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解决问题”教学例谈
【作者】 宋文窍
【机构】 驻香港部队秭归希望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关于“解决问题”的例题编写格式相对于原来的实验教材有了很大的变化。第一学段是按照“知道了什么(或要解决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做(或怎样解答)?”“解答正确(或者合理)吗?”的格式编写,第二学段则为“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的“三段式”体例。上述变化都更加突出了“解决问题”教学的层次性,凸显方法与过程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我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归结为读题目、画示意图(线段图)、读数字、理顺数量关系和列式等解答五个步骤。
第一步,读题目。读题目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就是读懂题意,而读懂题意的基本标准有3条。一看学生能否用自己的话来复述题意,二看学生能否能把题目中每个数或数量所表达的意思说清楚,三看学生能否能用线段图对题意作形象化描述,或者通过实物图或肢体语言对题意作直观演示。
如何让学生读懂题意?因为,有些题目是以文达意,有的是图文结合,有的则主要是情景图、统计表或统计图。所以,教师对学生读题能力的培养应包括读文字、读表和读图等多方面。其中,教师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是重点,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培养学生按顺序读图的习惯。学生在看图、读图时,不仅要根据单幅图的内容或多幅图的结构按一定顺序读图,也要养成前后对比看、联系整体看的读图习惯。二是培养学生对图中所呈现的内容进行科学分类、条理清晰地表述的能力。三是让学生养成把题目中已知数字、数量或者是通过自己读题目发掘出来的数字、数量在图上及时作标注的习惯。四是让学生多做将图意转化成语言并带上数据进行完整表达的训练。
倘若,解决问题的题目主要由统计表来传递信息的,则要求学生先读表外的标题、单位、标注和说明等,再读表源,然后按照横行或纵列的顺序进行串读,最后将表中信息转化成语言作完整地表述。倘若,解决问题的题目中含有统计图,读统计图的方法则基本上与上述读统计表的方法一样(注意图例),针对不同的统计对象进行分类读图、合理表述即可。
我们通过解答下面这道分数应用题来详细了解读题目、读数字、画线段图等操作环节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例题: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90%,两车同时从两地对开,在离中点8千米处相遇。求两地间的距离。
初读例题,我们对其内容有这样四点基本认识。1、题目叙述的对象为对开的两辆车(货车、客车),2、两车的基本情况是货车速度慢,客车速度快,3、反映的最后结果是两车相遇(即共同走完了全程),4、要求的问题是两地相距多远。综合前三条可知,两车相遇的地点应在离货车始发地较近的地方(因为货车速度慢,客车速度快)。我们不妨用线段图来对初读例题的结果作直观表示。
第二步,画线段图。我们若把题中货车、客车的始发地和相遇地分别用A、B、D三点表示,用点C表示两地的中点,用线段AB的长表示两地的距离,则形成线段图如下(图一)。
我们结合上面的图一再来复述题意。此时,图文结合之后,我们不禁产生了疑问:题目中只有两个数量(“8千米”和“90%”),其中“8千米”在图一中用线段DC表示出来了,而“90%”这个数量为何在图一中没有表示出来呢?即使不能在图一上表示出来,它在微观上对线段图的理解或进一步完善又有何帮助呢?为解决上述疑问,我们对题目中的每一个数量有必要再作分析,即转入“读数字”的教学环节。
需要指出的是,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画线段图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数(各数量)”与“形(线段图)”的结合、彰显直观,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
第三步,读数字。所谓读数字,就是在初读题目之后,有意识的对题目中各个已知数量或数字作进一步的理解和分析。这样,不仅可以检查出题目中同一类量的数量单位是否统一,而且有利于把可能隐含于题目之中的其它数量和数量关系发掘出来。
例如,当我们分析例题中“90%”这个数和“中点”二字时,便不难发现:“90%”作为百分数隐含有“货车是以客车在单位时间里走过的路程为单位1”这个信息,此信息可以进一步理解为:货车是以两车相遇时客车走过的路程为单位“1”的。并且,单位“1”(即100%)与“90%”之间相差的“10%”这个隐含量也自然要成为我们的研读对象——表示两车相遇时,货车走过的路程比客车少10%。另外,“中点”二字隐含有“1/2”或“2倍”的数量关系。这样,当我们试图把“10%”标注到图一上时,就需要对上面的图一进行修改。于是,经修改后的图一便完善成为下面的图二了。
形成图二的主要步骤就是把图一中“货车走过的路程(线段AD)”拿去与“客车走过的路程(线段BC)”进行比较,也就是把线段AD移置到线段BC上(点D与点B重合),线段DA在线段BC上便截得点E,于是,在图二中产生了CE和DE两条新线段,其中的线段DE与“10%”就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对比图一、图二,经过分析可知,线段CE表示的长也应该是8千米,线段DE表示的长则是8千米×2=16千米。
第四步,理顺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用方程解或是用算术方法解解决问题)。
回顾上述三步解答过程,我们先是初读题目、画出简单的线段图(即图一);接着,在探寻“90%”的隐含量(“单位1”)的过程中发掘出“10%”;然后,为了在线段图上标注“10%”,对图一中部分线段采取了平移的办法,产生了图二,并通过比较得出了相遇时货车走过的路程比客车少16千米(8千米×2),从而找到了“10%”所对应的数量就是16千米。最后,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利用算术方法列式求出“两车相遇时客车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就不是难事了,在此基础上便可求得全程的长度(即两地间的距离)。
第五步,列式、计算、检验、作答。综合前面四个环节的分析结果,我们选用算术方法来解这个例题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了,而且,不管是分步列式,还是列综合算式,学生都容易解答出来。
1、分步列式并计算:①两车相遇时,货车比客车少行的路程为 8千米×2=16千米
②两车相遇时,客车行走的路程为 16千米÷10%=160千米
③全程的一半为 160千米-8千米=152千米
④全程为 152千米×2=304千米
2、列综合算式并计算: [(8×2)÷10%-8]×2=304(千米)答:(略)
若用方程解上述例题,其等量关系为:(相遇时)货车共行驶的路程=(相遇时)客车行驶路程×90%。我们据此来设知数、列式如下。
设:两地间的距离为x千米,则两车相遇时货车共走了(1/2 x-8)千米, 客车共走了(1/2 x +8)千米。
1/2 x-8=(1/2 x+8)×90%
解(略)、答(略)。
最后是检验环节,它包括检查指导列式的数量关系是否正确、计算过程是否有误、最后的结果是否符合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况等三个方面。这是解答解决问题的常规工作,不再赘述。
正如新课标所强调的那样,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为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构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一步,读题目。读题目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就是读懂题意,而读懂题意的基本标准有3条。一看学生能否用自己的话来复述题意,二看学生能否能把题目中每个数或数量所表达的意思说清楚,三看学生能否能用线段图对题意作形象化描述,或者通过实物图或肢体语言对题意作直观演示。
如何让学生读懂题意?因为,有些题目是以文达意,有的是图文结合,有的则主要是情景图、统计表或统计图。所以,教师对学生读题能力的培养应包括读文字、读表和读图等多方面。其中,教师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是重点,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培养学生按顺序读图的习惯。学生在看图、读图时,不仅要根据单幅图的内容或多幅图的结构按一定顺序读图,也要养成前后对比看、联系整体看的读图习惯。二是培养学生对图中所呈现的内容进行科学分类、条理清晰地表述的能力。三是让学生养成把题目中已知数字、数量或者是通过自己读题目发掘出来的数字、数量在图上及时作标注的习惯。四是让学生多做将图意转化成语言并带上数据进行完整表达的训练。
倘若,解决问题的题目主要由统计表来传递信息的,则要求学生先读表外的标题、单位、标注和说明等,再读表源,然后按照横行或纵列的顺序进行串读,最后将表中信息转化成语言作完整地表述。倘若,解决问题的题目中含有统计图,读统计图的方法则基本上与上述读统计表的方法一样(注意图例),针对不同的统计对象进行分类读图、合理表述即可。
我们通过解答下面这道分数应用题来详细了解读题目、读数字、画线段图等操作环节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例题: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90%,两车同时从两地对开,在离中点8千米处相遇。求两地间的距离。
初读例题,我们对其内容有这样四点基本认识。1、题目叙述的对象为对开的两辆车(货车、客车),2、两车的基本情况是货车速度慢,客车速度快,3、反映的最后结果是两车相遇(即共同走完了全程),4、要求的问题是两地相距多远。综合前三条可知,两车相遇的地点应在离货车始发地较近的地方(因为货车速度慢,客车速度快)。我们不妨用线段图来对初读例题的结果作直观表示。
第二步,画线段图。我们若把题中货车、客车的始发地和相遇地分别用A、B、D三点表示,用点C表示两地的中点,用线段AB的长表示两地的距离,则形成线段图如下(图一)。
我们结合上面的图一再来复述题意。此时,图文结合之后,我们不禁产生了疑问:题目中只有两个数量(“8千米”和“90%”),其中“8千米”在图一中用线段DC表示出来了,而“90%”这个数量为何在图一中没有表示出来呢?即使不能在图一上表示出来,它在微观上对线段图的理解或进一步完善又有何帮助呢?为解决上述疑问,我们对题目中的每一个数量有必要再作分析,即转入“读数字”的教学环节。
需要指出的是,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画线段图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数(各数量)”与“形(线段图)”的结合、彰显直观,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
第三步,读数字。所谓读数字,就是在初读题目之后,有意识的对题目中各个已知数量或数字作进一步的理解和分析。这样,不仅可以检查出题目中同一类量的数量单位是否统一,而且有利于把可能隐含于题目之中的其它数量和数量关系发掘出来。
例如,当我们分析例题中“90%”这个数和“中点”二字时,便不难发现:“90%”作为百分数隐含有“货车是以客车在单位时间里走过的路程为单位1”这个信息,此信息可以进一步理解为:货车是以两车相遇时客车走过的路程为单位“1”的。并且,单位“1”(即100%)与“90%”之间相差的“10%”这个隐含量也自然要成为我们的研读对象——表示两车相遇时,货车走过的路程比客车少10%。另外,“中点”二字隐含有“1/2”或“2倍”的数量关系。这样,当我们试图把“10%”标注到图一上时,就需要对上面的图一进行修改。于是,经修改后的图一便完善成为下面的图二了。
形成图二的主要步骤就是把图一中“货车走过的路程(线段AD)”拿去与“客车走过的路程(线段BC)”进行比较,也就是把线段AD移置到线段BC上(点D与点B重合),线段DA在线段BC上便截得点E,于是,在图二中产生了CE和DE两条新线段,其中的线段DE与“10%”就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对比图一、图二,经过分析可知,线段CE表示的长也应该是8千米,线段DE表示的长则是8千米×2=16千米。
第四步,理顺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用方程解或是用算术方法解解决问题)。
回顾上述三步解答过程,我们先是初读题目、画出简单的线段图(即图一);接着,在探寻“90%”的隐含量(“单位1”)的过程中发掘出“10%”;然后,为了在线段图上标注“10%”,对图一中部分线段采取了平移的办法,产生了图二,并通过比较得出了相遇时货车走过的路程比客车少16千米(8千米×2),从而找到了“10%”所对应的数量就是16千米。最后,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利用算术方法列式求出“两车相遇时客车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就不是难事了,在此基础上便可求得全程的长度(即两地间的距离)。
第五步,列式、计算、检验、作答。综合前面四个环节的分析结果,我们选用算术方法来解这个例题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了,而且,不管是分步列式,还是列综合算式,学生都容易解答出来。
1、分步列式并计算:①两车相遇时,货车比客车少行的路程为 8千米×2=16千米
②两车相遇时,客车行走的路程为 16千米÷10%=160千米
③全程的一半为 160千米-8千米=152千米
④全程为 152千米×2=304千米
2、列综合算式并计算: [(8×2)÷10%-8]×2=304(千米)答:(略)
若用方程解上述例题,其等量关系为:(相遇时)货车共行驶的路程=(相遇时)客车行驶路程×90%。我们据此来设知数、列式如下。
设:两地间的距离为x千米,则两车相遇时货车共走了(1/2 x-8)千米, 客车共走了(1/2 x +8)千米。
1/2 x-8=(1/2 x+8)×90%
解(略)、答(略)。
最后是检验环节,它包括检查指导列式的数量关系是否正确、计算过程是否有误、最后的结果是否符合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况等三个方面。这是解答解决问题的常规工作,不再赘述。
正如新课标所强调的那样,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为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构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