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能量——以《种子的萌发》一课教学为例

【作者】 何水华

【机构】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种子的萌发》选自教科版教材四年级下册《新的生命》单元第5课。本课的设计不能只局限于一节课,从课外到课内,再到课外,实施课的前延后续,指导学生进行近10天的长时探究是本课的主旋律。 
  课前两天,发给每生各一粒蚕豆、绿豆、黄豆,比较它们的外形,然后进行浸泡实验。课的引入以照片的形式回顾浸泡实验的情景,然后重点关注水量的变化,引发学生对种子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的探究欲望。
  探究种子的内部结构,这是本课的重点环节。我先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剥一粒蚕豆并观察的活动。学生在剥、贴、观察、识别、讨论等过程中,自然地强化对种子结构的认识。接着通过猜测、实物展示、视频播放,初步了解种子各部分的作用。然后,再次剥一剥“绿豆、四季豆、花生、白芸豆”,并与前面的蚕豆进行比较,形成“很多的种子,基本构造是相似的!”  
  本课的最后环节是引导学生自己开展实验来见证种子萌发的过程。实验操作很简单,让学生在蚕豆、绿豆、黄豆中任选两粒,但要求学生持续观察。老师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乐于去探寻一个美妙的生命世界。  
  片段一:链接浸泡,聚焦萌发
  1.同学们,两天前,我们一起观察了蚕豆、绿豆、黄豆的外形,发现它们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征。这是我们当时观察的情景。然后取三杯水,都是200毫升,将这些种子分别浸入水中,盖上玻璃片,放在教室里观察。两天过去了,我们来看看杯中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回顾课外的浸泡实验,自然过渡到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老师边说边点击课件,再现浸泡实验情景。}
  2.出示三杯浸泡的种子。
  3.老师把筛网分别放在另外三只空烧杯上,滤出种子。拍照后在大屏幕上显示水量多少。
  4.小组讨论;你们发现了水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个变化?
  {老师趁学生讨论之时,用ipad拍下三杯水的照片并在大屏幕上显示。}
  5.你发现了什么?这三杯水减少的水量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水到哪里去了?
  6.观察浸泡的种子。
  (1)我们以蚕豆为例请每组材料员来领取4粒蚕豆种子。
  (2)学生观察。
  (3)交流:浸泡的蚕豆种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7.如果继续给种子提供充足的水分,种子会怎样?(发芽)也叫种子的萌发。(板书课题)
  片段二:解剖种子,探究内部
  (一)探究蚕豆种子
  1.种子发的芽从种子的哪里长出来的?(聚焦到种子的内部)它内部会怎么样呢?(打开来看一看)满足你们的要求吧。
  2.解剖种子时有一些提示请大家注意一下。
  3.出示提示:
  (1)剥:小心地将种子的“壳”剥下,尽量保持完整。
  (2)分:用镊子小心地将“豆瓣”分开。
  (3)贴:将种子的“壳”和“豆瓣”分别贴到记录单上,“豆瓣”要内部朝外。
  (4)看:用放大镜观察“豆瓣”的连接处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观察活动前,通过探究小提示提炼出关键词,使学生一目了然,有利于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
  4.请一位学生读。有疑问吗?为什么剥壳和分豆瓣时要小心翼翼?(不损坏种子的内部结构。)
  5.学生分组实验。
  6.汇报交流。请学生上台展示观察记录。(激发学生产生互动,重点交流:我在“豆瓣”的连接处发现了什么?)
  7.结合课件小结:外面被我们剥下来的“壳”叫种皮,里面的“豆瓣”科学上称为“胚”。像蚕豆这样的种子就是由种皮和胚构成的。胚包括胚根、胚芽和子叶等。
  {在白板上书写种子的各部分名称。}
  8.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各个部分分别变成了什么呢?或者起什么作用呢?(板书学生的猜测)  
  9.实物展台出示四个不同阶段的发芽蚕豆,再推测。(修改板书)
  10.观看种子萌发的视频。  
   大家的猜测很丰富!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完善板书)
  (设计意图:一波三折,层层递进,不断完善,挑战学生的前概念,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概念。)
  (二)探究其他种子
  1.那么,其他种子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构造呢?我这里还有一些浸泡过的种子。师出示浸泡过的绿豆、四季豆、花生、白芸豆。
  2.学生领取材料,分组活动,解剖四种种子。
  3.汇报交流:这些种子的构造有哪些共同点?   
  4.小结:看来,这些植物种子的结构都差不多,都是由种皮和胚两大部分组成。而且都有两片子叶,科学上称它们为双子叶植物。(随机板书)
  (设计意图:提供给学生各部分结构明显的四种种子,运用对比实验,寻找结构上的共性,揭示双子叶植物的概念。)
  片段三:激发情感,持续探究 
  1.一粒种子孕育着一个生命,一粒种子的萌发就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种子萌发的过程是多么神奇,多么美妙啊!想不想亲眼见证种子萌发的奇迹,有什么好办法?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情导入,引发学生爱护种子、珍惜生命的情感,激发学生主动去探究、乐于去探究,为长时探究奠定基调,)
  2.指导实验开展。
  实验其实很简单。我给每个同学准备了一个培养皿,只要垫上一些棉花,并保持棉花湿润,然后把浸泡后的蚕豆、绿豆、黄豆中任选两粒放在上面就可以了。别忘了观察时要及时记录,记录单在课本第33页,大家看一下。能做到吗?只要同学们持之以恒,一定能!  
  3. 在音乐声中下发材料。
        《种子的萌发》这一课的教学,我本着“课堂只是一个逗号,大自然才是学生真正的课堂”的理念进行了设计。课堂进行了前延后伸,引导孩子经历了长达10多天的探究。从种子的观察到浸泡实验,从解剖种子到后续的观察,孩子和种子一起在成长,同时在成长的还有我!
  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关键是我们老师如何激发。我尽量抓住每一个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尽量抓住学生每一个思维动向或情感波动,让学生精神饱满、信心十足地去探究。
  1.让每一个学生参与探究
  让每一个学生参与探究,学会探究,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是我的夙愿。浸泡实验所用种子数量是全班的人数,如果一个班35人,那浸泡的蚕豆、绿豆和黄豆均为35粒。等下解剖的蚕豆种子就是自己亲手浸泡的,而且人手一粒。记录单也是每人一张,人人记录,小组汇总,全体交流。探究其他的种子也如此。课后的探究也是人人动手,每人从浸泡好的蚕豆、绿豆和黄豆中任选两粒进行实验。
  2. 让每一个学生乐于探究
  当学生观察了浸泡的蚕豆种子后,发现种子的外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此时顺应学生的思维发展,设置这样一个问题:种子的外形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它的内部会怎样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各抒己见,进行了激烈地猜测。火候已到,“科学是讲证据的,那怎么办?”自然而然地引入解剖种子的环节,学生也会很关注种子的内部结构。
  再如结束环节中,指导学生做种子的发芽实验。如何让学生主动探究,乐于探究,我是绞劲脑汁。我觉得这是提升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好时机。我等同学们整理好材料,充满激情地说“一粒种子孕育着一个生命,一粒种子的萌发就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种子萌发的过程是多么神奇,多么美妙啊!想不想亲眼见证种子萌发的奇迹?”同时,屏幕上出示“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一定能够发现一个美妙的生命世界!”领取材料时,播放《小雨沙沙》的音乐。以上这些情景的创设,都是为了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内驱力,让他乐于去探究种子萌发的过程。
  3. 让每一个学生学会探究
  在试教时,我发现学生剥种皮时无从下手,动作缓慢,有的学生还用镊子一点一点地剥。我想要不要指导一下。磨课时有老师提出,让学生经历一个自己不断摸索的过程,放手让他剥。我想也是,让学生在挣扎中成长,在不断尝试中学会探究。
  记录单是学生探究的支架。要让学生去更有效地探究,记录单的设计要别具匠心。原先的记录单中最后一项是:在“豆瓣”的连接处,我发现了什么?后来我改成:我发现了什么?看起来只是去掉了几个字而已,但这拓宽了学生探究的空间,让更多的信息成为论证的依据。
  在探究中,当揭示双子叶植物概念时,有学生提出有没有单子叶植物。我课前也想过,要不要给学生提供诸如玉米这样的单子叶植物,又怕加重学生的负担,课中还是提议让学生课外研究,所以在课堂中要不要渗透单子叶植物的概念,我举棋不定。教学中我也发现了我缺乏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尤其是要形成一系列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课外长时探究如何评价,如何动员家长共同参与评价,这是我面临的棘手的事。只有对学生正确及时的评价,才能把科学探究真正落到实处。这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课上完了,种子也已经萌发了,可是思考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