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如何在科学课中加强学生“生生互动”能力的培养

【作者】 周家文

【机构】 湖北省郧西县上津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所谓”生生互动”是指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敢于发表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见解和主张,并敢于对别人的见解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从而形成课堂讨论的氛围,达到生生撞击的目的。采用这种形式,可以高效能,大面积地训练学舌的多种能力,达到学生之间平等竞争,互相启发,共同提高之目的。
  培养学生在科学课中善于质疑,敢于对老师和同学的见解提出疑问,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在科学课中尤为重要,自担任科学课以来,为了培养学生“生生互动”的能力,我从以下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究。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效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环节。如何在这种互动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呢?我们每一位教师,只有像特级教师章鼎儿老师那样,不断地从小事中,从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多思考,多探究,多实践,才能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真正改变教学观念,真正实践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要求。
  一、巧设序曲,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路在短时间内是否能够打开,能否讨论起来,发言是否踊跃,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情感有很大的关系。兴趣和情感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传统的教学,教师一般喜欢学生在课前预备时背背古诗、口诀,以及唱歌等,不能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达不到为课堂教学服务的目的。在科学课中,如何设计序曲,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为整个课堂教学服务呢?在《马铃薯是沉还是浮》这一课课前,我提前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分别在两个水杯里分别放了一个盐分和糖分,让学生通过摸来猜猜里面是什么。摸是一种比较重要的观察技能,再让五年级的学生,猜出口袋里放的是什么东西,说明猜测的理由,再把猜到的东西奖励给猜对的学生,这样,一开始就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为整堂课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相互讨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何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知识能力方面的特点,就必须与孩子们打成一片,时时弯下腰来倾听儿童的心声,一位高高在上的,居高临下的教师,绝对不会使他的课堂充满童趣。于是我们曾经为了研究如何让模型飞机飞得更远,而像孩子们那样一次又一次地试玩,曾经像孩子们一样在秋天时收集各种颜色和形状的落叶,并把他们当宝贝似地珍藏起来。所以我们的课堂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我们和学生一起享受师生互动的亲切感,对未知现象的神秘感,发现奥秘时的喜悦感,得到肯定(验证)时的成功感,同伴合作的支持感……使科学学习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二、启发思维,点拨开窍。
  启发思维,点拨开窍需要教师在启发的基础上进一步点拨。点拨,不是催促学生“快说”,而是逗引学生说话的欲望。方法有(1)教师带头打破僵局,抛“砖”引“玉”(2)指名让平时发言积极,思维敏捷的学生先发言。(3)事先指名个别学生稍微准备,在课堂上起带头作用。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明确指出,让探究成为儿童学习科学的主要活动,科学探究活动是以质疑、研究,发现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目的的活动,为了让孩子喜欢科学,乐于探究,如我在教《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时,为研究空气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学生提出了多种实验的方案。有的认为可以在烧瓶上套上气球,观察气球胀瘪现象;有的认为可以在烧瓶上塞上细玻璃管的塞子,将管口倒插入水中,观察水中的气泡或水槽里的水进入玻璃管的情况;有的认为可以在管口涂上肥皂液,观察肥皂液的变化等,我在“材料超市”里准备了充足的实验材料,让他们去选择,自己去设计,自己去尝试探索,使学生真正当了一回“小科学家”,品尝到成功的喜悦等等,在科学教学中充分的调动学生自行探索,自行设计方案的内在驱动力。使实验方案更能接近他们的生活,接近他们的已有的知识水平,充分培养他们的探究技能,课堂效果非常好。……我们现在处在知识经济时代,可谓科技日新月异,信息狂轰滥炸。我们根本不可能把样样东西都学会了,弄通了,再去传授给学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在有趣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学会科学,学会探究,才能适应当今社会,才可能积极主动地去掌握科学信息。
  三、生生质疑,引发争论
  生生质疑,引发争论是要教师善于煽风点火,使不同意见也有发表意见,例如“观察空气的存在”这个小实验,人人动手,让学生一方面把空杯子压进水里,然后慢慢地倾斜杯子,水把空气赶出来,冒出一串串气泡。通过实践引领学生更好地了解到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随时充满它所在的空间。又如讲什么是“浮力”时,我让学生做实验,把水槽中的木板往下按。问:“你的手感觉到什么?”“感觉到一种力。”“一种向上托起的力。”“那是一种什么力?”“浮力。”学生轻松地学会了新知识,了解了什么是浮力。??另一方面让学生交流对空气的感觉,发表自己的发现。有的说:“我用塑料袋捕捉空气,把砖扔到水中,砖的孔隙中有气泡逸出,证明空气确确实实在我们的周围到处存在。”有的说:“我通过尝一尝、闻一闻,体验到空气没有味道、没有气味。”有的说:“我用扇子扇动空气,使空气流动形成风,我体会到空气像水一样能流动。”有的说:“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因此,集体合作交流的思维,能有效地促使每个小组的成员由感性认识逐步向理性认识发展。经过辩论,去粗存精,去伪存真,逐步使学生对纷繁复杂的现象之间的关系,获得较深刻的理解,在培养探究能力的同时形成了一定水平层次的科学概念。通过讨论,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研究鉴别的能力、概括评价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四、尊重学生,顺思推进
  尊重学生,顺思推进,强调是要“顺着学生的思路推进”。?如教学《植物的根》一课,可先让学生提前在家把一株小树苗栽进一个透明的瓶内,装上水,做出标记,然后用眼观察。可能一个小时或几个小时看不到结果,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每天都坚持观察一次,过不了几天,学生就会发现“水少了!”由于所发现的问题是学生亲眼观察所得,所以他们异常兴奋。“为什么会减少呢?”教师抓住机会指导学生思考。“肯定被树苗喝了!”学生不假思索地说。“植物能喝水吗?它们用什么喝的呢?”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们纷纷动脑,作出了假设:根在喝水。接着教师鼓励他们自己动手实践,想出方法来证明根在“喝”水,并且能看见根在“喝”。不少学生想出在水中加红墨水,可以清楚地看到水是根在“喝”,并渗透到树苗的各个部位。
  总之,营造“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要启发学生生疑质疑,引导学生析疑解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就一直会处于积极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