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如何优化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
【作者】 唐 俊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第十六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应不断更新,这样学生就更加有兴趣去学习电脑知识了。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优化。
关键词:小学计算机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探析
兴趣,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推动人去探求新知识,发展新的能力。那么,对小学生学习来说,兴趣更是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作为小学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再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优化。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的活动,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才能保证教学活动有效进行。“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只有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学生反过来才会给教师相应的积极的情感回报,由爱教师进而爱及他所教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在学习生活上关心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达对学生的爱。记得有一次,三一班有一名学生,他学习成绩很差,纪律涣散。我没有冷落他、指责他,而是在他众多的缺点后面发现了他喜欢计算机、爱助人的优点,并以此鼓励引导,让他担任计算机课代表的工作,在同学中帮他树立威信。同时在生活中,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和他促膝谈心,帮他解决各种烦恼和困惑;使他在自由的氛围里,把自己的心声,内心的苦恼及时向我倾诉。我也抓住每个契机,疏导和改变他的看法和感受。经过努力,这名学生自信了,活泼了,坚强了,他变得爱学习,各科成绩都赶上了其他同学。当然他也和我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二、抓首因效应,上好第一堂课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是学好一门课的内驱动力。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对于刚刚接触计算机的小学生来说,大家都怀着一种既神秘又好奇的心理,很想知道计算机是个什么东西?能用来干些什么?想切身体会一下操作计算机的乐趣。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充分利用首因效应,及时启发,将学生引入其乐无比的计算机世界。可以说,上好第一堂课是吸引学生今后学习这门课的关键。
首先,在教学《认识计算机》这一课时,我告诉学生计算机具有许多神奇的功能,至于有什么神奇功能暂不讲,让学生产生悬念。采取教学中置疑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使他们的思维活动高潮迭起。
其次,使学生在视、听、说过程中,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欲望。如将计算机的概念、组成等抽象化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展示成色彩鲜艳,中心突出的画面,并配之以声音强调计算机的组成部分,使其生动、直观地表现出来。接着进一步提问:“你们知道计算机有哪些功能?由哪些部分组成?”学生纷纷举手,兴奋地告诉我:“可以作为电视看,可以作为写字板写字,可以作为录音机听音乐……”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很浓,课堂气氛活跃,从而顺利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最后,通过我的演示,让学生掌握正确开机和关机的方法,并强调正确的操作方法对保护计算机显示器和主机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掌握正确开机和关机的操作步骤。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第一堂课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为今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注重上机操作能力,使学习兴趣持久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践操作极强的学科,应该说上机时间占75%,理论课只占25%。学生上机操作的过程是一个融阅读、理解思考和观察、验证于一体的过程。学生刚开始学习时还有兴趣,但慢慢地对计算机的热情就会下降,不感兴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设下疑难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上机实践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给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大力推行“发现式”教学,同时要保证学生充裕的上机时间,着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当学生通过自己的上机操作能够解答某一问题,必将会熟练掌握该项操作技能,增添一份喜悦之情,充满学习计算机的热情。
四、变换教学形式,活跃教学氛围
学生上计算机课,热情很高,每次上机操作实习课都提前到机房,但大多数学生上课是为了上网,或玩游戏、聊天、听音乐、看电影电视。在严密的监控之下,学生才不得不练习学过的内容。学生对学习计算机课的兴趣,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不是真正的兴趣。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真正的学习兴趣,可组织形式多样的小比赛。比如:看谁打字快、看谁排得好、看谁完成的质量高,这样可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五、发挥“小老师”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当“小老师”改变了传统的师生间单向传递知识的方式,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传授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对教学中的一些简单知识内容,而且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如在《画图》的教学中,事先告诉学生教学目标,让学生自己组织上课,学生就会按照自己的理解程度,备好课,以自己最好的教学方式,扮演“小老师”。同时,在上机操作课中,教师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这时让一部分操作较好的学生当“小老师”,对其他同学在上机过程遇到的一些难题给予解答,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共同激发学习兴趣。
六、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增强学习兴趣
我校从三年级已开始开设计算机课程,可按年级与学生的兴趣组织一些不同层次的兴趣小组,对学生进行重点培养。例如汉字输入、电脑语言教学等。学校也可通过各种竞赛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指法输入比赛”、“中文输入比赛”、“绘画比赛”等各类比赛,通过一系列的比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电脑操作水平,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总之,知识在不断更新,并且更新速度很快。所以学习电脑知识一定要紧跟时代,紧跟潮流。学校要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学习条件,让学生学得主动、活泼,这样,他们学习电脑的兴趣才会长久不衰。长此以往,一定会有所收益,同时,老师自己也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应不断更新,切实优化课堂教学,这样学生就更加有兴趣去学习电脑知识了。
关键词:小学计算机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探析
兴趣,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推动人去探求新知识,发展新的能力。那么,对小学生学习来说,兴趣更是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作为小学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再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优化。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的活动,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才能保证教学活动有效进行。“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只有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学生反过来才会给教师相应的积极的情感回报,由爱教师进而爱及他所教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在学习生活上关心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达对学生的爱。记得有一次,三一班有一名学生,他学习成绩很差,纪律涣散。我没有冷落他、指责他,而是在他众多的缺点后面发现了他喜欢计算机、爱助人的优点,并以此鼓励引导,让他担任计算机课代表的工作,在同学中帮他树立威信。同时在生活中,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和他促膝谈心,帮他解决各种烦恼和困惑;使他在自由的氛围里,把自己的心声,内心的苦恼及时向我倾诉。我也抓住每个契机,疏导和改变他的看法和感受。经过努力,这名学生自信了,活泼了,坚强了,他变得爱学习,各科成绩都赶上了其他同学。当然他也和我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二、抓首因效应,上好第一堂课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是学好一门课的内驱动力。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对于刚刚接触计算机的小学生来说,大家都怀着一种既神秘又好奇的心理,很想知道计算机是个什么东西?能用来干些什么?想切身体会一下操作计算机的乐趣。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充分利用首因效应,及时启发,将学生引入其乐无比的计算机世界。可以说,上好第一堂课是吸引学生今后学习这门课的关键。
首先,在教学《认识计算机》这一课时,我告诉学生计算机具有许多神奇的功能,至于有什么神奇功能暂不讲,让学生产生悬念。采取教学中置疑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使他们的思维活动高潮迭起。
其次,使学生在视、听、说过程中,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欲望。如将计算机的概念、组成等抽象化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展示成色彩鲜艳,中心突出的画面,并配之以声音强调计算机的组成部分,使其生动、直观地表现出来。接着进一步提问:“你们知道计算机有哪些功能?由哪些部分组成?”学生纷纷举手,兴奋地告诉我:“可以作为电视看,可以作为写字板写字,可以作为录音机听音乐……”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很浓,课堂气氛活跃,从而顺利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最后,通过我的演示,让学生掌握正确开机和关机的方法,并强调正确的操作方法对保护计算机显示器和主机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掌握正确开机和关机的操作步骤。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第一堂课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为今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注重上机操作能力,使学习兴趣持久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践操作极强的学科,应该说上机时间占75%,理论课只占25%。学生上机操作的过程是一个融阅读、理解思考和观察、验证于一体的过程。学生刚开始学习时还有兴趣,但慢慢地对计算机的热情就会下降,不感兴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设下疑难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上机实践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给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大力推行“发现式”教学,同时要保证学生充裕的上机时间,着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当学生通过自己的上机操作能够解答某一问题,必将会熟练掌握该项操作技能,增添一份喜悦之情,充满学习计算机的热情。
四、变换教学形式,活跃教学氛围
学生上计算机课,热情很高,每次上机操作实习课都提前到机房,但大多数学生上课是为了上网,或玩游戏、聊天、听音乐、看电影电视。在严密的监控之下,学生才不得不练习学过的内容。学生对学习计算机课的兴趣,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不是真正的兴趣。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真正的学习兴趣,可组织形式多样的小比赛。比如:看谁打字快、看谁排得好、看谁完成的质量高,这样可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五、发挥“小老师”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当“小老师”改变了传统的师生间单向传递知识的方式,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传授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对教学中的一些简单知识内容,而且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如在《画图》的教学中,事先告诉学生教学目标,让学生自己组织上课,学生就会按照自己的理解程度,备好课,以自己最好的教学方式,扮演“小老师”。同时,在上机操作课中,教师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这时让一部分操作较好的学生当“小老师”,对其他同学在上机过程遇到的一些难题给予解答,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共同激发学习兴趣。
六、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增强学习兴趣
我校从三年级已开始开设计算机课程,可按年级与学生的兴趣组织一些不同层次的兴趣小组,对学生进行重点培养。例如汉字输入、电脑语言教学等。学校也可通过各种竞赛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指法输入比赛”、“中文输入比赛”、“绘画比赛”等各类比赛,通过一系列的比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电脑操作水平,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总之,知识在不断更新,并且更新速度很快。所以学习电脑知识一定要紧跟时代,紧跟潮流。学校要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学习条件,让学生学得主动、活泼,这样,他们学习电脑的兴趣才会长久不衰。长此以往,一定会有所收益,同时,老师自己也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应不断更新,切实优化课堂教学,这样学生就更加有兴趣去学习电脑知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