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提高小学数学复习教学有效性探究
【作者】 付群力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厚街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提高数学复习教学有效性,我们应采取多种复习策略,通过创新已学知识的组合面目、题材范围、结构形态、活动方式等手段,不断让学生在温故知新中整理建构、形成系统化知识与能力结构。
关键词:小学数学 复习教学 有效性 提高
复习课难上、难教,这得我们很多一线教师都感到头痛棘手的问题。是的,复习课不知“教什么”,也不知道“如何教”,作为课堂教学两大核心要素,的确在复习课中显得难以设计与把握。复习课作为一种有别于新授课的课型,教的内容是学生学习过的,没有新颖性,传统复习教学方法也是单一的,这样就导致复习教学时很多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因而也就没有所谓的双边互动对话了,故而教学效率不高,教师教得无力,学生学得无趣。在大力倡导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今天,我们如何提高复习教学有效性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积极实践与探究,获得了的创新实践的方式方法。
一、新情境装载旧内容
复习课首先要善于打开学生记忆的门闸,唤起对旧知的回忆,以利于学生对旧知进行梳理、形成系统化知识。然而,传统复习直奔主题,直接用案例解决来激活学生旧知。这样的方式虽然有一定成效,但对学习较久的知识唤起效果不佳。实践中,我们发现创设情境教学在复习课中也以能收到良好效果。因为情境不仅具有趣味性、煽情性,还具有诱思性,能唤起记忆中的知识,激活“最近发展区”。所以,教学中我们应以新颖的、富有思维的问题情境为切入口,以生动、有趣的形式为知识复习的“生长点”,把学生学过的旧知识、旧内容通过情境装载,引领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活思维,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发展。由此在趣、情、思中拉开复习教学的“序幕”。例如在复习《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认识》时,我们就可在开课环节就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选择哪些合适的材料可以做成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样一个富有新意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点一滴地在脑海中搜寻所学知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有什么特点-----不知不觉中使得积累的认知得以动态呈现,并越来越清晰。这时候学生记忆中的知识可能是零碎的、不成系统的,但记忆被学生主动拾起,知识被应用再次浮现,这样唤起的经验自然而真实,易于我们把握复习要领。
二、新构建整合旧认知
复习,不是对知识的简单回忆,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梳理,使零星的、碎片化的知识得到整理,与先前知识进行整合,从总体上把握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发掘蕴涵其中的规律,形成知识链条、网络,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为数学思想和方法,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并向技能转化。因此,我们在复习时要提供时间和空间平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梳理、整理,将那些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在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连在一个整体,做到学一点懂一片,学一片懂一面,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结构,给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在每个章节的整理与复习中,我们要提前安排,要求学生自主进行整理复习,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展示出来,记录在自己的复习薄或整理卡上,可运用文本、表格、图示、或框架等多种形式进行。当然,学生整理的结构图可能是多样的,对知识的整理也可能是无条理的、有遗漏的,特别是对于我们复习方法还不太多的小学生。不过,乱则补之,散则串之,将“厚”书读“薄”是我们应该引导或灌输的思想。引导学生通过对比、交流,进行修正完善,从总体上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积累归纳整理的活动经验。值得注意的是,在复习中我们要将知识的整理和方法的授予应与数学思想的渗透并重,学生已有一定数学经验,再在复习各章节内容的核心知识过程中形成系统化、概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仍以上面例子说明,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渗透集合的思想;长方体表面的展开图的复习渗透了策略的学习。由此可见,复习课教学的首要目标要定位在“促进知识系统化”上,这是我们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三、新方式呈现旧实例
复习的目的就是查漏补缺,完善认知结构,形成问题解决技能。但是,我们教师如何知道学生的“漏”和“缺”,又如何“查”、“补”,我们知道,前者是“教什么”的问题,后者是“怎么教”的问题,这些我们复习设计应着力思考的问题。虽然这个解决的方法多样,但我认为因材施教原则告诉的针对弱点或缺点、不足进行教学效果较好,这些“弱点或缺点、不足”就是学生平时作业的“错误”,我们要根据前面学生学习的情况,收集、捕捉学生的错误,将错误归类,以错误为重要的学习资源,发现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以便学生在比较中判断正误,在判断中得到发展,及时改正错误。教学时,为了突出复习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学习的薄弱点,将学生作业中的典型错误进行整理,将平时作业中的一些典型错例进行“再现”,以此作为学生知识的生长点,使得错误转化为资源,引发学生探究错误原因的兴趣,让学生自主找漏处、查漏因、补漏洞,在“纠错补缺”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对优秀生起温故作用,对中等生起到知新作用,对后进生起到强化作用。在师生互动中,学生抓住了问题的本质,为后面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扫除障碍,学生完善了认知结构,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进行了校正和强化。
总之,要提高复习教学有效性,我们就必须采取多种复习策略,通过创新已学知识的组合面目、题材范围、结构形态、活动方式等手段,不断让学生温故知新,在复习中体验新见解,感受新收获、开拓新境界,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复习中来,与教师一道共同建构复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陈玉桑,期末复习课教学的四个重视[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年。
[2]严忠华,提高小学数学复习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
[3]唐黎雯,巧设导入,复习课也精彩[J].新课程(下),2012年。
关键词:小学数学 复习教学 有效性 提高
复习课难上、难教,这得我们很多一线教师都感到头痛棘手的问题。是的,复习课不知“教什么”,也不知道“如何教”,作为课堂教学两大核心要素,的确在复习课中显得难以设计与把握。复习课作为一种有别于新授课的课型,教的内容是学生学习过的,没有新颖性,传统复习教学方法也是单一的,这样就导致复习教学时很多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因而也就没有所谓的双边互动对话了,故而教学效率不高,教师教得无力,学生学得无趣。在大力倡导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今天,我们如何提高复习教学有效性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积极实践与探究,获得了的创新实践的方式方法。
一、新情境装载旧内容
复习课首先要善于打开学生记忆的门闸,唤起对旧知的回忆,以利于学生对旧知进行梳理、形成系统化知识。然而,传统复习直奔主题,直接用案例解决来激活学生旧知。这样的方式虽然有一定成效,但对学习较久的知识唤起效果不佳。实践中,我们发现创设情境教学在复习课中也以能收到良好效果。因为情境不仅具有趣味性、煽情性,还具有诱思性,能唤起记忆中的知识,激活“最近发展区”。所以,教学中我们应以新颖的、富有思维的问题情境为切入口,以生动、有趣的形式为知识复习的“生长点”,把学生学过的旧知识、旧内容通过情境装载,引领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活思维,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发展。由此在趣、情、思中拉开复习教学的“序幕”。例如在复习《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认识》时,我们就可在开课环节就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选择哪些合适的材料可以做成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样一个富有新意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点一滴地在脑海中搜寻所学知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有什么特点-----不知不觉中使得积累的认知得以动态呈现,并越来越清晰。这时候学生记忆中的知识可能是零碎的、不成系统的,但记忆被学生主动拾起,知识被应用再次浮现,这样唤起的经验自然而真实,易于我们把握复习要领。
二、新构建整合旧认知
复习,不是对知识的简单回忆,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梳理,使零星的、碎片化的知识得到整理,与先前知识进行整合,从总体上把握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发掘蕴涵其中的规律,形成知识链条、网络,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为数学思想和方法,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并向技能转化。因此,我们在复习时要提供时间和空间平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梳理、整理,将那些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在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连在一个整体,做到学一点懂一片,学一片懂一面,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结构,给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在每个章节的整理与复习中,我们要提前安排,要求学生自主进行整理复习,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展示出来,记录在自己的复习薄或整理卡上,可运用文本、表格、图示、或框架等多种形式进行。当然,学生整理的结构图可能是多样的,对知识的整理也可能是无条理的、有遗漏的,特别是对于我们复习方法还不太多的小学生。不过,乱则补之,散则串之,将“厚”书读“薄”是我们应该引导或灌输的思想。引导学生通过对比、交流,进行修正完善,从总体上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积累归纳整理的活动经验。值得注意的是,在复习中我们要将知识的整理和方法的授予应与数学思想的渗透并重,学生已有一定数学经验,再在复习各章节内容的核心知识过程中形成系统化、概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仍以上面例子说明,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渗透集合的思想;长方体表面的展开图的复习渗透了策略的学习。由此可见,复习课教学的首要目标要定位在“促进知识系统化”上,这是我们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三、新方式呈现旧实例
复习的目的就是查漏补缺,完善认知结构,形成问题解决技能。但是,我们教师如何知道学生的“漏”和“缺”,又如何“查”、“补”,我们知道,前者是“教什么”的问题,后者是“怎么教”的问题,这些我们复习设计应着力思考的问题。虽然这个解决的方法多样,但我认为因材施教原则告诉的针对弱点或缺点、不足进行教学效果较好,这些“弱点或缺点、不足”就是学生平时作业的“错误”,我们要根据前面学生学习的情况,收集、捕捉学生的错误,将错误归类,以错误为重要的学习资源,发现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以便学生在比较中判断正误,在判断中得到发展,及时改正错误。教学时,为了突出复习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学习的薄弱点,将学生作业中的典型错误进行整理,将平时作业中的一些典型错例进行“再现”,以此作为学生知识的生长点,使得错误转化为资源,引发学生探究错误原因的兴趣,让学生自主找漏处、查漏因、补漏洞,在“纠错补缺”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对优秀生起温故作用,对中等生起到知新作用,对后进生起到强化作用。在师生互动中,学生抓住了问题的本质,为后面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扫除障碍,学生完善了认知结构,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进行了校正和强化。
总之,要提高复习教学有效性,我们就必须采取多种复习策略,通过创新已学知识的组合面目、题材范围、结构形态、活动方式等手段,不断让学生温故知新,在复习中体验新见解,感受新收获、开拓新境界,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复习中来,与教师一道共同建构复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陈玉桑,期末复习课教学的四个重视[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年。
[2]严忠华,提高小学数学复习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
[3]唐黎雯,巧设导入,复习课也精彩[J].新课程(下),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