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

【作者】 陈官成

【机构】 广西玉林市博白县水鸣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提高素质能力的主渠道。但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这就是新课改所大力倡导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同时,《新课程改革纲要》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实施多种策略, 创设各种情景,为学生提供学习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才能做到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优化课堂教学环境,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创设合理的导入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以境生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可以说,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合理的导入情境应从以下几点创设:
  (1)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2)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3)创设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情境。(4)创设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情境
  2、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教学中教师要合理整合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因材选媒”,突出多媒体的辅助作用,淡化其“装饰”效应,通过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说,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推广使用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通过运用多媒体设计两辆不同的小汽车。一辆小汽车的轮子是用圆形做成的,一辆小汽车的轮子是用三角形做成的,让这两辆汽车赛跑,看看哪辆车跑得快。通过比较,学生很容易看出是圆形轮子的小汽车跑得快,同时,也知道了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也加深了对圆的知识的掌握。
  尽管现代化教学手段有诸多便利,但也决不能排斥或代替其它的教学手段,只有把现代化教学手段用得巧、用到位,才能真正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 
  3、创建多元化的学习模式。
  新的课程改革倡导的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数学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结合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多元学习方式。
  4、以人为本,强化管理,努力构建师生和谐氛围
  有效的管理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可靠保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时间和机会越多,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就越多、意愿就越强、有效教学的可能性就越大。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确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建立并维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新型师生互动关系,发扬教学民主,优化教学组织,既要尊重学生权利,又不放弃责任,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摒弃“教师控制+学生服从”的传统课堂秩序,建立与新课程目标一致的师生平等、人际和谐、共同参与、共同遵守、使问题行为最少化的课堂秩序,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转变课堂教学的策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有效教学的特征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是“范本”,是“凭借”。用教材教是把教材只是作为实现课程目标的手段和途径,教学的目的是用教材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是看教学的三维目标是否实现、通过教材的学习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如何,而不是看教材是否教完。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必要的、适当的缩减、扩充、调整、整合等加工处理。教师要深入地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设计教学、思考教法。只有对教材研究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变“单一教学”为“多元教学”。
  同样的教学内容以不同的教学思维进行教学,其效果是不一样的。新课程的教学倡导“问题——情境——建模——应用——拓展”这种思维展开式的教学方式,虽然走的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教学思路,但是却有益于创新性的培养。教学方式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课程目标是多元的,教学方式也应该是多元的。只有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才能够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方面有效进步和发展。
  3、从以“学生为主体”变为“师生双主体”。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着眼点的人本观念,教学活动由过去的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这无疑是个让人欣慰的“回归自然” 的转变。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学有学的主体,教有教的主体,学生、教师都是主体! 
  如果没有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就难有有效的课堂教学;同样,如果没有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积极引导,也不会有真正的有效课堂!教的主体的目的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的主体积极性,学生的主体性要靠教师的主体性去激发。只有“师——生、生——师”的相互辉映,教师才能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才能做到课堂的真正有效教学。
  三、及时有效地复习,深化教学的有效性。
  及时有效地组织学生复习,应该把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作为最基本的目标,想方设法加以落实。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地回忆和整理这些知识,帮助学生沟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结构合理的知识系统,再通过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这些知识,获得对这些知识的深刻理解,并熟练地掌握有关技能,以此深化教学的有效性。
  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改变我们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学生学习的关键是改进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做到有效性,正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永远的追求。只有课堂教学做到有效性,才能使课堂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