣!
三、少重复读,多评议读
在学生朗读时,教师可以在一旁及时地送上感性的评价。如于永正老师在指导学生读童话《小稻秧脱险记》中,杂草被化学除草剂喷洒过后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了”这句话时,一学生没有理解课文的意思,读的声音很大。于老师笑着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产品。我再喷些化学除草剂吧!”说完,朝学生做了几个喷洒动作,全班学生哈哈大笑。在笑声中,学生的紧张感消除了,精神放松了,对课文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很快就把课文读得非常到位。在这个案例中,在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深、朗读基调把握不准时,于老师没有生硬地指导,机械地说教,而是以游戏般的动作、儿童化的语言,再加上亲切的微笑、殷切的期待,给学生以生动而深刻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心领神会,在妙趣横生中产生理解和顿悟,进而领悟了朗读的要领。这真是引而无声,导而无痕,学生在轻松愉悦中不知不觉就被领进读书的佳境。
四、少放任读,多品味读
“书声琅琅”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特征。但是要使学生的朗读达到“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程度,并不是仅仅靠传统的“读书百遍”就能奏效的。尤其是要求低年级学生把课文读出感情来,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朗读水平始终会在“原地踏步”。一次,听一位教师上《阳光》一课,仅仅理清了文章脉络后,她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还说:“有了阳光,我们的世界多美呀,请大家美美地读出来。”随后学生一起读课文,男女生对比读课文,小组比赛读课文,可不管怎么读,还是原来的唱读。课后,我问学生:“景色美在哪儿脑中有画面吗?”“哪些词句写出了景色美?”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诚然,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古训,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黑弄堂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朗读要注重对文章的感悟品味才对。
五、少单一读,多花样读
低年级学生有意识注意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往往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朗读时要想让他们主动投入,教师就要在朗读的形式上多想些花样,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示范读,个别读,小组读,配乐朗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竞赛读,自选读,限时读等,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的积极性。从读书的形式到内容都给学生以自由的空间,防止机械、重复、单调的死读书现象。
总之,朗读指导既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更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起步环节,它用有声语言来准确地传达文本的思想和情感,是促进课本语言内化的重要手段。当然,朗读作为一种学习手段,同时又是学习目的,其训练的过程既具科学性又须艺术性。所以朗读训练既不可操之过急,也不能流于形式。教师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周密的计划、合适的方法。这样,朗读教学之花必将开得更加鲜艳,阅读教学必将更具诱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