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作者】 于艳云

【机构】 河北省三河市第四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所谓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活动的形式,使学生共同活动,最大程度地促进自我和其他同学的学习。从本质上讲,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它要求学生在4—5人组成的小组中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在每个小组中,学生们通常从事于各种需要合作和互助的学习活动。因此,课堂小组活动组织得好与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堂英语课的成败,在小学英语课堂上适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一、小学英语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   
  1.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合理发展。     不容否认,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尽管大部分的学生喜欢表现自己,课堂上能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并不断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但仍有少部分的学生因为性格内向或由于基础稍差导致的自卑心理,他们不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只是等待老师注意到他们才愿意开口,给他们口语提高带来消极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则不然,这项活动为他们提供了解决的方法,给这些学生一段缓冲的时间,避免当场答错的尴尬,而且在完成任务期间可以与组内其他成员共同讨论、交流,在代表本组展示成果时,由于有了先前充分的准备,学生能放松、大胆地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树立自信。     
  2.能够在班级人数多时弥补老师在班级上课的不足,给每个学生创造“说”的机会,增加了课堂的密度和广度。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在一个近似自然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以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小组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是小学生所喜爱的教学活动方式之一。目前,部分学校存在大班教学的现象,学生人数多,教师在有限的40分钟内很难让每个学生都有足够“说”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模拟了小班化上课的形式,每个学习小组是一个基本单位,每个学生在小组里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因此,充分利用小组活动是弥补当前大班上课缺点最可行的措施之一;另外,小组活动加快了教学的节奏,加强了训练的密度和广度。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快速反应的方式,有节奏地让学生练。这样无论学生的成绩是好还是差,人人都能参与。学生在活动时都被一种积极的情感支配,将大大激发学生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培养学生从小与人共处、相互合作的能力。在小学英语课堂安排小组合作是有效开发学生人际智能的有效方式。小组内的成员都有责任保证组内成员学会教学内容,只有每一位成员都掌握了教学内容,才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因此,每位成员的积极性都被带动起来,学生间互帮互助,同时在交流、分享成果时,团体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二 、合作学习的类型体现在以小组活动的方式  
  1.“work in pairs ”,练习一些诸如问答之类的内容,密度大,范围广。   
  2.根据对话或课文内容扮演不同的角色按角色分组,练习阅读或表演,这样有利于创设情镜,使学生能身临其境。这种活动形式,可自由组合,也可以根据需要事先分好。     
  3.根据教学内容分组,比如:提出问题后需要学生讨论,然后回答问题,这种小组的构成为了方便,可就近组合,一般前后座为一组。   
  三、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组活动是合作学习的体现,为课堂教学提供了简便、有效的操练方式,这些活动主要可以穿插在以下几种教学步骤之中进行。   1.在“热身复习(Warmer)”环节   在这一环节为了巩固复习上一节所学内容以及为呈现新内容作准备,往往有问答练习或者表演对话或课文,这就需要小组来完成。比如:三年级起点第一册第四单元My family,在进行第二课时教学时在这一环节我就安排了这两项活动,首先是老师介绍引入:T(师):请将昨天你们准备好的家庭照片拿出来给大家看。然后要求学生同座一组进行问答(Pair works),用This is ...句型,另一个同学回答,气氛非常热烈,学生积极性都很高;然后是表演给全班同学看,学生的自信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在“呈现(Presentation)”环节    小组活动在“呈现”这一环节的应用,目的是帮助学生熟悉新的语言项目的书面和口头形式。此时的操练难度一般不大。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图片、幻灯、实物、提示词等“指挥”学生进行练习,这时最好穿插学生自由对话(内容简单的话不必让学生先准备,反之,事先作些准备),直接以快频率的方式让学生一对一对地(pair by pair)、一问一答地进行下去。学生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口头表达,很快地掌握新的语言项目。这样做的特点是节奏快、密度大、频率高,使学生在紧张热烈的气氛中有浓厚的学习兴趣。3.在“练习(Practice)”阶段   这一阶段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加深对新的语言项目的理解,巩固新的语言习惯,为在实际中进一步自如地运用作好准备。练习的内容应该具备一定的难度,学生在问答时有较宽的选择余地。这时适宜穿插“对练”或“组练”方式,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看图、看物问答,模仿对话,表演课文对话等等。教师要巡视监听,对有困难的“对”或“组”进行一些必要的指导,充当“助手”或“引导者”的作用。练习结束后一定要抽查几对或组当堂表演,以了解练习情况,并对表演出色的组进行适当的表扬,以鼓励学生的积极性。这个阶段的特点是节奏放慢,频率放低,但密度大,气氛活跃,学生参与意识强,有利于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4.在“巩固(Consolidation)”阶段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多种模拟日常生活的背景中,运用所学的语言解决实际问题来体现语言的各种功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作答,答案是多种多样的,不可预料的,学生的自由度较大,有充分发挥创造的机会和余地。这时候最好以“组练”方式,如进行角色扮演、会谈、讨论解难、模拟采访等等。教师要提醒学生结合课文中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注意人物的身份和具体的场合。教师往往扮演裁判、评委的身份。这时的特点也是密度大、气氛热烈活跃,学生们有充分发挥、表现自己的机会。
  总之,随着课堂语言实践量的增加,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上的合作精神,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技能,充分获得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合作学习达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