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语文教学应加强朗读训练

【作者】 孔 鑫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第一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朗读的好处很多。俗语讲:“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古人修改自己的诗文也从朗读上加以推敲。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加强;朗读训练;优点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二、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默读由于只有“眼——脑”一条通道,而朗读有“眼——脑”和“耳——脑”两条通道,在大脑皮层上留下双重刺激的痕迹,有助于对朗读材料的记忆。小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此外,课文是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学生仅凭默读和教师的讲解固然也能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如果再辅之以朗读这一重要的声音因素,使几种器官并用,就可以通过语音的停顿、轻重、抑扬、急缓等,把书面上无法用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充分表现出来,这样也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说明了这个道理。
  三、朗读有助于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但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学生面临的障碍是语感不强,语言贫乏。因此,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熟读文中的优美语句,可积累语言,丰富语言,训练语感,有助于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四、朗读是培养语感的一种好方式
  不断进行朗读训练,就可以增强对语音的感受能力。增强对语言规范的敏感性和鉴别力。如果这种语感形成了,只要听到不正确的语音或词不达意,生硬不通的句子,马上就会从接受角度感到不适,甚至加以排斥。朗读的好处很多。俗语讲:“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古人修改自己的诗文也从朗读上加以推敲。
  五、朗读是培养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晰等。如前所述,学生发展语言是一个不断从“内化”到“外化”的过程,其中“内化”是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就不能“外化”或不能很好地、有效地“外化”。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文字印象深刻。宋代学者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掌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正如张中行先生所说:“读,为的是吸收”,“使身外之文变为身内之物,并积少成多,这就成为写作的资本。”他又指出:“你不读,或读而不熟,有了意思,可用的表达框架茫茫然,拿起笔就难于得心应手。反之,多读,熟了,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读书时就把辨形释义、正音、识字有机结合起来,便能积累词汇,熟悉句型,洗练语言,规范口语,能培养正确、流利、清晰、富于表情的说话习惯。
  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都深刻地体会到朗读在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作用。朗读不但要重量、重质,同样也要注重读的形式和方法;读要读出情,机械的重复只会使学生“食”之无味,“言”之无语;充满“情感”的课堂朗读训练,是学生、教师、作者激情碰撞的世界,是让学生情藏于心间、而溢于言表的深刻体验,是永远具有生命力、永恒不变的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