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背功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 韩立志
【机构】 郯城实验中学语文组
【摘要】【关键词】
【正文】据报道,现在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在语言教学中十分推崇背诵。小学生一开始,老师就教他们背《圣经》一类的经典著作,不求甚解,只求背诵。他们认为学生背熟了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就会自然而然地理解其中的涵义。邓小平同志说:“背得多了,对一个人的文化功底可以产生相当大的影响。现在的教学强调以理解为主,不要‘填鸭式’,但我认为现在的学生第一古文读得少,第二背诵太少,所以很多孩子虽然读完初中,甚至大学,却仍然‘文化很底’。”
郭沫若曾说:“儿时背下的书,像一个大冰山。入了肚子,随着年龄的增大它会慢慢地融化,一融化可就是财富了。”程千帆先生也说:“背诵名篇,非常必要。这种方法似笨拙,实巧妙。它可以使古典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铭刻在自己的脑海中,一辈子都磨洗不掉。因此,才可能由于对他们非常熟悉而懂得非常透彻。”我国传统语文教学证明:强化“死记硬背”的训练,是语文教学走向成功的先决条件。我们应该弘扬“死记硬背”这一古色古香的读书方法。
有人曾做过一则有趣的统计,古代科举考试考生要想“金榜题名”,必将《论语》、《孟子》、《书经》、《礼记》、《左传》等四十多万字的书,全部精读背熟。此外,还要看原文几倍数量的注释及其他非读不可的经典、史书、文学书籍等。我们的前人真是聪明,他们把学生到学校受教育叫“读书”,正是抓住了最关键的东西,老师们并不对学生只谈理论,而是充分让学生模仿、积累、训练、自悟,老老实实地读、抄、默、背。一篇又一篇,一本又一本,几年之后,胸中渐富,直至学富五车,最终成名成家。古代的诸多先贤圣人,何尝不是从“背”中始步而逐步辉煌的。封建科举制度的考试,纵有诸多不是,但重视“背功”的教学的历史功绩却是永远不可抹杀的,也正因为被人唾骂的科举考试才一直延续了上千年。因此,从这一点讲,我们应该充分而合理有效地吸取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高度重视“死记硬背”的教学。
然而,现在的语文教学,提起“死记硬背”人们大多会持否定态度,认为它已不合时代潮流,但一味放弃“死记硬背”的做法,也正是当今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大失误。“死记硬背”这和现在一种很流行的提法“记忆和背诵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相悖行。当然对中学生来说,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更好,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理解得了的,更何况理解需要“识记”作基础的,如果没有“背”的基础,那有知识的积累,如果没有知识的积累,理解是不可能的。因为汉语语义有丰富性、模糊性和不可代替性等特点。常常有阅读者、批评家、研究人员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现象,不必说:“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就是同一读者在不同的知识背景下也会对同一个阅读对象存在着不同理解,许多文章简直是一生都不能完全理解得了的。背诵过程是一个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也是思维训练和感悟陶冶的过程。文本的脉理,文本的情怀,不可抗拒地涌入读者的大脑,成为读者内在的东西。当然,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一再强调的“死记硬背”并不是背诵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之类,而是要背诵蕴含着几百年上千年人类文明精华而中学生又暂时又不能借助理解来记忆的经典篇章。
背诵能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它能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规范。我们背诵的课文多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是规范化的书面语言。在背诵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反复诵读这些规范化的语言,潜移默化地进行吸收,慢慢地,我们的头脑中就会很自然的形成一种语言结构和语言运用的规范。久而久之,原来不规范的方言土语和不良的语言习惯逐渐地被规范的书面语言所代替,从而促进了我们的语言发展。背诵能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流畅。学语言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模仿的过程。背诵那些名篇佳作,实际上就是对它们的模仿,从而形成一定的语言套路、模式。这样,我们在表达的时候,就很容易依据一定的套路、模式流畅地进行,而不会觉得受到阻滞。
背诵还能促进智力的发展。实践证明,一个人背诵越多,他的记忆力就越强:他不但记得多,记得快,而且记得久。另外,通过背诵积累的大量材料,不仅有储存的作用,而且还有检索的作用,可以发展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一个饱诵诗书的人,在身临某一情境的时候,往往能很自然地联想到自己背过的相关诗句:当看到飞流而下的瀑布时,马上就会想到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当漂泊在外,看到夕阳西下时,很自然的会想起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我的儿子,因为背过孟浩然的《春晓》,竟在一场春雨过后的早晨,脱口念出了“花落知多少”的诗句!由此我们也可得知,舌战群儒的诸葛亮,七步成诗的曹子建,其才思的敏捷,在很大程度上应得益于他们的饱诵诗书。
背诵的作用实在很多,也很大。既然如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尽量多背点东西,尤其是多背点古代诗文。当然,背诵也要讲究方法,不能一味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在这方面,教师要作一定的方法指导。背诵的方法很多,下面不妨列举几例。
一、理解记忆法。在背诵文章时,我发现很多同学根本不理解课文的意思,只是一味的死记硬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机械记忆的能力逐渐减弱,而理解记忆的能力增强。现在做老师了,对于文言文,我没有着意去背,却感到很多句子都能记住,究其原因,是在备课时,已经对文中的字词句的意义、用法,对文章的写作思路结构主旨等已经有了深入的理解,背诵起来自然轻松。
二、各个击破法。即把篇幅长的文章或段落分成几个短小的部分来背。背出一部分再背下一部分。这样,每次背的内容少了,速度加快了,就有“成就感”了,这比一次背诵全文、全段要容易的多。当然,最后一定要把几个部分连起来背熟。
我们冷静地分析一下,学语文12年后,有几个学生能背多少名家名篇,能背诵唐诗300首的,可能就更寥寥无几了,“不会作诗也会吟”只能是一种奢望,那些连写篇产品说明书也错字连篇的“硕士生”“博士生”们,肚子里到底有多少货色,便是路人皆知的秘密。
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此时他们的生理、心理、性格等都为定型,可塑性强,头脑灵活,接受新事物快,加强语文“背功”训练非常适宜。而且此时,他们的思想单纯,记忆力极强,常常会过目不忘,记忆效果最佳。因此从小注意培养和加强它们的“背功”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郭沫若曾说:“儿时背下的书,像一个大冰山。入了肚子,随着年龄的增大它会慢慢地融化,一融化可就是财富了。”程千帆先生也说:“背诵名篇,非常必要。这种方法似笨拙,实巧妙。它可以使古典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铭刻在自己的脑海中,一辈子都磨洗不掉。因此,才可能由于对他们非常熟悉而懂得非常透彻。”我国传统语文教学证明:强化“死记硬背”的训练,是语文教学走向成功的先决条件。我们应该弘扬“死记硬背”这一古色古香的读书方法。
有人曾做过一则有趣的统计,古代科举考试考生要想“金榜题名”,必将《论语》、《孟子》、《书经》、《礼记》、《左传》等四十多万字的书,全部精读背熟。此外,还要看原文几倍数量的注释及其他非读不可的经典、史书、文学书籍等。我们的前人真是聪明,他们把学生到学校受教育叫“读书”,正是抓住了最关键的东西,老师们并不对学生只谈理论,而是充分让学生模仿、积累、训练、自悟,老老实实地读、抄、默、背。一篇又一篇,一本又一本,几年之后,胸中渐富,直至学富五车,最终成名成家。古代的诸多先贤圣人,何尝不是从“背”中始步而逐步辉煌的。封建科举制度的考试,纵有诸多不是,但重视“背功”的教学的历史功绩却是永远不可抹杀的,也正因为被人唾骂的科举考试才一直延续了上千年。因此,从这一点讲,我们应该充分而合理有效地吸取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高度重视“死记硬背”的教学。
然而,现在的语文教学,提起“死记硬背”人们大多会持否定态度,认为它已不合时代潮流,但一味放弃“死记硬背”的做法,也正是当今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大失误。“死记硬背”这和现在一种很流行的提法“记忆和背诵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相悖行。当然对中学生来说,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更好,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理解得了的,更何况理解需要“识记”作基础的,如果没有“背”的基础,那有知识的积累,如果没有知识的积累,理解是不可能的。因为汉语语义有丰富性、模糊性和不可代替性等特点。常常有阅读者、批评家、研究人员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现象,不必说:“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就是同一读者在不同的知识背景下也会对同一个阅读对象存在着不同理解,许多文章简直是一生都不能完全理解得了的。背诵过程是一个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也是思维训练和感悟陶冶的过程。文本的脉理,文本的情怀,不可抗拒地涌入读者的大脑,成为读者内在的东西。当然,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一再强调的“死记硬背”并不是背诵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之类,而是要背诵蕴含着几百年上千年人类文明精华而中学生又暂时又不能借助理解来记忆的经典篇章。
背诵能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它能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规范。我们背诵的课文多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是规范化的书面语言。在背诵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反复诵读这些规范化的语言,潜移默化地进行吸收,慢慢地,我们的头脑中就会很自然的形成一种语言结构和语言运用的规范。久而久之,原来不规范的方言土语和不良的语言习惯逐渐地被规范的书面语言所代替,从而促进了我们的语言发展。背诵能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流畅。学语言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模仿的过程。背诵那些名篇佳作,实际上就是对它们的模仿,从而形成一定的语言套路、模式。这样,我们在表达的时候,就很容易依据一定的套路、模式流畅地进行,而不会觉得受到阻滞。
背诵还能促进智力的发展。实践证明,一个人背诵越多,他的记忆力就越强:他不但记得多,记得快,而且记得久。另外,通过背诵积累的大量材料,不仅有储存的作用,而且还有检索的作用,可以发展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一个饱诵诗书的人,在身临某一情境的时候,往往能很自然地联想到自己背过的相关诗句:当看到飞流而下的瀑布时,马上就会想到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当漂泊在外,看到夕阳西下时,很自然的会想起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我的儿子,因为背过孟浩然的《春晓》,竟在一场春雨过后的早晨,脱口念出了“花落知多少”的诗句!由此我们也可得知,舌战群儒的诸葛亮,七步成诗的曹子建,其才思的敏捷,在很大程度上应得益于他们的饱诵诗书。
背诵的作用实在很多,也很大。既然如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尽量多背点东西,尤其是多背点古代诗文。当然,背诵也要讲究方法,不能一味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在这方面,教师要作一定的方法指导。背诵的方法很多,下面不妨列举几例。
一、理解记忆法。在背诵文章时,我发现很多同学根本不理解课文的意思,只是一味的死记硬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机械记忆的能力逐渐减弱,而理解记忆的能力增强。现在做老师了,对于文言文,我没有着意去背,却感到很多句子都能记住,究其原因,是在备课时,已经对文中的字词句的意义、用法,对文章的写作思路结构主旨等已经有了深入的理解,背诵起来自然轻松。
二、各个击破法。即把篇幅长的文章或段落分成几个短小的部分来背。背出一部分再背下一部分。这样,每次背的内容少了,速度加快了,就有“成就感”了,这比一次背诵全文、全段要容易的多。当然,最后一定要把几个部分连起来背熟。
我们冷静地分析一下,学语文12年后,有几个学生能背多少名家名篇,能背诵唐诗300首的,可能就更寥寥无几了,“不会作诗也会吟”只能是一种奢望,那些连写篇产品说明书也错字连篇的“硕士生”“博士生”们,肚子里到底有多少货色,便是路人皆知的秘密。
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此时他们的生理、心理、性格等都为定型,可塑性强,头脑灵活,接受新事物快,加强语文“背功”训练非常适宜。而且此时,他们的思想单纯,记忆力极强,常常会过目不忘,记忆效果最佳。因此从小注意培养和加强它们的“背功”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