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让语文新课教学在多样化的导入中启航

【作者】 周琴华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天台小学校

【摘要】任何单一的导入方法都会让人生腻,只有因课、因学情而时变时新的方法才能让人耳目一新。导入有法而不定法是我们创新设计永恒的追求。只有这样,我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创建出高效课堂来。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新课教学 导入方法 多样化
【正文】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小学语文教学更是如此。任何单一的导入方法都会让人生腻,只有因课、因学情而时变时新的方法才能让人耳目一新。因此,大凡优秀教师都特别注重新课导入,把它称为“开山第一槌”,具有开弦定音、起课定调、先声激趣的功效。但在日常教学中,部分教师是不太注重新课导入的,或者说是随意性太大,无法引起学生高度学习专注,致使小学语文教学投入产出“性价比”低,教学效果差。因此,在倡导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今天,我们必须创新导入方法,让新课教学在多样化的导入中开启高效模式。

一、运用悬问设置法进行新课导入

好奇是人的天性,小学生特别强烈,他们阅读课文,往往会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产生一种十分关注的心情,根据学生这种心理去设置一些悬念性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例如教《狐假虎威》一课时,我这样导入:“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在一起,谁怕谁?谁吃掉谁?”学生答:“这还用问?当然狐狸怕老虎,老虎吃掉狐狸。”我说:“但是今天要讲一个故事却是老虎听从狐狸的话,狐狸轻而易举地指挥着老虎。老虎非但不敢吃掉狐狸,反而觉得狐狸威风凛凛。你们说奇怪不奇怪?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打开课文——《狐假虎威》。这样设计的导语就具有新颖性,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高度专注,使他们产生急于弄清问题的内驱力,自主驱使去认真学习课文。又如在教学《惊弓之鸟》时,我开篇就布疑阵:“现在,空中飞着一只大雁,大家想想,用哪些办法能把它打下来?”学生凭经验纷纷说,用箭射,用枪打,用弹弓弹……至此,我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但话峰一转,说:“可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更赢,却是拉弓不用箭,“嗖”的一声也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了,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答案就在课文中。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看谁先把答案找到。”由于悬念的诱惑,学生立即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种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主动认真地读书、思考。值得注意的是,制造悬念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如果故弄玄虚,那就失去了悬念的意义,有时甚至会把学生弄糊涂。

二、运用破题释疑法进行新课导入

所谓破题释疑,就是新课教学伊始,抓住课题中的关键字词进行引导理解,让学生明确课文主旨,再通过激趣使学生进行入学习状态。例如教学《最佳的路径》一文,先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径”、“路径”等词语,然后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理解什么是“最佳的路径”,让学生谈谈什么样的才是最好的路、最佳的路。由此引发学生学习新课。又如一位老师在教《黄山奇石》一课时,先板书课题,然后提问:“读了课题,可以看出课文将向我们介绍黄山的什么?”学生回答:“黄山的石头。”师:“是一般的石头吗?”生:“是奇怪的石头,和一般石头不一样。”师:“说得好,通过读课题,我们知道了这篇看图学文就是专门向我们介绍黄山各种各样奇妙有趣的岩石的,那么黄山到底有哪些奇石,奇在哪里呢?”这儿老师抓住课题,通过引导理解,让学生明确了学习重点,从而自然地就使学生进行了学习状态。

三、运用背景介绍法进行新课导入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章不是信口雌黄,每一段佳文都是作者因情而缀。这“情”本身如果就有趣,能激发人的学习动机,那我们就可以进行挖掘,组成一段新颖的导语来开启新课教学,也是可行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介绍课文背景导入新课。例如我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上《月光曲》一课时,就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伟大的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他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我们现在听到的优美动听的曲子便是其中的一首,叫《月光曲》(板:月光曲)。”接着说:“《月光曲》的谱写有一个非常动听的故事,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一起来了解吧。”像这样的介绍背景式的导入,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而且对理解课文的内容都有很大的帮助。

四、运用情境创设法进行新课导入

那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课文,可运用多情的语言加多媒体等手段,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所感,与情境共鸣、与文章共鸣。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利用多媒体播放轻快的音乐,画面显示暖和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妈妈睡了一个冬天,也醒来了。她从泥洞里爬起来,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在小羊里生下了很多黑黑的圆圆的卵。春风轻轻地吹过,暖暖的阳光照着。池塘里的水越来越暖和了。青蛙妈妈下的卵慢慢地都活动起来,变成一群大脑袋、长尾巴的蝌蚪,他们在水里游来游去,非常快乐。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把学生的思绪引进大自然中,引进了生机盎然的池塘里,学生会不知不觉地随着小蝌蚪去找它的妈妈,也在不知不觉中,随着老师的引导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情境。

五、运用猜谜语激趣进行新课导入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是持续学习的强劲动力。加之小学生对猜谜语情有独钟,因此,我们可以在教学伊始,用来渲染课堂学习气氛,让学生尽快处于学习的“愤悱”状态。例如在教学《蜘蛛》一课时,这样导入:“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是猜谜高手,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猜个谜语”,出示谜面“小小诸葛亮,独坐军中帐;排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等学生猜出谜底后,进一步引导,“那么同学们想知道‘小诸葛亮’是如何‘单捉飞来将’的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蜘蛛的世界。”通过这样的导入,不论学生是猜对的还是猜错的学生热情都非常高涨,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得到了很好的激发,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还能开拓学生思维,使学生在猜谜过程中为了找到正确答案,探求知识的欲望被激起,自然就使他们以最佳的思维状态进入到学习中来。

当然新课导入方法还有很多,如故事导入法、朗诵导入法、实验导入法、比较导入法等,在此就不一一赘述。总之,导入有法,但不定法,贵在得当,在众多导入法中,我们要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善加选择,精于组合,尽量发挥导入能激趣诱学的作用,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高效课堂建设。

参考文献:

[1]程天刚,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新课导入的技巧[J].学苑教育,2015年。

[2]潘少娟,小学语文新课导入方法与技巧探析[J].读书文摘,2016年。

[3]史萍红,小学语文新课导入方法与技巧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

[4]经梅,“磁石”导入五法——小学语文新课导入方法探讨[J].小学教学参考,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