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语文教学中应注重提问有效性
【作者】 刘 强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新民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提问是课堂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作用巨大,我们不能随意设计,更不能任我而用,一个有效性的提问应注重问题设计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初中语文 提问 有效性 提高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手段,是加强师生互动、智慧碰撞的常用方法。但由于太司空见惯,人们不太注重方式方法,导致有效性太低,作用不能很好发挥。我们知道,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是协调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率、实现信息反馈的重要手段,优秀的语文教师总是善于在课堂上运用提问来启迪学生心智,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成就高效课堂。那么我们如何提问才能提高提问有效性呢?多年实践告诉我们,唯有把提问的方方面面都注重精心设计,才能向有效性提升再进一步。
一、要有明确的提问目的
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提问作为教学的一种重要而常用手段,自然也应有明确的目的性。在设计提问之前,教师不仅要考虑提什么样的问题,还要考虑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目的是什么,使每个问题都成为完成本课教学任务的一个组成部分,使提问设计为语文教学服务。课堂上,我们设计问题,其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引起学生注意。提出问题,刺激学生急于想了解课文的内容,引发学生学习动机,使之对课文感兴趣;二是激发学生思考。特别是情境式提问,不仅可激发学生求知欲,巩固、拓宽旧知识,发现、掌握新的知识,还能使他们急切企盼“探个究竟”,自觉或不自觉地启动自己思维。例如《死海不死》这个标题中两个“死”分别代表什么含义?三是反馈学习情况。关于一个课题的内容,在授课之后,学生是否理解清楚,教师可发出问题,考察究竟,藉以反馈,促学生进步,改教师下步教学方向;四是唤起注意品质。课堂教学时,如若看到有学生的注意未能集中于学习上,这时,教师可用问题唤起其注意,使之重振精神进行学习。
二、要精心设计提问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的问题一定要经过精心筛选,避免随意性。问题选择得当,能激发学生思维共鸣,激发学生求知兴趣。反之要失去学习兴趣,难以达到教学目的。①提问要紧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如果漫无边际进行提问,就会抓不住课堂教学重点,即使所选的问题再精彩,也完成不了教学任务。②提问要疑而不难,引人入胜。提问的难易应该控制在学生经过听取教师讲解和自己一定的思考后能够回答出来的程度。③提问要有趣味性和吸引力。尽可能选择一些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富有吸引力的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寻求答案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一个好的提问应该包含基本知识广泛、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难度深浅得当、与其他问题关联密切、有较大的引申余地、问题答案灵活而不呆板。课堂上提问看似随机应变,实际上功夫在课堂外。要求教师既备教材、备教法,又要备学生,是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按照教学规律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的结果。
三、要科学把握提问时机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要注意时机。时机得当就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时机不当就会分散学生精力,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一堂课开始时设疑提问,学生的注意力最容易集中,可以起到快速激发学生求知心理的效果。在课堂中间提问,应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需要,选择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兴趣最旺盛的时候实施,因为此时学生急切需要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激起疑问的火花,以便触发他们的思维兴奋,集中听课注意力。在课尾提问,既可以考察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认识到所讲授内容的不足,以便查漏补缺,同时又可以引导学生预习下一节新课内容,一举两得。
四、创新设计提问方法
教师在提问过程中,不能拘泥于某一特定的模式之中,要善于灵活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与教师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首先,可以点名提问,也可以不点名提问。点名提问可以更多地引发被提问人思考,调动被提问人思维的积极性。不点名提问,不需要具体人来回答,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思维,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可以单独提出一个问题,也可以提出“一连串”几个的问题。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将此问题分解为几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再次,可以只提问题不引导,也可以提出问题后提供一些思路。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可以完全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可以提供一些思路,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五、要合理选择答问对象
课堂提问,有问就需有答,课堂上选择谁来回答,就要根据学生神态(心理状态、行为状态),进行有选择性地提问。有经验的教师,经常在提出问题后环顾全班学生,为什么呢?因为一些非语言的形态可以告诉老师,此时此刻学生对问题的反映如何:①学生举手,表明他有把握回答;②嘴巴微张,身体前倾,“眼睛渴望着眼睛的重逢”,则表明他极愿意试一试;③托腮挠首,表明他正在思考,但一时还难以回答;④躲避老师的眼睛,把头埋得低低的,则表明他对这个问题不懂或害怕问答。因此,在提出问题后,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目的意图,有针对性地选择对象回答。比方说这节课你想锻炼几个平时不敢发言的学生,那么,你就可以注意观察学生的神态,及时捕捉你需要的对象。
总之,课堂提问意义重大,我们要精心设计,其目的就是为了引起学生思考,深化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思维的客观规律,善于创设情境,运用好提问方式技巧,从追求“问”的有效进而筑就课堂的高效,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卢正芝,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提升的实践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
[2]魏杰,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艺术性[J].中学时代,2012年。
[3]秦慧,谈谈课堂提问的艺术[J].文学教育(中),2010年。
关键词:初中语文 提问 有效性 提高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手段,是加强师生互动、智慧碰撞的常用方法。但由于太司空见惯,人们不太注重方式方法,导致有效性太低,作用不能很好发挥。我们知道,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是协调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率、实现信息反馈的重要手段,优秀的语文教师总是善于在课堂上运用提问来启迪学生心智,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成就高效课堂。那么我们如何提问才能提高提问有效性呢?多年实践告诉我们,唯有把提问的方方面面都注重精心设计,才能向有效性提升再进一步。
一、要有明确的提问目的
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提问作为教学的一种重要而常用手段,自然也应有明确的目的性。在设计提问之前,教师不仅要考虑提什么样的问题,还要考虑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目的是什么,使每个问题都成为完成本课教学任务的一个组成部分,使提问设计为语文教学服务。课堂上,我们设计问题,其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引起学生注意。提出问题,刺激学生急于想了解课文的内容,引发学生学习动机,使之对课文感兴趣;二是激发学生思考。特别是情境式提问,不仅可激发学生求知欲,巩固、拓宽旧知识,发现、掌握新的知识,还能使他们急切企盼“探个究竟”,自觉或不自觉地启动自己思维。例如《死海不死》这个标题中两个“死”分别代表什么含义?三是反馈学习情况。关于一个课题的内容,在授课之后,学生是否理解清楚,教师可发出问题,考察究竟,藉以反馈,促学生进步,改教师下步教学方向;四是唤起注意品质。课堂教学时,如若看到有学生的注意未能集中于学习上,这时,教师可用问题唤起其注意,使之重振精神进行学习。
二、要精心设计提问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的问题一定要经过精心筛选,避免随意性。问题选择得当,能激发学生思维共鸣,激发学生求知兴趣。反之要失去学习兴趣,难以达到教学目的。①提问要紧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如果漫无边际进行提问,就会抓不住课堂教学重点,即使所选的问题再精彩,也完成不了教学任务。②提问要疑而不难,引人入胜。提问的难易应该控制在学生经过听取教师讲解和自己一定的思考后能够回答出来的程度。③提问要有趣味性和吸引力。尽可能选择一些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富有吸引力的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寻求答案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一个好的提问应该包含基本知识广泛、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难度深浅得当、与其他问题关联密切、有较大的引申余地、问题答案灵活而不呆板。课堂上提问看似随机应变,实际上功夫在课堂外。要求教师既备教材、备教法,又要备学生,是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按照教学规律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的结果。
三、要科学把握提问时机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要注意时机。时机得当就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时机不当就会分散学生精力,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一堂课开始时设疑提问,学生的注意力最容易集中,可以起到快速激发学生求知心理的效果。在课堂中间提问,应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需要,选择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兴趣最旺盛的时候实施,因为此时学生急切需要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激起疑问的火花,以便触发他们的思维兴奋,集中听课注意力。在课尾提问,既可以考察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认识到所讲授内容的不足,以便查漏补缺,同时又可以引导学生预习下一节新课内容,一举两得。
四、创新设计提问方法
教师在提问过程中,不能拘泥于某一特定的模式之中,要善于灵活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与教师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首先,可以点名提问,也可以不点名提问。点名提问可以更多地引发被提问人思考,调动被提问人思维的积极性。不点名提问,不需要具体人来回答,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思维,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可以单独提出一个问题,也可以提出“一连串”几个的问题。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将此问题分解为几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再次,可以只提问题不引导,也可以提出问题后提供一些思路。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可以完全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可以提供一些思路,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五、要合理选择答问对象
课堂提问,有问就需有答,课堂上选择谁来回答,就要根据学生神态(心理状态、行为状态),进行有选择性地提问。有经验的教师,经常在提出问题后环顾全班学生,为什么呢?因为一些非语言的形态可以告诉老师,此时此刻学生对问题的反映如何:①学生举手,表明他有把握回答;②嘴巴微张,身体前倾,“眼睛渴望着眼睛的重逢”,则表明他极愿意试一试;③托腮挠首,表明他正在思考,但一时还难以回答;④躲避老师的眼睛,把头埋得低低的,则表明他对这个问题不懂或害怕问答。因此,在提出问题后,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目的意图,有针对性地选择对象回答。比方说这节课你想锻炼几个平时不敢发言的学生,那么,你就可以注意观察学生的神态,及时捕捉你需要的对象。
总之,课堂提问意义重大,我们要精心设计,其目的就是为了引起学生思考,深化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思维的客观规律,善于创设情境,运用好提问方式技巧,从追求“问”的有效进而筑就课堂的高效,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卢正芝,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提升的实践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
[2]魏杰,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艺术性[J].中学时代,2012年。
[3]秦慧,谈谈课堂提问的艺术[J].文学教育(中),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