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工作的新取向

【作者】 刘明阳

【机构】 江西赣州市南康区教师进修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工作要解决当下存在的针对性不强、内容泛化、方式单一等突出问题,取得良好的培训成效,必须主动适应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求,在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组织、培训方式和培训师资等方面做出新的选择。
  关键词:培训;新取向;县级教师进修学校
  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对于区域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但当下不少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工作存在针对性不强、内容泛化、方式单一等突出问题。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笔者认为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工作必须主动适应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求,在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组织、培训方式和培训师资等方面做出新的选择。
  一、培训目标:从“解释问题”到“解决问题”
  以往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较多停留在理念和观念的认知层面,对“解释问题”关注度高,而对“解决问题”涉及不够。在安排培训内容时追求整体性、综合化,往往一次培训,内容就要涉及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育心理、教材教法、教育技术等诸多方面。这样的培训,内容庞杂泛化,既难以解决理念和观念的问题,更难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践问题,以致培训成效低下。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当前培训工作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再停留在理念和观念的认知层面,而是如何通过扎实有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育教学的现实。为此,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应从“解释问题”转到“解决问题”上来,分析问题的症结、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呈现解决问题的案例、开展解决问题的行动。重视和强化实践性培训,特别要强调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环节。培训工作要特别关注如下两点:一是研究。研究当前教师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需要,教师运用教育教学策略和方法有哪些困难和困惑,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二是聚焦。一门课程不可能囊括教育教学的所有方面,甚至不可能解决某一方面的所有问题。因此,培训必须聚焦,一次培训解决一个小问题,一门课程解决一个主要问题,不贪多、不求全。这样,培训才能做到质量高、有实效。
  二、培训内容:从“执行计划”到“按需施教”
  以往,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大都是执行上级的培训计划,从办什么类型的培训班,到培训班开设哪些课程,再到哪门课程用什么教材,都是严格执行上级的计划,就连少有的几门选修课也是如此。这样的培训怎能“接地气”?没有“想老师之所想,帮教师之所需”,缺乏针对性,参训者也没有兴趣和积极性,培训难于收到良好效果。
  要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应将“按需施教”作为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贯穿于培训规划、项目设计、组织实施、质量监控全过程。由培训需求构筑培训主题,按培训主题设计培训模块,由课程模块分解培训专题,根据专题设置培训内容选聘师资,匹配教学方法;根据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在职教师提高培训和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等教师发展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培训;实行教师培训需求调研分析制度,建立与中小学校共同确定培训项目的新机制;以典型教学案例为载体,创设真实课堂教学环境,紧密结合学校教育教学一线实际,开展主题鲜明的实践性课程培训;强化培训自主性,激发教师参训动力,建立教师自主选学机制,建设“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的选学服务平台,为教师创造自主选择培训的内容、时间和途径,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三、培训组织:从“请进来”到“送下去”
  长期以来,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普遍采用“从请进”的培训组织方式,将参训人员集中于教师进修学校,由主讲教师进行灌输式教学,培训教学往往远离教育教学一线。这样,难免产生培训学习与改进实践两张皮的现象。加之,脱产集中培训极易造成工学矛盾,引起基层学校和教师对培训的抵触情绪。
  “服务基层学校,服务基层教师”是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办学宗旨。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应树立“小实体、大服务”的理念,体现在培训的组织方式上就是变“请进来”为“送下去”。这种“送下去”的培训组织方式要充分体现“服务”的特点:一是联片设点。将县域各乡镇按相对集中分设若干个培训基地,在规定的时间内分科分期安排培训课程,以便能更“贴近”一线教师;二是送教下乡。从教学一线选拔学科骨干,与教师培训和教研人员一起,组成“送教下乡”讲师团,在乡镇的培训基地轮流开展教学展示、观摩研讨、课例辅导等培训活动;三是开展片区指导。相邻的几个乡镇联成片区,教师培训、教研人员定期下到片区,指导开展主题研修活动,增进片区交流合作。从“请进来”到“送下去”不仅仅是地点的不同,也不仅是为了解决工学矛盾的问题。这种从实际出发、研究解决真实问题、产生专业成长实际效果的“送下去”,应成为改进实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 
  四、培训方式:从“传统讲授”到“多样化研修”
  传统培训多采用上课讲授方式,培训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员静静地听。这种方式,可使参训人员在短时间内获得较系统连贯的知识,但这种知识与实际的教育教学能力、技能之间还有很长的矩离。再者,传统讲授如果不能唤起参训人员的注意和兴趣,不能启发参训人员的思维和想象,极易成为“注入式”、“填鸭式”教学,不仅知识本身掌握不牢固,更谈不上举一反三、迁移应用。
  要提高培训实效,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必须针对培训对象的特点,改革传统讲授方式。要强化学员互动参与,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强化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环节,通过现场诊断和案例教学等解决实际问题;要采取跟岗培训和情境体验改进教学行为,利用行动研究和反思实践提升教育经验;要建立教师自主选学机制,建设“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的选学服务平台,为教师创造自主选择培训内容、时间、途径和机构的机会,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要积极推进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建设,推动教师网上和网下研修结合、虚拟学习和教学实践结合的混合学习,开展区域间教师网上协同研修,促进教师同行交流。
  五、培训师资:从“老面孔”到“新团队”
  过去,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往往是“一群老头子、一套老法子”。“老面孔”没有新东西,培训从内容到手段都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且远离教育教学一线。这样的培训既没有吸引力,更谈不上实际价值。有时,教师进修学校也请外面的专家来搞搞讲座,但毕竟有限,而且还不一定能切合本地实际,因而收效甚微。
  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是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提高培训质量的关键。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应着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优秀培训者队伍,建立培训专家库,并实行动态调整。对专职培训者采取“派出去”和“沉下去”的方法提升其素质和能力。所谓“派出去”,就是将培训者送派到上级高等院校或培训机构进修学习;所谓“沉下去”,就是要求培训者深入基层中小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对兼职培训者,要注重从一线优秀教师中遴选,并对其进行培训教学法方面的训练。开展项目培训时,培训者团队应主要从培训专家库中遴选,且一线优秀教师所占比例一般不少于50%。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一些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开始尝试建立培训项目人制度,落实项目人在培训中的职责,通过项目人的全程参与,充分把握训前调研、方案制定、培训过程等各个环节。培训项目人制度突破了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统一安排所有培训项目的模式,项目人可根据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自行研究、立项并拿出培训方案,注重教学问题解决的及时性和针对性,以提高培训项目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高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EB/OL].[2013-05-06].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34/201305/151910.html.
  [2] 赵小雅.全面提升新时期教师培训质量——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深化教师培训模式改革答记者问[N].中国教育报,2013-5-15(2).
  [3] 吴中成.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办学出路何在[N].中国教师报,2014-09-03(6).
  [4]赵文革,李 静.河北内丘:创新县域教师成长路径[N].中国教师报,2015-05-27(4).
  [5] 汤有根.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创新的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2015(11):23-26.
  [6]戴礼章.教师进修学校存在的意义[J].人民教育,2016(01):68-69.
  作者简介:刘明阳,中学高级教师,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研究方向:教师教育、教师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