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教学生学会积累写作素材
【作者】 周伟群
【机构】 江西省南城县第二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在作文教学中,笔者总感觉到学生作文语句艰涩,感情苍白,内容容泛,言之无物。与学生交谈,学生最感头疼的事就是作文,要么感到没材料可写,要么是虽有感受但难以形成文字,这就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使学生视作文为畏途,究其原因,学生阅读面狭窄,积累素材太少,触发不了创作灵感,产生不了创作兴趣,这就使作文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博闻强识,厚积薄发,重视积累指导,是排除这种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必须抓好生活积累,阅读积累,和小练笔积累。
关键词:写作素材 培养学生 作文教学 作文训练 引导学生 语言积累 重视积累 生活素材 创作灵感 阅读材料
现在的中学生普遍不喜欢作文,害怕作文。写出的作文不是假话、空话太多,就是立意陈旧,构思呆板,语言苍白,缺乏个性。究其原因,是学生心中缺乏鲜活的个性材料。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以便正确掌握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写作能力则综合反映学生听、说、读的实际水平。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历来重视作文教学,并视之为教学重点,呕心沥血去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中学生却最怕写作文,不少学生做作文课中冥思苦想,却提不起精神,许多学生往往抱着应付老师的态度去写作。如何帮助中学生广撷博采,积累写作材料呢?
一、广泛阅读,丰富语言积累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充分说明文章原于丰富的语言积累。《课标》也强调:“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古今优秀诗文,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0万字。”语文课本也将原来的“基础训练”改为“积累运用”,可见丰富的语言积累多么重要。
1、加强背诵,进行语言积累
对学生来说,积累语言材料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每天早读时间,我安排学生背诵;对课文中词句优美的段落都提倡学生背诵,时间久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表达能力就会逐步提高。头脑中积累的词汇就多了,不仅能促进思维的发展,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促进了语言材料的更多积累。学生形成的语言积累习惯,也可终身受益。
2、阅读摘抄,有利于语言积累
学生的作文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因为它是创作的源泉。阅读可以使学生跨越时空,穿越古今,博采众长。因此我提倡学生有选择地“博览群书”。学校的图书室,班级的图书角学生家庭存书等,凡是适合学生阅读的童话、寓言故事、散文等均可作为阅读材料。为充分发挥课外阅读的效能,鼓励学生把文章中的精彩片段、妙词佳句、成语警句等摘抄下来,还可分类整理,以便熟记。并进行随时抽查和定期展示自己的语言积累笔记。这样一来,学生有了一定素材数量的积累,作文再不是令人生厌的东西,而成为学生们倾吐心声,表达真情实感的形式。
二、体验生活,丰富生活积累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不一定就能写出有个性,有创意的作文。因为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生活中去体验,去思考。一个教育专家说过:“能够教育一个人的最好老师就是伟大的生活。”因此,我就有意识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储蓄富有独特感受的个性化材料。
1、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花草树木,鸟虫鱼兽都是学生写作的很好素材。而学生在写作文时没什么可写,真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原因是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常常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只有引导学生到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去,做生活的主人,才能更好的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和了解生活。有了活生生的感性经验,才可能用文字真实而富有感情的八生活表达出来。我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锻炼学生捕捉生活素材能力,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人、事、物。否则许多有用的材料就会从学生的鼻子尖下溜走,写起文章来必然比千斤重。如城市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信息,现代化的游乐场,琳琅满目的商品;农村有广阔的田野,秀丽的山川,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等。在家里,爸爸、妈妈讲了什么新闻;客人来了,谈了什么有意义的话题;上学路上,看见了那些新鲜事物;在学校里,老师和同学们做了哪些使自己印象深刻的事等,都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体验,并学习用语言表达出来,从而使学生懂得作文并不神秘,而是使用语言文字再现生活。只有在生活中寻找语言,语言才有根基和生命力。
2、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活动,丰富自己的见闻
学生写作运用到的素材不外乎有两个来源:参与生活和阅读积累。由于环境的局限,习作指导课不能在当堂重现素材,惟有寄托于记忆储备和阅读积累。如果教学过程对记忆的刺激达不到足够的程度或是平时此方面积累不足,孩子就陷入“无米可炊”的困境。一年多来,我开展大量的实践活动,将学生喜爱的各种活动和习作指导结合起来,由活动提供或生成写作素材,用活动激活课堂,让课堂教学过程成为鲜活的素材,促成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有情可抒,释放他们自由独特的个性,表达他们自己的观察所得与独特的体验,从而达到“我手写我心”的境界。
总之,解决学生作文无话可说的问题,关键之一就是积累.如果学生掌握了 一定量的语言材料,就不悉作文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了.积累的途径有很多,我们要多读书,多记名言警句,精美的句子、段落,这是提高我们写作水平的捷径;多 写多练,勤于动笔;要善于从生活中积累语言,如群众语言、各种新闻媒介所散布的语言;还要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观察,在观察中思考,从中获取鲜活 的素材,形成自己写作的活水源头.
关键词:写作素材 培养学生 作文教学 作文训练 引导学生 语言积累 重视积累 生活素材 创作灵感 阅读材料
现在的中学生普遍不喜欢作文,害怕作文。写出的作文不是假话、空话太多,就是立意陈旧,构思呆板,语言苍白,缺乏个性。究其原因,是学生心中缺乏鲜活的个性材料。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以便正确掌握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写作能力则综合反映学生听、说、读的实际水平。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历来重视作文教学,并视之为教学重点,呕心沥血去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中学生却最怕写作文,不少学生做作文课中冥思苦想,却提不起精神,许多学生往往抱着应付老师的态度去写作。如何帮助中学生广撷博采,积累写作材料呢?
一、广泛阅读,丰富语言积累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充分说明文章原于丰富的语言积累。《课标》也强调:“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古今优秀诗文,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0万字。”语文课本也将原来的“基础训练”改为“积累运用”,可见丰富的语言积累多么重要。
1、加强背诵,进行语言积累
对学生来说,积累语言材料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每天早读时间,我安排学生背诵;对课文中词句优美的段落都提倡学生背诵,时间久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表达能力就会逐步提高。头脑中积累的词汇就多了,不仅能促进思维的发展,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促进了语言材料的更多积累。学生形成的语言积累习惯,也可终身受益。
2、阅读摘抄,有利于语言积累
学生的作文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因为它是创作的源泉。阅读可以使学生跨越时空,穿越古今,博采众长。因此我提倡学生有选择地“博览群书”。学校的图书室,班级的图书角学生家庭存书等,凡是适合学生阅读的童话、寓言故事、散文等均可作为阅读材料。为充分发挥课外阅读的效能,鼓励学生把文章中的精彩片段、妙词佳句、成语警句等摘抄下来,还可分类整理,以便熟记。并进行随时抽查和定期展示自己的语言积累笔记。这样一来,学生有了一定素材数量的积累,作文再不是令人生厌的东西,而成为学生们倾吐心声,表达真情实感的形式。
二、体验生活,丰富生活积累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不一定就能写出有个性,有创意的作文。因为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生活中去体验,去思考。一个教育专家说过:“能够教育一个人的最好老师就是伟大的生活。”因此,我就有意识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储蓄富有独特感受的个性化材料。
1、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花草树木,鸟虫鱼兽都是学生写作的很好素材。而学生在写作文时没什么可写,真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原因是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常常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只有引导学生到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去,做生活的主人,才能更好的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和了解生活。有了活生生的感性经验,才可能用文字真实而富有感情的八生活表达出来。我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锻炼学生捕捉生活素材能力,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人、事、物。否则许多有用的材料就会从学生的鼻子尖下溜走,写起文章来必然比千斤重。如城市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信息,现代化的游乐场,琳琅满目的商品;农村有广阔的田野,秀丽的山川,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等。在家里,爸爸、妈妈讲了什么新闻;客人来了,谈了什么有意义的话题;上学路上,看见了那些新鲜事物;在学校里,老师和同学们做了哪些使自己印象深刻的事等,都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体验,并学习用语言表达出来,从而使学生懂得作文并不神秘,而是使用语言文字再现生活。只有在生活中寻找语言,语言才有根基和生命力。
2、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活动,丰富自己的见闻
学生写作运用到的素材不外乎有两个来源:参与生活和阅读积累。由于环境的局限,习作指导课不能在当堂重现素材,惟有寄托于记忆储备和阅读积累。如果教学过程对记忆的刺激达不到足够的程度或是平时此方面积累不足,孩子就陷入“无米可炊”的困境。一年多来,我开展大量的实践活动,将学生喜爱的各种活动和习作指导结合起来,由活动提供或生成写作素材,用活动激活课堂,让课堂教学过程成为鲜活的素材,促成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有情可抒,释放他们自由独特的个性,表达他们自己的观察所得与独特的体验,从而达到“我手写我心”的境界。
总之,解决学生作文无话可说的问题,关键之一就是积累.如果学生掌握了 一定量的语言材料,就不悉作文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了.积累的途径有很多,我们要多读书,多记名言警句,精美的句子、段落,这是提高我们写作水平的捷径;多 写多练,勤于动笔;要善于从生活中积累语言,如群众语言、各种新闻媒介所散布的语言;还要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观察,在观察中思考,从中获取鲜活 的素材,形成自己写作的活水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