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综合实践活动—让孩子的心里更阳光——浅谈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 马玉琴
【机构】 新疆巴州尉犁县第一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总是会听到很多家长在说:现在的孩子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做家长很累,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孩子。的确,从我多年的教育教学经历看来也是如此,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的问题是有起因的,单纯的说教已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当今孩子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作为我们的教育,又应做些什么呢?除了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综合实践活动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因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特点,使我们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学生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中,通过“心理健康活动——走向综合实践”与“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心理健康”,开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的心理更加阳光,积极性更高,提高了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有效性。
一、注重实践,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
研究与实践证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操作与体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成为一门说教课,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深入生活、在实践活动中加以训练、巩固。为此,我们倡导注重实践活动,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中、在“做”中真正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其中,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实现方式就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不仅在活动中蕴涵、传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还注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随时抓住问题作为教育契机开展生动、直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注重在生活中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去实践、体验等等。通过这些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受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使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的基本道理,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再一次真正落在实处。
二、积极参与,学会分享与合作,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综合性学科,不能当成一门具有独立知识体系的学科来“教”,它虽然有设计者的意图,却没有固定的程序和现成的材料,也没有能够复制的具体方法,所以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有灵活多样的课程实施策略,一个人的思维很有局限性。而团队的合作与智慧却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小组合作的形式往往被大家所认同。因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心理健康教育致力于学生社会化的发展,在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强调重全员参与,即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共同参与,合作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形式是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结合。其中合作学习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是学习的手段,也是学习的目的。比如在探究一年级下册“生活中的标志—-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这一活动过程中,搜集资料、合作交流显得很重要。但是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团队的概念和合作的意识,而每个人搜集到的资料是很有限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活动,需要老师边带边领形成团队概念,首先将一个目标分解,每个人干一小部分,共同完成一个大的任务。这样,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要处理与老师的配合、与同伴的合作、与社会的交往等一些关系,孩子们既学会了与他人合作,也学会了体贴、照顾他人。
三、和谐氛围是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润滑剂
懂得和谐氛围是综合实践教学的润滑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树立平等的意识,做学生真心的朋友。关心、接纳学生的行为表现,努力与学生建立亲密友好的朋友式的关系,积极营造和谐、宽松、民主、愉快的教学氛围。比如,在进行一年级下册探究与实践部分“童年里的快乐游戏”这一主题时,其中一个环节是“寻找和你想法、兴趣相同的伙伴组建活动小组”,问题一提出,同学们兴致盎然,七嘴八舌提出了许多的游戏,例如三个字、老鹰捉小鸡、丢手绢、捉迷藏等。孩子们的积极参与让我从中感受到他们视角的广泛和思维的活跃,但是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只能确定研究一、两个主题,于是把选择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他们通过小组和集体讨论,以投票的方式确定了所研究的问题。
让学生们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后,我还让他们自主地形成研究小组开展研究,宽松和谐的氛围促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体验,他们自信地带着轻松、愉悦的心境投入到活动去自主参与,学生创编出来的游戏别出心裁,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到无比的快乐。
四、生活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生命力
怎样把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发出的,适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展开的主题很好的实施,这也是我一直在尝试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须遵循源于生活的原则,学生确立的课题应来源于他们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我所任课的一年级五个班中,外来务工子女占了学生的三分之二,本地生往往条件相对比较优越,有足够的钱可以支配,不少孩子家中还有电脑。这样就形成了很大的差异性,而一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前的资料收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有网络上查找、生活中寻找、通过书籍查阅等,它决定着上课的质量,因为“巧妇难为无米只炊”啊,这也导致一部分学生内心开始彷徨,胆怯,自卑。在总结与交流活动上,我通过让不同收集形式的小朋友组合,各取所长,让他们发现各自收集材料的亮点,从而走出自卑,树立自信。这一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让孩子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进行反思与调控,他们在一次次的反思调控中更加清楚地认识了自我,了解了自己的心理现状,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心理构建。因此,让学生通过研究活动的调查、实验,通过参与活动,形成内心矛盾冲突,在解决内化矛盾的过程中矫正认知,获得触及心灵深处的感悟,一定会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因素。
但是,利用生活中的资源要因地制宜。生活中的资源很多,人也可以作为研究的资源,但是有时候应用得当就会取得好的效果,让学生产生愉悦心理,应用不当会适得其反。比如在探究一年级下册“家庭树”这一活动主题时,我在揭题中谈到“我们每小朋友都有疼爱我们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和我们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家……”,这时候一位男生举起了手,表情沉重,我不明就里就问:“有什么事情吗?”他说“我一点也不快乐,因为我的妈妈死了”。同时还有一位女生也举起了手,告诉我说总是有人告诉她自己是捡来的孩子,说这话时满眼的泪水。听了这话我很震撼,一阵心痛。我才意识到由于我的谈话话题不恰当,唤起了孩子内心世界的不良心理反应,产生了不愉快的情绪。这是我教育教学过程中失败的例子。这让我明白,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课程理念的生长点,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拓宽了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实现了教学的有效性,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培养健全的心理人格。让孩子无形中走出了自卑的阴影,逐步走向自信才是活动的目的。
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探索,教育将会越来越贴近孩子们的心灵。让孩子沐浴在阳光中,快乐、幸福地成长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方向!
一、注重实践,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
研究与实践证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操作与体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成为一门说教课,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深入生活、在实践活动中加以训练、巩固。为此,我们倡导注重实践活动,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中、在“做”中真正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其中,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实现方式就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不仅在活动中蕴涵、传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还注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随时抓住问题作为教育契机开展生动、直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注重在生活中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去实践、体验等等。通过这些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受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使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的基本道理,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再一次真正落在实处。
二、积极参与,学会分享与合作,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综合性学科,不能当成一门具有独立知识体系的学科来“教”,它虽然有设计者的意图,却没有固定的程序和现成的材料,也没有能够复制的具体方法,所以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有灵活多样的课程实施策略,一个人的思维很有局限性。而团队的合作与智慧却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小组合作的形式往往被大家所认同。因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心理健康教育致力于学生社会化的发展,在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强调重全员参与,即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共同参与,合作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形式是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结合。其中合作学习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是学习的手段,也是学习的目的。比如在探究一年级下册“生活中的标志—-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这一活动过程中,搜集资料、合作交流显得很重要。但是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团队的概念和合作的意识,而每个人搜集到的资料是很有限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活动,需要老师边带边领形成团队概念,首先将一个目标分解,每个人干一小部分,共同完成一个大的任务。这样,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要处理与老师的配合、与同伴的合作、与社会的交往等一些关系,孩子们既学会了与他人合作,也学会了体贴、照顾他人。
三、和谐氛围是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润滑剂
懂得和谐氛围是综合实践教学的润滑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树立平等的意识,做学生真心的朋友。关心、接纳学生的行为表现,努力与学生建立亲密友好的朋友式的关系,积极营造和谐、宽松、民主、愉快的教学氛围。比如,在进行一年级下册探究与实践部分“童年里的快乐游戏”这一主题时,其中一个环节是“寻找和你想法、兴趣相同的伙伴组建活动小组”,问题一提出,同学们兴致盎然,七嘴八舌提出了许多的游戏,例如三个字、老鹰捉小鸡、丢手绢、捉迷藏等。孩子们的积极参与让我从中感受到他们视角的广泛和思维的活跃,但是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只能确定研究一、两个主题,于是把选择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他们通过小组和集体讨论,以投票的方式确定了所研究的问题。
让学生们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后,我还让他们自主地形成研究小组开展研究,宽松和谐的氛围促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体验,他们自信地带着轻松、愉悦的心境投入到活动去自主参与,学生创编出来的游戏别出心裁,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到无比的快乐。
四、生活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生命力
怎样把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发出的,适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展开的主题很好的实施,这也是我一直在尝试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须遵循源于生活的原则,学生确立的课题应来源于他们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我所任课的一年级五个班中,外来务工子女占了学生的三分之二,本地生往往条件相对比较优越,有足够的钱可以支配,不少孩子家中还有电脑。这样就形成了很大的差异性,而一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前的资料收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有网络上查找、生活中寻找、通过书籍查阅等,它决定着上课的质量,因为“巧妇难为无米只炊”啊,这也导致一部分学生内心开始彷徨,胆怯,自卑。在总结与交流活动上,我通过让不同收集形式的小朋友组合,各取所长,让他们发现各自收集材料的亮点,从而走出自卑,树立自信。这一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让孩子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进行反思与调控,他们在一次次的反思调控中更加清楚地认识了自我,了解了自己的心理现状,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心理构建。因此,让学生通过研究活动的调查、实验,通过参与活动,形成内心矛盾冲突,在解决内化矛盾的过程中矫正认知,获得触及心灵深处的感悟,一定会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因素。
但是,利用生活中的资源要因地制宜。生活中的资源很多,人也可以作为研究的资源,但是有时候应用得当就会取得好的效果,让学生产生愉悦心理,应用不当会适得其反。比如在探究一年级下册“家庭树”这一活动主题时,我在揭题中谈到“我们每小朋友都有疼爱我们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和我们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家……”,这时候一位男生举起了手,表情沉重,我不明就里就问:“有什么事情吗?”他说“我一点也不快乐,因为我的妈妈死了”。同时还有一位女生也举起了手,告诉我说总是有人告诉她自己是捡来的孩子,说这话时满眼的泪水。听了这话我很震撼,一阵心痛。我才意识到由于我的谈话话题不恰当,唤起了孩子内心世界的不良心理反应,产生了不愉快的情绪。这是我教育教学过程中失败的例子。这让我明白,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课程理念的生长点,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拓宽了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实现了教学的有效性,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培养健全的心理人格。让孩子无形中走出了自卑的阴影,逐步走向自信才是活动的目的。
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探索,教育将会越来越贴近孩子们的心灵。让孩子沐浴在阳光中,快乐、幸福地成长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