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我们身边的物质》教学设计与思考

【作者】 秦士玉

【机构】 湖北省秭归县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教材分析】:
  《我们身边的物质》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下《物质》单元的第一课。学生对物质的变化比较熟悉,看到的现象也比较多,许多变化发生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经验上的准备。本课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在变化和让物质发生变化,这一课是第二单元的起始课,在单元教学中具有前测和铺垫的性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
  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分类。
  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教学难点】:间接感受抽象物质的存在性以及物质的变化。
  【教学准备】:
  师:易拉罐
  生:蜡烛、火柴、纸、回形针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两种相同颜色的纸条,分别放入醋中,一个变了颜色,一个没变。引起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能否激起学生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是一节课的关键所在。此设计通过让学生观察一个变色一个不变色,引发学生矛盾冲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引起他们探究的欲望。
  二、新课
   (一)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1、请同学观察教室里有哪些物体?它们分别是由哪些材料构成的?
    (1)学生观察后汇报
   (2)给出物质的初步定义
  像桌子,书,橡皮、电灯,包括我们自己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板书:物质
   2、教室外有哪些物质?
  3、空气、声音、火、电是物质吗?
  4、小结: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设计意图:科学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科学。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物质入手,让学生初步感知物质的概念,再让学生认识抽象的物质“空气”等,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身边到自然,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学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二)物质在变化。
  1、提问;物质会发生变化吗?
  2、学生举例证明自已的观点
  3、师生共同小结:物质会发生变化,有的物质变化很快,有的物质变化很慢,甚至不易被我们察觉。
  设计意图:学生对物质的变化比较熟悉,看到的现象也比较多,许多变化发生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我充分利用有利资源让学生用举例的方法证明物质在变化,达到了预期效果。
  (三)让物质发生变化。
  1、教师出示易拉罐,问学生,你能用什么方法让它发生变化?学生汇报后教师指导学生填写记录。并让学生观察所发生的变化。
  2、给学生一组材料,让其发生变化。
  ①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②汇报实验结果。
  ③收集、整理事实
  ④形成结论
        ⑤师生共同小结。
        ⑥初步解释开课纸条变色说明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己探究发现物质发生的变化,在变化的过程中有的有新物质产生,有的没有新物质产生。再全班交流,让学生充分表述自己的观察和想法,再把全班同学的交流收集起来,让学生学会表述,倾听,思考,表达,质疑,分析,总结,归纳,合作,合理使用材料等等,一系列的习惯在平时的科学教学中得到培养,科学素养不断提升。更最要的是让学生经历了探究的全过程。再让学生解释纸变色说明有新物质产生,与本课的教学联系起来,起到前后照应,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解开学生心中疑惑。
  三、小结全课,课后延伸
  继续观察身边的物质,观察它的变化。下节课继续学习,来探究纸条变化的原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全课,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学会总结这种学习方法,再让学生继续观察,上课铃声虽然终止,再探究的步法没有停止,从课内探究引向课外,体现科学时时有,处处有,科学就在身边。用下节课继续探究纸条为什么会变色?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带着疑问带着期望,带着继续探究的欲望离开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