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农村学校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贵 林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平安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作文教学是农村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促进写作素材积累,切实提高作文水平,是摆在我们农村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作文教学 实践策略  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占据语文半壁江山。学生较强作文能力是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有力体现。但我们学生“谈写色变”,畏惧作文,又特别是农村学校学生,大多见识少,阅读面不宽,写作素养较差,成为影响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重要原因。如何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就成为堵在我们教师心坎的一块石头。多年实践告诉我们,唯有创新策略,坚持“循规”与“求变”并举原则,才能开启有效作文教学之旅。
  一、培养学生作文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到:“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愿望。”的确,写作是件智力工作,没有兴趣作内驱,写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就没有动力去克服。所以,作文教学需要我们以激趣作为首始,首先从学生情感上提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让他们爱上作文、乐于写作。教育家赞科夫也说到:“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到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从这儿可以看出,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是多么的重要。以趣为策,提升学生写作情感也就因此成为我们作文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当然,激趣的方法很多,对于我们农村学校学生,我们要充分利用我们现在手段和资源进行激趣,可是良好策略。
  二、注重作文素材积累
  “无病呻吟”是现行学生作文的一大症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我们学生“无米可炊”,见识少,积累少,没有足够作文素材可够选用,作文时只好胡编乱造。因此,我们教学学生作文,首先就要培养学生他们收集素材方法与能力,让他们找到作文建构的基石。
  (一)引导观察,拓宽学生视野。观察是获取素材的有效方法,是影响学生写作顺序的重要原因。学生如何观察,其观察顺序决定了写作描写的顺序。地处农村的学校,周边有很多自然景物,雷电风雨、日落月出,还有风土情等都可成为我们观察之景。让学生耳闻目睹生活中的这些事与景,让他们从中经历,丰富体验,通过看、听、访等方式让自然之物成为心中之物,成为写作素材,这样就为日后写作随时调用提供了材料。但我们很多学生观察不到位,不仔细,走过场的较多,这需要我们多作引导,激发观察欲望,授予他们观察方法,才不会在观察后让体验过的景物成为“过眼云烟”,也才不会在习作时因为没有素材而形成“大、空、套”。
  (二)注重练笔,加强日记积累。作文能力提高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日积月累。现实作文教学采取“两周一作文”制,这是不利于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但周周作文又容易加大学生课业负担。因此良好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练笔,也就是坚持写日记。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作文能力,而且这还是积累材料的一种良好方法,包括景物素材,也包括情感素材。日记的内容很广,自己的喜怒哀乐、所见所闻都可通过日记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可以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而我们农村学校,可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动手植树、养花、种菜,也可以饲养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然后把栽种或饲养的过程以日记的形式写出来。我班学生聂芊芊就曾经这样说到:“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不仅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又培养了我们观察能力,让我们写起作文来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三)加强阅读,用好课外实践。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非常紧密。如果说,阅读是素材积累的输入过程,那写作就是素材运用的输出过程。我们知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获得见识,发展语感,还习得美词佳句,造文方法。而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写作就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作文能力,就应加强阅读,让学生多读多记,读练结合,以读促写。除了我们课堂阅读教学外,我们还应拓展阅读空间和时间,特别是用好课外实践,让学生得益于课外。一是引导学生用好图书室资源。现行学校大都配有足够多的图书,就是我们农村学生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得到了“标配”,我们要鼓励学生进馆读书。我班学生张敏、郭欢多次在“多读一本好书”的课外阅读活动中获得奖项。二是培养学生网络阅读习惯,引导他们上网阅读。现在免费的网络资源非常丰富,要把学生上网尽量引导到阅读上来,让他们借助这个平台阅读,将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最好载体。
  三、培养修改习惯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修改作为作文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很多学生以为写完就是“OK”了,实际上修改并不来于写作过程,同样需要作者反复思考揣摩。而我们过去,做法大都是学生写作文,教师批改作文,教师改得“两眼昏花”,学生却不屑一顾,略略关注了一下评语。教师做了学生本应做的事,学生既不能得到修改能力地培养,还会形成“我写他改”的错误的作文修改意识。实践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修改意识和习惯,更要培养他们修改能力,让他们知道如何修改的方法和所用符号。这个过程,就需要教师示范,每次作文我们可以有计划地精批细改几篇作范本,就能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让他们认真体会修改的原因,掌握修改的方法。对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我们就用不着篇篇精细修改,我们可在其需修改的地方做符号,让学生自己修改。也就是说,想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最好的训练办法就是先扶他们走,提示他们哪个词用锴了,哪个句子不通顺,什么地方前后不衔接......学生修改了,我们再收回作文查学生是如何修改的,并对修改作评判。
  总之,作文能力的提高是个漫长过程,需要我们多措并举。我们农村学生虽然见识相对狭小,可感知事物不多,但我们也自身优势,我们要因地制宜用好我们身边资源,引导学生积极作文,在反复练习实践中慢慢提高。
  参考文献:
  [1]崔艳洁,浅析农村中学生写作现状及对策[J].新课程(中),2015年
  [2]申权,农村中学生作文现状及对策[J].语文学刊,2009年。
  [3]余兰芳,论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