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高中地理课中进行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培养
【作者】 刘世玺
【机构】 甘肃省庆阳一中
【摘要】【关键词】
【正文】思维能力的训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对它的作用不可轻估。人的天性对思维能力具有影响力,但后天的教育与训练对思维能力的影响更大、更深。许多研究成果表明,后天环境能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一个新人。思维能力的训练主要目的是改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只要能在实际训练中把握住思维品质,进行有的放矢的努力,就能顺利地卓有成效地坚持下去。思维并非神秘之物,尽管看不见,摸不着,来无影,去无踪,但它却是实实在在,有特点、有品质的普遍心理现象。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新课程在教材的编写方面,注重了探究问题的设计,同时,在各个章节中对许多知识点的处理,也改变了叙述式,灌输式。注重探究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过程。地理学科因其自身的特殊性,许多高中学生比较难以适应,部分学生对地理甚至产生惧怕心理,因此加强对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对许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地理学科学习难度很大,部分老师也会形成这么一种认识“学好地理就等于学好了文科”,对地理学习之偏见可见一斑,许多同学会一致推举人教版高一地理的必修上册和区域地理分析这部分。为什么许多同学会学不好这部分的内容呢。笔者通过多年地理教学实践,以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关键在于学生缺乏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
一、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欠缺的主要表现 在地理学习中。许多学生往往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造成了这些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地理不好学、学不好,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地理科学的系统性完整性认识不足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这样表述地理学科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第二、地域性。这两种特性决定了在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时,对思维能力的要求更加提高需要转化,但长期以来,初中教育对地理知识学习不全面、不系统,造成长期以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获取只靠死记硬背,只着眼于对地理结论的记忆,忽视对地理原理的探究,从而造成学生在遇到一些新的问题束手无策,也就是说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不够,而知识的迁移和运用是需要建立在对地理基本原理理解和对地理空间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例如有关“今天”“昨天”比例的问题,学生之所以无从着手,关键还是对经度,、地方时、区时、日界线之间的关联没有理顺。
2、空间定位不够,不能用综合的观点分析问题
地理知识体系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的思维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这样才能在地理学习中用全面的、综合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地理问题的本质特征。但是不少学生却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常常用片面的、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导致学生容易在地理学习中混淆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无法形成全面的认识。比如学生对光和热的理解,认为一个地方的太阳辐射能强烈,这个地方的热量一定充足,但热量又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学生又不太清楚。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分析一些特殊现象如青藏地区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的现象的时候,往往无法进行正常的思维。在地理知识考察中,往往先给定区域图,再设问有关问题。可是许多同学不能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不能首先解决“这是哪里”的问题,所考察问题也就无从谈起了,这个空间定位的基本技能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3、思维的逻辑性不强,易受思维定势束缚?
在地理学习中,常有这种情况:有的学生虽然具备了解决某一问题的知识,但由于思维过程条理不清,违反了某些逻辑规则,结果得出的却是错误的结论。
二、多措并举,加强地图运用,开展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由于目前课程改革的深入,考察性的题目都是全新的,直接考课本、考原文的东西减少了,没有良好的地理思维有时候是很难正确解决这些题目的。经过长期的探索,笔者认为在地理教学中加强探究性学习,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非常必要。
1、充分运用地图:地图特别有利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发展,因为地图是形象的,但地图上的各种符号是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抽象,某种意义上说地图是抽象化的形象。因此,经常阅读地图,综合各种地图要素,归纳区域地理特征和地理演变过程,既有利于形象思维又有利于抽象思维。
2、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认识问题:辩证思维的核心是如何正确认识人地关系,教师应利用地理事实,充分说明人类既要生存又要发展,人口既要繁衍又要控制,资源既要利用又要节约,环境既要改造又要保护等辩证关系,使学生的辩证思维得到发展。
3、提倡自主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探究创新:自主学习过程的设计,应努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刻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同时,培养求异思维、多端性思维和逆向思维等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4、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提升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学习的成败在于地理思维能力的养成的好坏,在地理教学中,结合学生原有的地理水平和生活实际,不仅可以有利于降低许多地理问题的难度,使学生能充分理解,而且还可以避免许多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误区,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生活即地理,许多地理知识和生活结合得相当紧密。实际上对地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先认识地理中的一种现象,然后逐步分析其成因,最后再进行验证推广到一般的过程。因此对地理教学中千万不能忽视生活中一些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的运用,千万不能忽视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要注意教学过程的生活化。要善于捕捉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现象和地理事例,教学过程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教师要根据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通过组织和引导把地理知识与生活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到地理就在身边,它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师首先要努力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教师所教内容与学生生活产生碰撞,就会激起学生灵感的火花,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面对面地与学生交流身边的地理,学生才会感到亲切、自然、现实,才会激发学生不断探索的欲望。
对许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地理学科学习难度很大,部分老师也会形成这么一种认识“学好地理就等于学好了文科”,对地理学习之偏见可见一斑,许多同学会一致推举人教版高一地理的必修上册和区域地理分析这部分。为什么许多同学会学不好这部分的内容呢。笔者通过多年地理教学实践,以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关键在于学生缺乏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
一、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欠缺的主要表现 在地理学习中。许多学生往往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造成了这些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地理不好学、学不好,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地理科学的系统性完整性认识不足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这样表述地理学科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第二、地域性。这两种特性决定了在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时,对思维能力的要求更加提高需要转化,但长期以来,初中教育对地理知识学习不全面、不系统,造成长期以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获取只靠死记硬背,只着眼于对地理结论的记忆,忽视对地理原理的探究,从而造成学生在遇到一些新的问题束手无策,也就是说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不够,而知识的迁移和运用是需要建立在对地理基本原理理解和对地理空间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例如有关“今天”“昨天”比例的问题,学生之所以无从着手,关键还是对经度,、地方时、区时、日界线之间的关联没有理顺。
2、空间定位不够,不能用综合的观点分析问题
地理知识体系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的思维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这样才能在地理学习中用全面的、综合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地理问题的本质特征。但是不少学生却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常常用片面的、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导致学生容易在地理学习中混淆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无法形成全面的认识。比如学生对光和热的理解,认为一个地方的太阳辐射能强烈,这个地方的热量一定充足,但热量又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学生又不太清楚。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分析一些特殊现象如青藏地区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的现象的时候,往往无法进行正常的思维。在地理知识考察中,往往先给定区域图,再设问有关问题。可是许多同学不能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不能首先解决“这是哪里”的问题,所考察问题也就无从谈起了,这个空间定位的基本技能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3、思维的逻辑性不强,易受思维定势束缚?
在地理学习中,常有这种情况:有的学生虽然具备了解决某一问题的知识,但由于思维过程条理不清,违反了某些逻辑规则,结果得出的却是错误的结论。
二、多措并举,加强地图运用,开展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由于目前课程改革的深入,考察性的题目都是全新的,直接考课本、考原文的东西减少了,没有良好的地理思维有时候是很难正确解决这些题目的。经过长期的探索,笔者认为在地理教学中加强探究性学习,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非常必要。
1、充分运用地图:地图特别有利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发展,因为地图是形象的,但地图上的各种符号是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抽象,某种意义上说地图是抽象化的形象。因此,经常阅读地图,综合各种地图要素,归纳区域地理特征和地理演变过程,既有利于形象思维又有利于抽象思维。
2、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认识问题:辩证思维的核心是如何正确认识人地关系,教师应利用地理事实,充分说明人类既要生存又要发展,人口既要繁衍又要控制,资源既要利用又要节约,环境既要改造又要保护等辩证关系,使学生的辩证思维得到发展。
3、提倡自主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探究创新:自主学习过程的设计,应努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刻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同时,培养求异思维、多端性思维和逆向思维等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4、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提升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学习的成败在于地理思维能力的养成的好坏,在地理教学中,结合学生原有的地理水平和生活实际,不仅可以有利于降低许多地理问题的难度,使学生能充分理解,而且还可以避免许多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误区,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生活即地理,许多地理知识和生活结合得相当紧密。实际上对地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先认识地理中的一种现象,然后逐步分析其成因,最后再进行验证推广到一般的过程。因此对地理教学中千万不能忽视生活中一些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的运用,千万不能忽视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要注意教学过程的生活化。要善于捕捉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现象和地理事例,教学过程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教师要根据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通过组织和引导把地理知识与生活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到地理就在身边,它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师首先要努力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教师所教内容与学生生活产生碰撞,就会激起学生灵感的火花,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面对面地与学生交流身边的地理,学生才会感到亲切、自然、现实,才会激发学生不断探索的欲望。