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语言艺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林 渊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酉溪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数学课堂的教学语言不仅具有传递信息、加强师生沟通的作用,更能化解因严谨的算理和复杂的数量关系使人感受到的枯燥乏味,从而引发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语言艺术   应用
  语言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我们知道,数学是一门周密性、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而严谨的算理和复杂的数量关系却使人感到枯燥乏味,特别对于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更有拒人于门外之嫌。如何化解这一教学难题,让数学课也趣味无穷,情意融融呢?笔者带着这一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与实践,获得了一些感受。心理学研究表明:严谨的语言使人可倌,幽默的语言使人愉快,激昂的语言使人振奋,形象的语言使人清晰。而数学教学的语言正是这严谨、幽默、激昂和形象于一体的语言,一种艺术的语言。实践中就需要我们科学运用此语言艺术,融化数学课堂中的影响数学学习的枯燥,使之生动化。
  一、语言艺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数学是一门反映数学关系和空间形式的非常严谨的科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的叙述、解释、说明、 论证、应用都必须借助准确的语言才能表达,任何添字少言都无法对其进行科学描述。例如“质数”这个概念“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叫做质数”。而不能说成“一个数,如果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就叫做质数”。一字之差,却是相差甚远,就可能误导让学生以为只要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就可以叫做质数。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语言准确性的锤炼与追求,否则会让学生产生模糊的知识,混淆是非。这样的结果必然不具有艺术术。也就是说,艺术语言前提必须是科学的,同时还具有直观性,给人以清晰感、生动感。
  二、运用语言艺术唤醒学生学习主体意识
  教学语言是教师实施教学方案、教书肓人的主要形式和手段,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成败。教学语言运用效果好不好,我们从学生“反映”便可窥知。而学生主体意识强,直接就可表明教师语言艺术运用恰到好处。
  (一)导入时巧用语言煽情,引发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常言说得好:“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导入环节虽然时间短,但意义重大,往往是高效课堂创建的重要基础。大凡优秀教师都注重导入激趣,特别是煽情,让学生产生“我要学”的情感内驱,激活求知欲望,产生学习动机。面这达成,就需要我们运用语言艺术营造愉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主体作用。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首先利用实物投影给学生展示“美丽的蝴蝶、五角星”等一些美丽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这些图片的美,然后话锋一转,“你知道这些图片为什么这么美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直觉产生的美感加上教师启发式的语言导入,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其自然地产生了一种学习的需要,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二)提问时巧用多样化语言,培养学生参与兴趣。学起于思贵有疑,有疑才有问,才会问。现行学生大多没有质疑问难意识,需要我们诱发生疑。而教师提问是诱发学生思考的有效手段。而课堂中我们个别教师不注重语言修炼,“口头禅”提问太多,过多必然引起学生麻木,对“问”无动于衷,因此我们必须改变,做到因时而问,因境而问,因需而问,因人而问,精简提问数量,提高提问质量,特别是提问前要提高被问人选的针对性,不同学生存有不同学力,我们提问也应注重因人发问,才能有效提高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参与热情。例如,多设置一些不同层次的提问。对差生应多问“是什么”的问题。如“你能说出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是什么吗?”对中等生应多问“为什么”之类的问题。如“你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这道题要先求这个中间问题呢?”对优生应多问“有什么不同意见”的问题。例如“你能勇敢地告诉大家对这道题的解法有什么不同意见吗?”这种形式多样的提问,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使老师显得亲切随和,好象是在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勤于动脑,敏捷思维,积极配合,对知识更易于理解和吸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激励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新课标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把握评价的时机,充分利用评价语言的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特别是在学生智慧的火花出现时,教师一定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例如在教学“找规律”一课时,教师在出示蓝猫和小新的图后,通过认真分析,顺利找出第五位,第六位出场的是谁,最后不失时机地说:“你们猜得可真准!”就这一句鼓励性赞赏,让学生找回了学习自信,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兴之所至,教师接着问:“能告诉老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吗?”有了老师积极的鼓励,学生观察得更认真,以至于发现一个蓝猫、一个小新,又一个蓝猫、又一个小新……这时教师再来上一句“你真不简单!”更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运用恢谐幽默语言加强师生对话交流。忠言不一定要逆耳,批评不一定要触筋伤心,特别是我们喜欢“好表扬”小学生。课堂上特别需要用批评时,我们何尝不可运用恢谐幽默语言,让批评变得平和亲切,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能提醒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真是一举两得。现在节假日多,学生很容易“收假不收心”,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直接影响教与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唤起学生注意力,达到委婉批评,促其改正缺点。例如有学生讲话时,可说“今天同学们真安静啊!看哪一小组保持得最久。”若发现有学生东张西望,可提醒他“小心!眼珠掉了可不好找!”若发现有学生打瞌睡,则问他“你梦见吃汉堡了吗?味道怎样?”如此一来,课堂气氛马上就活跃了,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也就集中了。老师达到了批评的目的,学生又不会反感,可谓两全其美。
  总而言之,语言艺术是教师基本功,是教师取得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但这能力不会从天而降,需要教师加强锻炼,刻苦学习,不断在实践中总结、反思、积累,才会成为课堂上的语言艺术大师,才能在“趣化”课堂的同时,增进师生情感,发展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正宪,数学教师要注重语言艺术[J].江西教育,1996年。
  [2]叶丹,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年。
  [3]侯乐启,论数学课堂的语言艺术[J].华章(教学探索),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