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父母良好言行对幼儿的影响

【作者】 蒋 玲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烈面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越来越重视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两三岁就被送进幼儿园接受比较正规的学前教育,把培养孩子成才的希望都寄托到了幼儿园的老师身上。但孩子的成长单靠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而家庭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也是最重要的生存环境,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孩子的个性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是幼儿园无法取代的。父母的行为和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父母的一言一行,甚至生活中的微小细节,都会在孩子心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受益一生的财富。而习惯的养成和父母平时的行为表现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父母要端正自己的行为,以实际行动教育和影响孩子。
  一、尊老爱幼,关心他人,树立社会责任感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家庭中都会有老人,让我们就从自己身边做起,带着孩子,常回家看看,主动关心老人,嘘寒问暖,力所能及地为老人做一些事情,让老人充分感受到子孙的孝敬,能安享晚年。在生活中,父母也要做个热心人,与邻居友好相处,不为鸡毛蒜皮之事而斤斤计较,当邻居遇到困难时能主动伸出援助之手。父母还要积极参与社会上的各种公益事业,在孩子心中树立爱心和责任感。
  二、遵纪守法,文明做人,培养规则意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家只有遵守好各种法律法规,社会才会和谐,才会进步。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他们需要遵守的就是身边的各种规则,如与人相处的规则,参观动物园的规则,过马路的规则等等。父母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让孩子知道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有的家长送孩子上幼儿园,看到花坛里的栀子花开了,忍不住摘下一朵,孩子竟会说:"妈妈,老师说'花儿好看我不摘'"。三岁孩子都知道的道理,做父母的还去违背,这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什么影响呢?带孩子去看医生,你能做到轻声说话,轻声走路吗?你平时说话,还带着粗鲁语言吗?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近两年了,你还在乱扔果皮纸屑吗?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在默默地注视着,模仿着。
  三、家庭和睦,气氛活跃,形成开朗的性格
  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一起讨论工作和学习,共同劳动,互相体谅照顾,互相尊重,都会使幼儿形成心平气和、做事果断、有自信、勇敢、勤劳、开朗等良好的性格。而有些家庭,则是以孩子为中心,奉孩子为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对孩子的要求是有求必应,不管合理不合理;对孩子的照顾可谓是"无微不至"。孩子长期生活在这种"蜜罐"里,逐渐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很容易形成任性、好动、怯弱、懒惰、易发怒等不良性格。小宇是一个很幸福的孩子,家庭条件优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爸爸妈妈都非常爱他,但他们的爱过于沉重,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过分的宠爱让小宇逐渐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教过他的老师都反映他属于特殊儿童:不善于与同伴交往,喜欢攻击同伴,不能很好地遵守各种常规,遇到挫折就爱哭闹,生活自理能力差等等。家长也发觉孩子的特殊个性,很是伤脑筋,为以前自己的过分宠爱懊悔不已。
  孩子是家庭里的"小警察","监视"着父母的一举一动。父母之间如果发生了矛盾要心平气和地讲道理,妥善处理,更不能当着孩子面怄气,大吵大闹甚至大打出手。走到非要离婚那一步时,先考虑考虑孩子的感受,理性一点,后退一步,离婚对孩子造成的重大伤害我们已看得太多。即使父母离了婚,也要共同关心孩子,要让孩子明白父母还是很爱他的,避免孩子情绪的大起大落。
  四、好学上进,不断进取,营造学习型家庭氛围
  幼儿时期学习的目的不是要求孩子掌握多少知识,而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他的求知欲。大家都反映无论是在小学里,还是在中学里,教师子女的学习成绩普遍高于非教师子女,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教师一般都喜欢营造学习型的家庭氛围,每天晚上都会安排一段时间用于看书、读报、上网。孩子喜欢模仿,从小生活在这种家庭里,也会不由自主地去翻弄书报,无意中养成了好学的良好习惯,对学习也产生了兴趣。而有些父母呢,一边要求孩子要勤奋学习,以后成为有用的人,自己却一头扎进麻将堆里忙得不亦乐乎,哪里顾得上去培养孩子的良好兴趣。这不仅给孩子做了不好的榜样,甚至有的孩子也学会了这些不良习性。
  五、尊重孩子,赏识孩子,增强成功的自信
  从两三岁起,孩子的自我意识就开始了萌芽,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主见。孩子再小,也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父母要从语言和行动上尊重孩子。当孩子跟你对着干时,要耐心地请他说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和要求,而不能粗暴地反对他;当要求孩子去做某件事时,要用商量的语气而不是命令;当孩子有了优点时,请不要吝啬你的赞赏,让他更乐于表现;当孩子做错了事时,请不要一味地批评责备,应帮助他在过失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鼓励他再次获得成功。
  幼儿是活泼好动的、是有好奇心的。有些父母抱怨刚给孩子买的新玩具还不到两天就被拆得七零八落;抱怨白白的墙壁被孩子画得脏兮兮的;抱怨孩子玩了玩具随处乱扔等等。对他们的行为,父母是又气愤又无奈,常常会打骂、体罚孩子。其实这种行为是正常的,因为幼儿正处于一个学习、探索的时期,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还分辨不清行为的好坏。面对这些,父母要有耐心,要冷静。给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机会,不要强行抹杀了孩子的求知欲望。父母要同孩子一起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对孩子的点滴进步要给予赞赏。
  父母的良好言行都会是孩子学习的榜样。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让自己的一言一行尽量合乎社会规范,遵循社会准则,为孩子的成长点亮一盏引航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