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反思策略
【作者】 赵春梅
【机构】 山东省昌乐二中
【摘要】【关键词】
【正文】数学学习的本质是数学思考的过程,而数学思维就是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反思,反思能促使学生从不同方面多角度观察事物,质疑问题,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当今社会越来越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当前,高中数学课时数减少了,但教学内容未作相应调整。多数教师忙于赶进度,只注重讲解,很少进行自我反思完善,也忽略了引导学生对错误的反思,严重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创新的目的,我在反思教学中主要强化了以下几点:
一、教师自我反思完善
1、课前充分反思本节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反思自己对教学内容前后联系的把握程度。反思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制定目标是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基础,学生对本节课的适应程度如何。反思预设应用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是否必要。
2、我在课后总是及时反思分析那些干扰了本次课堂教学的非智力因素。反思自己设计的教学安排是否合理,主次是否分明,教学重点、难点是否突出,以及学科知识储备是否充足,课前预设是否必要,应对突发性事件是否机智等。反思教学用具应用是否得当,课堂提问效果如何。反思师生互动情况,学生参与程度等。记好教育笔记。
3、从听课中反思。观摩别人的教学,感受不同的授课模式、组织形式、教学风格等。借鉴别人的经验,从他人的教学中得到启发和提高。从他人的失误中吸取教训,少走弯路。
二、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挖掘思维潜力。反思是一种积极的探究行为,是培养创新性思维的可靠途径。
1、引导学生对典型题目进行反思变式。
我在解题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引导学生对典型题目进行反思,进行变式训练。即对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做出有效的变化,使其条件或形式发生变化,而本质特征却不变。通过变式练习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分析、比较、联系、深刻理解问题的结构,掌握解题策略。通过变式训练层层推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避免题海战术,减轻学生负担。
2、每解完一个题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反思解题过程 。
(1) 题中的条件是什么,待求结论是什么?隐含的条件是什么?是否有多余信息?过去解决过这类问题吗?
(2)引导学生反思在解题过程中是否注意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注意用旧知识去理解新知识,同时又用新知去解决旧问题。
3、引导学生反思解题方法
在每一次解题后,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解决问题中应用了哪些知识与哪些方法,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解答,是用直接法还是间接法,有哪些经验和教训。特别注意一题多解的训练。例如:求函数
通过分析比较这三种解法,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解法,拓宽解题思路,真正把握这类问题。
4、引导学生反思解题结果 。解完题后回过头来检验结果是否符合题意,符合实际,提高答案的正确率。
三、每次考试后我都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写好考试反思总结:
1.考试中你觉得满意的地方,任何一次考试,学生都应该有做得好的地方,比如:用排除法做对了一个不太会的选择题;用特殊值法做对了一个很难的填空题;时间很紧的情况下,做了两个解答题等等。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有时有些特殊或巧妙的方法,老师总是强调但学生不会应用,经过学生自己的总结,他会记得特别牢固,以后应用也会更加灵活,有的放矢,逐渐增加了他的自信,为以后得高考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特别是自己的“奇思妙解”一定要记下并反思深化。
2.考试中的不足。俗话说“有得必有失”,特别是高一高二,学生的知识体系还不完备,加之经验不足,往往考试中会遇到各种问题,甚至以前从未见过的问题,那么如何摆在心态,在考试中克服这些困难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想解决问题必先发现问题,而这又因人而宜,这个过程最好由学生发现(这比老师强调三五遍还要强,他自己发现问题记忆最为深刻)。有了学生的发现,就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兴趣和动力。
(1) 明显失误。如看错数字,计算出现差错,抄写错误,漏掉了单位等。针对这类错误要求学生多做一些考验耐心、细心的题目,就会减少这方面丢分。
(2)似是而非的错误是对知识记忆不牢、理解不深、思路不清、运用不灵活造成的。针对这方面的错误,要把各部分内容建立知识网络;全面、准确地把握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加强对易错、易混点的梳理;多角度、多方面地去理解问题的实质;体会数学思想和解题的方法;强化训练力求熟能生巧。
(3)由于不理解而无从下手的问题。在平时考试中遇到这类问题,要反思问题不能的症结所在,要先明确思路再把握具体问题,重视通解通法。
3.考试时间分配是否合理,书写是否清楚,学习工具应用是否熟练。
4.确定下次考试目标,选定恰当的竞争对手。
通过一个学期有意识的反思教学,我觉得以下几方面有了明显变化:师生反思意识增强了,逐渐形成反思习惯;经常性反思使自己的教学行为明显得到改善;学生思维更加缜密,解题思路得到拓宽;通过反思训练,学生对有些问题能提出初步的反思性见解,创新意识明显增强。总之,充分发挥反思教学的支点作用,必将撬动创新教育的极大发展。
一、教师自我反思完善
1、课前充分反思本节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反思自己对教学内容前后联系的把握程度。反思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制定目标是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基础,学生对本节课的适应程度如何。反思预设应用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是否必要。
2、我在课后总是及时反思分析那些干扰了本次课堂教学的非智力因素。反思自己设计的教学安排是否合理,主次是否分明,教学重点、难点是否突出,以及学科知识储备是否充足,课前预设是否必要,应对突发性事件是否机智等。反思教学用具应用是否得当,课堂提问效果如何。反思师生互动情况,学生参与程度等。记好教育笔记。
3、从听课中反思。观摩别人的教学,感受不同的授课模式、组织形式、教学风格等。借鉴别人的经验,从他人的教学中得到启发和提高。从他人的失误中吸取教训,少走弯路。
二、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挖掘思维潜力。反思是一种积极的探究行为,是培养创新性思维的可靠途径。
1、引导学生对典型题目进行反思变式。
我在解题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引导学生对典型题目进行反思,进行变式训练。即对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做出有效的变化,使其条件或形式发生变化,而本质特征却不变。通过变式练习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分析、比较、联系、深刻理解问题的结构,掌握解题策略。通过变式训练层层推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避免题海战术,减轻学生负担。
2、每解完一个题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反思解题过程 。
(1) 题中的条件是什么,待求结论是什么?隐含的条件是什么?是否有多余信息?过去解决过这类问题吗?
(2)引导学生反思在解题过程中是否注意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注意用旧知识去理解新知识,同时又用新知去解决旧问题。
3、引导学生反思解题方法
在每一次解题后,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解决问题中应用了哪些知识与哪些方法,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解答,是用直接法还是间接法,有哪些经验和教训。特别注意一题多解的训练。例如:求函数
通过分析比较这三种解法,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解法,拓宽解题思路,真正把握这类问题。
4、引导学生反思解题结果 。解完题后回过头来检验结果是否符合题意,符合实际,提高答案的正确率。
三、每次考试后我都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写好考试反思总结:
1.考试中你觉得满意的地方,任何一次考试,学生都应该有做得好的地方,比如:用排除法做对了一个不太会的选择题;用特殊值法做对了一个很难的填空题;时间很紧的情况下,做了两个解答题等等。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有时有些特殊或巧妙的方法,老师总是强调但学生不会应用,经过学生自己的总结,他会记得特别牢固,以后应用也会更加灵活,有的放矢,逐渐增加了他的自信,为以后得高考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特别是自己的“奇思妙解”一定要记下并反思深化。
2.考试中的不足。俗话说“有得必有失”,特别是高一高二,学生的知识体系还不完备,加之经验不足,往往考试中会遇到各种问题,甚至以前从未见过的问题,那么如何摆在心态,在考试中克服这些困难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想解决问题必先发现问题,而这又因人而宜,这个过程最好由学生发现(这比老师强调三五遍还要强,他自己发现问题记忆最为深刻)。有了学生的发现,就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兴趣和动力。
(1) 明显失误。如看错数字,计算出现差错,抄写错误,漏掉了单位等。针对这类错误要求学生多做一些考验耐心、细心的题目,就会减少这方面丢分。
(2)似是而非的错误是对知识记忆不牢、理解不深、思路不清、运用不灵活造成的。针对这方面的错误,要把各部分内容建立知识网络;全面、准确地把握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加强对易错、易混点的梳理;多角度、多方面地去理解问题的实质;体会数学思想和解题的方法;强化训练力求熟能生巧。
(3)由于不理解而无从下手的问题。在平时考试中遇到这类问题,要反思问题不能的症结所在,要先明确思路再把握具体问题,重视通解通法。
3.考试时间分配是否合理,书写是否清楚,学习工具应用是否熟练。
4.确定下次考试目标,选定恰当的竞争对手。
通过一个学期有意识的反思教学,我觉得以下几方面有了明显变化:师生反思意识增强了,逐渐形成反思习惯;经常性反思使自己的教学行为明显得到改善;学生思维更加缜密,解题思路得到拓宽;通过反思训练,学生对有些问题能提出初步的反思性见解,创新意识明显增强。总之,充分发挥反思教学的支点作用,必将撬动创新教育的极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