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用生活引领政治课教学

【作者】 吴太明

【机构】 福建省宁化县第五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随着新课程理念深入一线教学,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只有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出发点展开我们的课堂,才能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去探究、体验、感悟,才能让知识真正转化成学生内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本文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素材中,紧扣生活实际,力争做到让思想政治课堂生活化,生活课堂化,真正达到学以致用,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生活化的情境导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生活化的课堂小结
  随着中考政治开卷考试的实行,许多家长和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开始忽视政治这门学科,都认为实行开卷了,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开始放松,进入高中阶段,政治课堂上学生不注意听讲,恹恹欲睡、“垂帘听政”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再加上高中政治教材有些内容较为枯燥乏味,很多政治教师都觉得现在的政治课越来越不好上了。
怎么使政治课教学充满活力,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厌学的局面呢?走进生活,紧扣生活,把生活带入政治课堂,是我们政治课教师当前应该实施的教学尝试。在政治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我们政治教师都应该力求寻找生活素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去探究、体验、感悟,让知识真正转化成学生内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而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生活化的情境导入
  我们可以用大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以文字、漫画、探究等形式导入,通过这些素材,进一步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导入时切不可照本宣科,这样容易一开始就把课堂变成一潭死水。
  例如,讲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特点这一内容时,我首先问学生:“宁化当地有哪些你印象较深的文化内容或资源?”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3分钟。同学之间顿时议论纷纷,课堂气氛也顿时变得活跃起来,同学们各抒发己见,争相发言。然后,我再用多媒体展示课前收集的本地天鹅洞、客家祖地、烧卖、婚嫁等图片资料,进而再问:“三明、福州、美国、欧洲又有哪些文化内容和资源呢?”让学生带着这些好奇心和问题上这节课,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再  如,我在讲《股票、债券和保险》这一节的内容时,首先简单地介绍目前我们国家股票和股民的基本情况,然后向学生展示近几天股市行情的图片资料,再介绍宁化本地上市公司“苏宁电器”“永辉超市”“新华都”等股票的相关情况,而后结合自己的炒股经历,最后问卷调查学生家长是否炒股和炒股情况。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对股票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提高了本节课的效率。
  二、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
  不可否认,现代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一种可贵的资源,也是我们教学的关键立足点,知识只有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并最终内化为经验,才是有价值的。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政治教师要将学生熟知的、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引入课堂,切实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具有一定真实性和现实意义的情景,真正架起生活与知识,生活与感悟的桥梁,既使学生感到课堂充满了生活气息,又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在文化生活中选择》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生活周围的落后与腐朽的文化现象,如算命、看相、看风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黄赌毒等,让他们通过合作探究,说一说这些现象对自己身心及社会、国家的危害,学生如果辨明了这一点,自然也就能达到增强抵制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
  2.课堂提问要“关己”,与学生的实际相关
  鼓励、启发学生质疑,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手段,问题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但脱离生活的任何问题都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只有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才能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激活学生思维,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讲到唯物辩证思想这一内容时,我提到“思想家老子”有这么一句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我问同学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同学们一看注释,齐声答道:“从灾祸中吸取教训,可以得到幸福;在幸福中丧失警惕,就潜伏着灾祸。”(老师指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对立的两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互相转化。)我再问:“你们能用一则成语故事更形象地讲解一下吗?”同学们纷纷举手。我提问了一个学生,她绘色地讲述了“塞翁失马”的故事。我接着问:“我们都正处于求学时期,它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启示?”同学们若有所思,然后纷纷举手、有一个学生是这样回答的:“学习不好的同学如果刻苦认真,持之以恒地学习,就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成绩较好的同学如果骄傲自大,不勤奋不刻苦,下次一定会失败。”我接着对同学们说:“请同学们时刻牢记这句话,不管任何时间、不管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正是通过提问和回答,学生不仅理解了相互辩证的观点,而且也能和自己的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用辩证的观点去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也才能真正体现政治教学的情感价值观目标。
  3.关注身边的故事:留守学生的教育 
  现代社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各个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的留守学生越来越多,对留守学生的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政治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及定位作用。所以,加强对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的教育,我们政治老师责无旁贷。我们应该把留守学生这一生活实际融入到政治课的教学中,因为政治教材中有许多的理论和生动的事例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起着促进作用,只要我们政治教师利用得当,对留守学生的教育也应该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我是集体的一员”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教材的谚语以及理论,结合班级生活中部分留守学生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平时养成迟到早退、随意进出课堂、不尊重老师等现象,加强对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现在的中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最缺乏的是吃苦耐劳的精神,用钱不知道节约,一般的同学每周40-60元就够了,而个别的同学每周达到了100元以上,学生进行清洁大扫除或课堂作业稍微多一点就叫苦叫累的一些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我们政治教师要充分利用政治课的有关知识,加强艰苦奋斗教育,再运用发生在本校的一件生动的事例去教育、感化那些怕苦怕累的同学,以增强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现在的一些中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相对优越,出外打工挣钱也较容易,很容易使一些“留守学生”滋生读书与不读书,学多学少没有关系,反正以后要外出打工挣钱,辍学打工家长不允许,因此在校期间,对学习不感兴趣。作为政治老师,我们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教育,使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积极性。
  4.教学需要创新:对教材的生活化重组
  教学内容要创新,教学内容不应该只局限于教材,应该把教材中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现实社会生活当中。教师一方面要对现行教材进行二次或三次创造和创新,如对教学内容的改造、充实和重组;另一方面授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外的教学资源。
  例如,我在讲解信用工具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时,我通过向学生展示支票、信用卡等实物,然后向学生演示支票、信用卡等的使用过程,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储蓄卡的使用经历,从而让学生走进实际生活中去观察,通过学生亲身体会来掌握教材的知识点。
  可见,在政治教学过程设计中,我们教师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多设计一些学生身边且能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唤起他们学习的欲望,从而深化知识、感悟人生,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达成了教学目标。
  三、生活化的课堂小结
  政治课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以教材知识为载点,然后回归生活,真正达到学以致用。教学导入和教学过程固然很重要,但我们一线教师都知道,一堂好的课,教学小结也非常重要,小结得好,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课后教学小结”,可以及时总结经验,不仅能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而且可以通过定期分析整理,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便于学生进一步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进行教学小结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除了做好记录外,还要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的不同情况,结合教育学、心理学及本学科等教学理论进行分析,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政治教师在进行教学小结时,特别要注意把教材知识点和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力求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例如,在对《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这一内容中,涉及到人的价值与价值观的教学小结时,本人就结合现代学生中广泛存在上课玩手机、打瞌睡及日常生活中互相攀比等现象,从家庭、社会和个人等不同角度,分析这些现象的原因和危害,让学生学会审视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从生活中领悟一些道理,从而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程是围绕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模块,贯彻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的知识体系。政治学科作为典型的社会学科,不仅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时代性,而且从教学目标角度分析,也依赖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素材,所以在政治课教学中,我们要紧扣生活实际,力争做到让思想政治课堂生活化,生活课堂化。
  参考文献:
  1.祁建军.担当与坚守:让政治课教学走进生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03):21-22;
  2.樊鎏.网络流行语让思想政治课教学更给力[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03):45-46;
  3.商美芳.生活性格:思想政治课的课魂[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2(04):103-105;
  4.李昌明.政治课教学中生活资源的课堂重建[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4(07):11-13;
  5.张凤萍.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04、01;
  6.苏娟.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