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家校协同,促进语文教育发展的对策
【作者】 刘亚秋
【机构】 宜宾市南溪区江南镇中心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一、家校协同语文教育的存在问题
(一)教育双方对学生教育责任的模糊
笔都就我校家校协同课题制定了专门的问卷调查,就课题中涉及到的相关问题走访了我镇一部份的家长和老师。其中61.3%的受访家长和 87.5%的教师都认为教育学生的责任最大的是家长,28.1%家长和 6.25%教师认为教育学生的责任最大的是教师,9.1%的家长和 6.25%的教师认为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学生方面的责任是一样大的,还有 1.5%的家长认为哪方责任大都无所谓。 认为教师在教育孩子中肩负着最重大的责任的家长,心理上会因为孩子进入了学校学习而放松对孩子的教育,为孩子成绩下降、在校犯错误而埋怨教师教育不到位。同样的,认为家长在教育中负最大责任的教师,往往很容易把学生语文成绩不理想或退步、行为表现不佳等归结到家长身上,认为这些表现都是因为家长在家中监管不力造成的。
(二)家校合作协而不同
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家长是很渴望知道孩子在校的具体情况,所以,除了希望和班主任沟通外,科任教师特别是主科的教师就是沟通的主要对象。但是,教师问卷中问教师对家长提出教育建议后,家长是否会去实施和行动?较多教师选择 “有些时候能接受”。大多数家长意愿上渴望和语文教师沟通,但从教师的反馈意见可知,需要家长做好家庭协助工作时,能落实到实处的家长确实不多。将近过半的家长表示,从不主动联系语文教师。换句话说,就是比较多的家长是被动地等待着语文教师传递孩子的语文学习情况。大部分家长平均每周很少甚至没有和语文教师沟通。受教育对象——学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个体,家校双方应该根据学生的变化及时作出教育方法的调整。只可惜,双方沟通的频率太少了,一个学期,虽有协作,但是沟通的频率屈指可数,教育方法未能随着变化而及时更改,因此,即使家校有协作,但在许多重要的细节上是不同的。
(三)家庭阅读氛围不浓厚
语文学科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要想语文功底深厚,还是要靠课外的功夫,要注重课外阅读和积累。但是从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来看,许多家庭阅读氛围不够浓厚。以学生问卷为例,许多学生表示平时有看课外书,家中有订阅报纸或杂志的27.9%;学生在家阅读的书籍的类型非常多,但是学生最喜欢看的课外书大多是卡通漫画、魔幻小说、言情小说、八卦杂志等无厘头的消遣书籍。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的欢迎程度所占比例只有 42.7%。 从家长问卷可知,家长很少干涉他们看什么书,也不是十分清楚孩子看什么书。有的家长甚至还认为,只要孩子在家不打游戏机,捧着书看,不管看什么书,都是认真学习的体现。学生和家长平均每周共同阅读所用的时间不多,最多人选择的是半小时内。学生家庭阅读环境对阅读氛围的影响也较大。家中藏书册数,68.2%的学生选择 B 选项(5——10 册),作为一个小学学生,家中的课外书居然贫瘠到如此境地,真叫人无奈。 由此看来,不利于阅读的家庭环境、不浓厚的阅读氛围,肯定导致学生阅读品味的普遍下降,严重影响了学生写作技巧的提升,对学生学习语文有着消极的影响。
二、家校协同促进语文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教师和家长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形成家校协同教育的一致思想
虽说素质教育已经开展很久了,但是,有不少地区、学校在具体实施时却仍信奉应试教育,而且这种风气依然成为主导。素质教育只是成为一种口号,他们把如何迅速提高学生的分数作为检验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正因为有这种思想,导致学生和教师都身心受损。学生失去自由支配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时间,失去了发展兴趣爱好的时间,每天只能在题海中度过。如此枯燥的学习,必然导致后进的学生、落后的学生、违纪的学生急增,这样不仅影响了整个班级的学习,也给学科教师、学校德育增添难题。同样的,教师工作压力增大,工作时间延长,便会滋生消极的态度,肯定没有更多的时间花在提升自我的方面,也会减少了与家长沟通的次数与时间;就算和家长沟通,也难以做到每次都深入交流。
因此,教育要注重素质的培养,要有长远发展的目标。在教育中,要侧重于孩子的体能、智能、技能、潜能的全面的发展,要让每个孩子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的潜力。这样,才能够激发孩子学习的自尊心、自信心,让他们从学习感受快乐与成功,从中收获知识,学习技能,减轻学习上过度的重压。所以,家长和教师,在思想中,要有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与自我发展能力的观念与意识,不要每次跟孩子谈及语文时都只是关心成绩如何,不要每次沟通都只因成绩下降或纪律糟糕。
(二)构建阅读网络,营造书香校园——书香家庭
要想孩子真正爱上语文,阅读是很好的途径。但是,光靠每天几十分钟的语文课堂教学,这是远远不够的。要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就要家校联手,营造和谐的阅读氛围,构建书香校园——书香家庭阅读网络,以书香温润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良好品格,促进语文教育的发展。
1.书香校园的构建
在语文教师的组织下,提倡自由、自律阅读,倡导学生自律性地利用每天空闲的时间自由阅读,如下午放学后,到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自由阅读;午休、晚睡前、寝室默读 10 分钟等。在书籍的熏陶下,提高对语文的阅读兴趣。 也可以在班中挑选自觉阅读的学生作为读书骨干,让这批优秀的同学,以自身的出色表现来影响其他同学,在班级读书活动中起着模范带头作用。
2.书香家庭的构建
在校内读书活动如火如荼进行时,可以将活动引向它的外延,即建立与家庭互动互补机制。家校联手,真抓实干。可以利用家长会,语文教师真诚平等地和家长交流,简要地向家长介绍本班学生学习语文的现状,针对存在问题,请家长积极配合教师的教育,在家注意阅读兴趣的培养。教师向家长推荐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刊物,如《意林》、《读者》、《青年文摘》、《美文》、《花城》等。有的家长(下转第13页)(上接第75页)谈电视色变,其实只要家长能适度地、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收看某些电视节目,还是可以获益不少的,家长和孩子共同收看优秀的电视节目,如《新闻联播》、《百家讲坛》、《焦点访谈》、《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电视诗歌散文》等。教师在家长群中,也可以树立家教榜样,请有突出表现的家长在家长会上谈谈他们如何配合学校开展家庭阅读活动的。以家长带动家长,更利于促进语文教育发展。针对特殊的家庭,教师甚至可以赠送一些教育方面的书籍,让家长通过阅读学会亲子良方,营造家庭读书氛围。每个假期,可以建议家长实施亲子阅读计划,推行“我和父母共读一本好书”活动。教师向家长推荐一系列的好书,名家作品、励志书刊、学习方法介绍的书籍、家教书刊等;学生和家长共同选好一本书,在家长的指导下,双方共同阅读,然后分别写下读书体会。在读书体会中交流,既做到阅读优秀书籍,也有利于亲子互动。学校可以把家长和学生的读书体会,放在校园网中,供大家交流学习;优秀的作品还可以刊登在校刊中,以作鼓励。
(三)积极利用家长资源,倡导语文生活化
大千世界,无处不是语文的身影。语文学科有着自身的特殊之处,学生不一定要在课堂上才能学习到语文,在社会的每个角落都能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小至物品说明书、街上马路牌、各式广告、艺术品、街头场景,电影、电视、音乐、网络;大至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人情风俗等。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以课堂为主阵地,同时也要好积极引领学生接触、感受社会生活,要善于开发这些生活中的语文,倡导语文生活化。语文离开了现实生活,会直接导致学生作文无话可说,缺乏写作的鲜活例子。因此,我们要积极利用家长资源,调动各种语文教育的因素,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一)教育双方对学生教育责任的模糊
笔都就我校家校协同课题制定了专门的问卷调查,就课题中涉及到的相关问题走访了我镇一部份的家长和老师。其中61.3%的受访家长和 87.5%的教师都认为教育学生的责任最大的是家长,28.1%家长和 6.25%教师认为教育学生的责任最大的是教师,9.1%的家长和 6.25%的教师认为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学生方面的责任是一样大的,还有 1.5%的家长认为哪方责任大都无所谓。 认为教师在教育孩子中肩负着最重大的责任的家长,心理上会因为孩子进入了学校学习而放松对孩子的教育,为孩子成绩下降、在校犯错误而埋怨教师教育不到位。同样的,认为家长在教育中负最大责任的教师,往往很容易把学生语文成绩不理想或退步、行为表现不佳等归结到家长身上,认为这些表现都是因为家长在家中监管不力造成的。
(二)家校合作协而不同
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家长是很渴望知道孩子在校的具体情况,所以,除了希望和班主任沟通外,科任教师特别是主科的教师就是沟通的主要对象。但是,教师问卷中问教师对家长提出教育建议后,家长是否会去实施和行动?较多教师选择 “有些时候能接受”。大多数家长意愿上渴望和语文教师沟通,但从教师的反馈意见可知,需要家长做好家庭协助工作时,能落实到实处的家长确实不多。将近过半的家长表示,从不主动联系语文教师。换句话说,就是比较多的家长是被动地等待着语文教师传递孩子的语文学习情况。大部分家长平均每周很少甚至没有和语文教师沟通。受教育对象——学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个体,家校双方应该根据学生的变化及时作出教育方法的调整。只可惜,双方沟通的频率太少了,一个学期,虽有协作,但是沟通的频率屈指可数,教育方法未能随着变化而及时更改,因此,即使家校有协作,但在许多重要的细节上是不同的。
(三)家庭阅读氛围不浓厚
语文学科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要想语文功底深厚,还是要靠课外的功夫,要注重课外阅读和积累。但是从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来看,许多家庭阅读氛围不够浓厚。以学生问卷为例,许多学生表示平时有看课外书,家中有订阅报纸或杂志的27.9%;学生在家阅读的书籍的类型非常多,但是学生最喜欢看的课外书大多是卡通漫画、魔幻小说、言情小说、八卦杂志等无厘头的消遣书籍。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的欢迎程度所占比例只有 42.7%。 从家长问卷可知,家长很少干涉他们看什么书,也不是十分清楚孩子看什么书。有的家长甚至还认为,只要孩子在家不打游戏机,捧着书看,不管看什么书,都是认真学习的体现。学生和家长平均每周共同阅读所用的时间不多,最多人选择的是半小时内。学生家庭阅读环境对阅读氛围的影响也较大。家中藏书册数,68.2%的学生选择 B 选项(5——10 册),作为一个小学学生,家中的课外书居然贫瘠到如此境地,真叫人无奈。 由此看来,不利于阅读的家庭环境、不浓厚的阅读氛围,肯定导致学生阅读品味的普遍下降,严重影响了学生写作技巧的提升,对学生学习语文有着消极的影响。
二、家校协同促进语文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教师和家长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形成家校协同教育的一致思想
虽说素质教育已经开展很久了,但是,有不少地区、学校在具体实施时却仍信奉应试教育,而且这种风气依然成为主导。素质教育只是成为一种口号,他们把如何迅速提高学生的分数作为检验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正因为有这种思想,导致学生和教师都身心受损。学生失去自由支配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时间,失去了发展兴趣爱好的时间,每天只能在题海中度过。如此枯燥的学习,必然导致后进的学生、落后的学生、违纪的学生急增,这样不仅影响了整个班级的学习,也给学科教师、学校德育增添难题。同样的,教师工作压力增大,工作时间延长,便会滋生消极的态度,肯定没有更多的时间花在提升自我的方面,也会减少了与家长沟通的次数与时间;就算和家长沟通,也难以做到每次都深入交流。
因此,教育要注重素质的培养,要有长远发展的目标。在教育中,要侧重于孩子的体能、智能、技能、潜能的全面的发展,要让每个孩子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的潜力。这样,才能够激发孩子学习的自尊心、自信心,让他们从学习感受快乐与成功,从中收获知识,学习技能,减轻学习上过度的重压。所以,家长和教师,在思想中,要有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与自我发展能力的观念与意识,不要每次跟孩子谈及语文时都只是关心成绩如何,不要每次沟通都只因成绩下降或纪律糟糕。
(二)构建阅读网络,营造书香校园——书香家庭
要想孩子真正爱上语文,阅读是很好的途径。但是,光靠每天几十分钟的语文课堂教学,这是远远不够的。要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就要家校联手,营造和谐的阅读氛围,构建书香校园——书香家庭阅读网络,以书香温润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良好品格,促进语文教育的发展。
1.书香校园的构建
在语文教师的组织下,提倡自由、自律阅读,倡导学生自律性地利用每天空闲的时间自由阅读,如下午放学后,到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自由阅读;午休、晚睡前、寝室默读 10 分钟等。在书籍的熏陶下,提高对语文的阅读兴趣。 也可以在班中挑选自觉阅读的学生作为读书骨干,让这批优秀的同学,以自身的出色表现来影响其他同学,在班级读书活动中起着模范带头作用。
2.书香家庭的构建
在校内读书活动如火如荼进行时,可以将活动引向它的外延,即建立与家庭互动互补机制。家校联手,真抓实干。可以利用家长会,语文教师真诚平等地和家长交流,简要地向家长介绍本班学生学习语文的现状,针对存在问题,请家长积极配合教师的教育,在家注意阅读兴趣的培养。教师向家长推荐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刊物,如《意林》、《读者》、《青年文摘》、《美文》、《花城》等。有的家长(下转第13页)(上接第75页)谈电视色变,其实只要家长能适度地、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收看某些电视节目,还是可以获益不少的,家长和孩子共同收看优秀的电视节目,如《新闻联播》、《百家讲坛》、《焦点访谈》、《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电视诗歌散文》等。教师在家长群中,也可以树立家教榜样,请有突出表现的家长在家长会上谈谈他们如何配合学校开展家庭阅读活动的。以家长带动家长,更利于促进语文教育发展。针对特殊的家庭,教师甚至可以赠送一些教育方面的书籍,让家长通过阅读学会亲子良方,营造家庭读书氛围。每个假期,可以建议家长实施亲子阅读计划,推行“我和父母共读一本好书”活动。教师向家长推荐一系列的好书,名家作品、励志书刊、学习方法介绍的书籍、家教书刊等;学生和家长共同选好一本书,在家长的指导下,双方共同阅读,然后分别写下读书体会。在读书体会中交流,既做到阅读优秀书籍,也有利于亲子互动。学校可以把家长和学生的读书体会,放在校园网中,供大家交流学习;优秀的作品还可以刊登在校刊中,以作鼓励。
(三)积极利用家长资源,倡导语文生活化
大千世界,无处不是语文的身影。语文学科有着自身的特殊之处,学生不一定要在课堂上才能学习到语文,在社会的每个角落都能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小至物品说明书、街上马路牌、各式广告、艺术品、街头场景,电影、电视、音乐、网络;大至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人情风俗等。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以课堂为主阵地,同时也要好积极引领学生接触、感受社会生活,要善于开发这些生活中的语文,倡导语文生活化。语文离开了现实生活,会直接导致学生作文无话可说,缺乏写作的鲜活例子。因此,我们要积极利用家长资源,调动各种语文教育的因素,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